近些年,“智能家居”这个概念慢慢被大众所接受,智能锁也早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经过不断改进,如今的智能锁究竟值不值得购买呢?
传统机械锁安全性较低
目前,国内市场的锁具产品五花八门,主要有机械锁、感应锁、密码锁、指纹锁等,每个产品的功能原理和技术运用都不相同。机械锁是技术含量最低的锁,也是目前用得最多的锁具,家家都在用,钥匙是其唯一正常开启工具。
传统机械钥匙往往需要单独携带,容易遗忘或丢失,从而使生活缺乏便利性。此外,传统门锁还不具备管理能力,当需要增加使用者时,只能通过增配和分发备用钥匙的方式解决问题,造成安全隐患的增加。
传统的物业管理及安保公司,只能起到最基础的安全巡查作用。普通的门锁不能确保满足安全性能,很容易就能从门外打钻小孔再用钢丝滚动把手将门打开。
在要求安全、方便的居家环境的今天,智能化家居成为了当下人们追逐的热点。而安全性能低的机械锁,显然已经不符合人们对品质生活、安全生活的追求。相比之下,大多数智能锁则能提供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智能锁助力“智能家居”
目前市面上的智能指纹锁一般都带有虚位密码设计,所以就算是你的朋友在身边也可以轻松用密码开门,而不用担心自家密码被记住。同时,智能锁的指纹头现在也逐渐在改用半导体设计,其优点之一就是不容易留下指纹,防止指纹被盗。
考虑到有些用户手指有天生的缺陷,无法使用指纹开启技术,高端的指纹锁产品都会配备密码和磁卡技术,可以方便不同习惯、不同年龄的用户使用。而这三种技术互不影响、互相补充,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此外,有的智能锁还带有双重验证模式,可以轻松防止密码泄露。初始用户可以自主增加或删除用户信息,当用户需要为多人增加入门许可时,只需要将对方的指纹或密码信息输入系统即可。智能化的操作无需用户不停地换锁或配钥匙,为用户省去不必要的开支和麻烦。
结合当下的互联网技术,智能指纹锁联网后还可以通过手机监控开门情况,帮助用户更好地实现“智能家居”。一旦智能锁被人用外力破坏,就会发出警报,还会及时反馈到手机,让你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提前应对。
此外,许多智能锁对传统锁具进行了全面升级,锁芯为最高的(C级)超B级304不锈钢防盗锁体,一体精铸多点锁舌,半导体指纹锁头防仿制指纹,以及各种防开、防撬、防破解自防警报系统,安防性能大大提升。
智能锁更方便
不过,日前,有报道称多个品牌的智能锁被一个塑料小黑盒破解,无需指纹、密码,只要将小黑盒放在智能锁附近,便可开锁。
为解决恐慌,不少商家利用小黑盒做实验,并发表声明称自家产品经过验证不会被小黑盒破解,许多商家还出具了检测报告或声明。
对此,有专家称,该问题仅出现在一些质量低劣的产品中,“经对问题智能锁电路分析证明,被特斯拉线圈开启的安全漏洞由不合格电路板和线缆导致,任何一个具备正规中专电工专业及以上学历的电子工程师都可以解决该问题。请消费者继续信任中国制造,不必为部分质量低劣产品而恐慌。”
事实上,锁具的安全性都是相对的,智能锁和传统机械锁都可以被破解,只要有足够的技术,开门并不困难。新型指纹密码智能锁最主要的优点是带给人们方便,无需携带钥匙,就可以利用指纹、密码开锁,方便是它们最大的优势。一方面,人的指纹很容易被复制,利用指纹膜就可以破解;另一方面,密码锁一般为4到7位固定密码,也有多种办法可以获取到密码;而小黑盒破解锁具也是一种破解智能锁的办法。但是所有这些都不妨碍智能锁的使用,因为安全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小区的门禁、保安、探头等,都从一定程度上保障着居民的安全,“锁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
虽然,所有的生物识别技术都是比较容易被复制的,不论是指纹、人脸还是虹膜;但它们在互联网应用中却可以与大数据、行为验证等手段相辅相成,这就可以提升安全性,而非降低安全性。
智能锁是发展趋势
相较于传统的机械锁,智能锁无疑给用户提供了更安全的保障。传统的机械锁需要用钥匙开门,因此,插入钥匙孔的开启部分是必须外露的,这就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让窃贼有了可趁之机。而不同于机械锁的指纹锁需要用指纹或者密码开启大门,智能锁的采集部分在门外,而中控部分在里面,机械开锁的地方很隐蔽,因此不用担心会遭到小偷的恶意破坏。
