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19.04.04期 >
A02-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团市委举办重庆市“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主题团日活动

A02-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团市委举办重庆市“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主题团日活动

4月2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重庆市“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主题团日活动暨“我与祖国共成长,寻‘小萝卜头’事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歌乐山烈士陵园举行,全市各界团员青年代表、少先队员代表、部队官兵代表1000余人参加活动,共同缅怀革命先烈,承继先辈遗志,弘扬红岩精神。

此次活动由团市委主办,沙坪坝团区委、沙坪坝区人民武装部、沙坪坝区关工委、沙坪坝区少工委承办。团市委党组成员、副书记黄永宜,沙坪坝区人武部部长颜小平,沙坪坝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何渝出席活动。

清风徐徐,松柏凝翠,1000余名团员青年代表、少先队员代表胸前佩戴着白色的小花,庄严地站立在烈士墓前,随着《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全体人员齐声高唱国歌,向烈士英灵致以崇高敬意。随后,重庆警察学院团员代表向殉难烈士敬献花篮,沙坪坝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何渝致哀悼词,全体人员默哀一分钟。

然后,重庆大学团员青年代表现场朗诵《我的自白书》,红岩联线讲解员向大家宣讲“小萝卜头”故事。在重庆市立信职业学校团员代表杜俊乐的领誓下,全体新团员进行了入团宣誓、老团员重温了入团誓词,团市委党组成员、副书记黄永宜向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寄语,提出希望和要求。最后,全体人员祭扫烈士陵墓,团员青年、少先队员们将胸前的白花摘下献给烈士们,寄托对革命先烈永远的怀念和无限的敬仰。

全体团员青年、少先队员纷纷表示,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定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时刻铭记革命英烈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无畏风雨,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第八项目部团支部书记谭彬媛说:“今天的活动让我很受教育,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加倍珍惜,努力实现岗位成才,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而努力。”

“革命先烈们用青春和生命为民族解放而英勇抗争的光辉事迹令我们敬仰,伟大的新中国来之不易,踏着烈士的足迹,我们一定要更加珍惜、奋发努力,去创造无限美好的明天!”重庆市立信职业学校团员代表杜俊乐说道。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程颖通讯员李丹

提升居民综合素质

公租房社区市民学校开展特色志愿服务

为了丰富公租房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公租房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品位,团市委、市公租房管理局整合资金针对民心佳园和康庄美地公租房社区市民学校不同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家庭教育类、就业技能类公益活动。

2019年1月至3月,逸航青少年工作发展中心青年志愿者每周定期分别在民心佳园公租房社区市民学校组织开展了“建立爱的沟通渠道、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培训志愿服务活动和康庄美地公租房社区市民学校组织开展了插花、糕点制作等技能培训志愿服务活动。

逸航志愿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特征,建立培训中心,帮助孩子完善自我、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转变思维,教孩子如何与人交流。志愿者在活动中讲解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六大表现,即封闭、逆反、夸张、注重外表、隐私出现、感情冲动。针对孩子青春期的情况,志愿者给家长们建议,要建立爱的沟通渠道,倾听、陪伴、理解孩子,呵护孩子的成长。

社区居民李英说:“通过家长课堂,找到了孩子爱哭的原因。自己的性格太急躁了,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快一点,有的人慢一点,以后再也不会催促孩子了。”

康庄美地公租房社区市民学校组织开展了插花、糕点制作等不同种类技能培训志愿服务,既陶冶了公租房社区居民情操,提高了艺术修养,也在插花、制作糕点的过程中纾解了压力,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花卉师志愿者讲授了花艺和花道的含义以及东方花道的发展和起源,教授了插花的技巧及寓意。学员孙维凯说:“虽然在做花的过程中比女生笨拙一些,但是抱着‘只要主义真,铁杵磨成针’的一腔热情,也算是完成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束花。”刘文丽女士说:“这次课程,让我真实地体会到了名副其实的借花静心,虽然一节课就这么匆匆地过去了,但是我对学习花卉的热情现在才刚刚开始。”参与糕点培训的廖女士表示:“自从我学会了制作蛋糕,就迷上了烘焙,各式各样的小糕点现在已经成了家里必不可少的小零食了。”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程颖通讯员罗玉华

讲述月球第一片绿叶背后的故事

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总设计师谢更新做客移通学院

3月22日,中国深空探测重大任务编写组专家、嫦娥四号任务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总设计师谢更新教授做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带领学子“月球漫步”,进一步了解月球“长芽”背后的故事。

“试验总共历经212.75个小时,用将近9天的时间完成。1月12日晚8点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传回来的最后一张试验照片显示,载荷内生长出来的植物嫩芽长势良好。”谢更新教授首先介绍了此次科普生物载荷试验的试验成果。

为了让现场同学更好地了解当时的情况,谢更新现场展示了当时的传回来的照片,并表示,这代表人类在月球上种植出了第一株植物嫩芽,昭示着人类首次成功完成月球表面生物生长的培育试验,同时也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中国探月的第一行足迹。这个试验的立项背景是基于响应国家的号召“以科学推动发展”进行科学研究,更是基于在更大范围内充分发挥探月工程在科技领域的牵引带动作用,从而激发社会公众探索宇宙的热情和创新能力。

“虽然总体方案很早就敲定了,但大多都只是理论上的,还没有进行实践。”谢更新教授的团队对试验的生物进行了大量的筛选,最后选定6个种类:马铃薯、拟南芥、棉花、酵母、果蝇,这样形成了一个微型生物圈。白天月球上的温度高达100多摄氏度,为了承受住高温,载荷内的导管、相机都是特别研制的。在本以为一切都准备就绪时,试验却出现了一个问题。飞行时土壤和种子会撒出来,后来谢更新教授的一个学生提议用水溶棉将土壤和种子包裹住,这个方法既使得土壤不会洒出来,又可以在放水时将水溶棉溶解掉,不会对试验造成污染,妨碍种子的生长。

其后的试验里,又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如数据有四次归零,而每一次数据的归零都会让谢教授痛苦万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谢教授和他的团队只能夜以继日地研究,最终克服困难成功完成了试验。

宇宙中的一小步,人类科研的一大步。此次科普生物载荷试验,在月球上留下了中国探月浓墨重彩的一笔。谢更新教授的讲座,让移通学子对我国探月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与环境保护意识,也更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热情。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程颖通讯员粟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