撇开一些粗制滥造的低价锁,很多符合国家标准的中高档智能锁还是非常结实耐用的。面板多采用合金材料,锁体一般是不锈钢,而且自带的机械锁钥匙孔都是隐蔽式设计,不容易被发现。
方便快捷的智能锁能够解决传统门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加快速、便捷、安全的门锁体验,帮助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之中,同时也帮助我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舒适和精彩的生活。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智能锁必将在未来普及并带来前所未有的广阔市场。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廖楠实习生廖婷婷据环球网、门锁世界等资料整理
天文学家表示,位于加拿大的一个天文望远镜,侦测到来自外太空的电波。而且,这次侦测到的电波出现重复,是人类观测史上第二次出现同样情况。专家相信重复的电波可以有助于追查电波来源,甚至找到发出这些电波的物体。
位于加拿大卑诗省(又译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奥卡纳根谷的CHIME天文望远镜,由四个100米长的半圆柱形接收器组成,每天都会扫描整个北半球上空。于2018年落成后,望远镜立刻接收到13个“快速电波爆发”(FRB)讯号,包括“重复电波”。
“快速电波爆发”是短暂而明亮的电波,科学家目前认为电波来自宇宙的某处。
他们认为在地球上空,每天有可能会有上千个“快速电波爆发”,而目前有不同的理论解释“快速电波爆发”出现的原因,包括“两颗中子星合并在一起”、“一颗中子星在强烈的磁场快速旋转”及少数人认为的“外星飞船”。
这是人类自2007年开始侦测FRB以来,60多个已编列电波中,第二次侦测到重复电波,上一次则是2012年。目前仍未清楚电波的源头及性质。
“快速射电暴似乎更容易在宿主星系的密集、动荡区域产生。”麦吉尔大学天文学家什里哈什·滕杜卡尔对法新社说。
由产生恒星的湍流气体云引发的宇宙震荡或超新星这样的恒星爆炸事件都可能是快速射电暴的孵化器,但连续的射电暴是特例。
“重复射电暴这一事实排除了产生爆炸时源头就被摧毁的灾难性模型,”滕杜卡尔说,“比如,两个中子星或中子星与黑洞的合并所产生的快速射电暴就无法重演。”
目前尚不清楚重复射电暴的产生地是否与只产生单一射电暴的地方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和2018年的重复射电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CHIME也发现了十几个单一射电暴,但它们有着不同寻常的特征。
迄今为止发现的大多数快速射电暴的波长都只有几厘米,但CHIME发现的这些射电暴的波长将近1米,这就为天文学家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这些神秘的无线电波会指向宇宙中的其他智慧吗?它们有没有可能是一种信息呢?
滕杜卡尔说:“这种可能性极其微小。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不能百分百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任何天文学家都不会把智慧生命当作这些快速射电暴的来源。”
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建造的CHIME由4个100米长的半管状金属网柱组成,它们通过处理1000多个天线记录的无线电信号来重建天空图像。
“我们知道这不是个别事件,在太空或会有更多同类型电波。”卑诗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史达尔斯说。
“如果接收到更多电波,我们将有更多资料研究,解开太空之谜。”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向爽据北青网、参考消息网等资料整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