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19.04.11期 >
A08-变傻OR瘦脸? 拔智齿神奇“功效”探秘

A08-变傻OR瘦脸? 拔智齿神奇“功效”探秘

我们一般在20岁左右会长出智齿,但它通常长得不顺,给人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很多人选择将其拔除。不过,有传言称拔智齿会让人变傻,也有人说拔智齿可以瘦脸。那么智齿到底该不该拔呢?

“变傻”“瘦脸”不可信

有这样一种传言:智齿与大脑神经连接,拔掉智齿就会拔断脑神经,从而降低你的智力和记忆力,让你变笨;还有一种说法是拔智齿会瘦脸。

虽然被叫作“智齿”,但它们除了在冠周炎发作的时候会因为疼痛而影响情绪外,跟人的智商没有任何关系。专业医生表示,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即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第八颗牙齿,由于它长在牙槽骨中,与大脑相距很远,因此拔除它不会影响智商。

智齿只是一种普通牙齿,牙髓中间除了血管、结缔组织之外,也只有来自牙槽神经的分支。包含在牙髓中的牙齿神经是下牙槽神经的神经末梢,下牙槽神经来自下颌神经,是三叉神经的分支。三叉神经虽然是颅神经的一支,但它的主要功能是掌管面部痛温触觉的感觉以及控制咀嚼运动,跟智力和记忆没有关系。

有患者感觉拔了智齿后自己短期内记忆力变差,这很可能是受了“智齿”名称的误导,也可能是拔牙时使用的麻醉剂以及比较强烈的疼痛和噪音刺激造成的暂时不适所带来的错觉。

而“拔智齿瘦脸论”更是荒谬之极,智齿是下颌骨完全成型之后才萌出的,是否拔除,对脸型的变小没有影响,所以有些人为了瘦脸和变美盲目去拔智齿,实在没有必要。之所以有人说自己智齿拔除之后确实瘦了,可能是因为拔牙术后疼痛和肿胀,进食减少,而当脸部消肿,加上一段时间的饮食控制,让人产生了拔智齿瘦脸的错觉。

影响到旁牙的智齿必须拔

由于智齿生长的位置特殊,人们对它进行清洁和治疗会面临许多问题。智齿常引起的疾病有龋齿(俗称蛀牙)、牙周炎、牙髓炎。由于在最里面,智齿容易变成蛀牙,且往往会侵犯邻牙,造成牙疼。

上下智齿在咬合方面或多或少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为上方的牙齿生长速度可能比下方的牙齿更快一些,下方没有与其对抗的力量,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上方的智齿不断地生长,最后导致上下两排的牙齿咬合度出现问题。

阻生齿是智齿治疗中最为麻烦的一种,一般情况下患者不会有任何不适的感觉。阻生齿被深深地埋在牙槽之中,一旦受到刺激就会成为患者病灶的发作基地,出现强烈的疼痛感;如果没有出现疼痛,一直被埋在牙龈里面,也会成为一颗定时炸弹。对阻生齿的拔除需要医生进行全面检查并制定方案。

智齿影响到旁牙时也是必须要拔的,这种情况相对来说比较隐蔽,患者自己是很难察觉的,只能通过在医院照X光才能发现。这主要是由于智齿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空间的限制,偏离轨道,长到其他牙床上面,抢夺其他牙齿的营养,最后慢慢与其他牙齿融为了一体。

智齿是不是需要拔除还是要看患者自己的感受,如果患者没有太大的不适就不必拔除,但如果疼痛很强烈还是建议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以免发炎红肿给我们的口腔带来更大的问题。

拔牙后避免伤口感染

拔智齿应在局部无炎症或炎症轻微时进行,如果炎症较重,应该首先口服消炎药物或静脉滴注抗生素,待炎症消除后再到医院拔除。平时可自配食盐水漱口,对炎症消除有良好的效果。

如果拔除较为麻烦的智齿,建议上午到医院就诊,因为这时身体的许多方面例如血压等指标都趋于稳定,能抵抗较大的损伤,不易出现异常状况。如果术后有问题,白天较夜晚易于处理。

建议患者进食后就诊,否则易因低血糖而出现头晕等症状。另外,女性月经期禁止拔牙。

医生拔出智齿后会让患者在口腔内拔牙处轻咬棉球或纱布卷,一般要咬40分钟到1小时,否则容易出血。拔牙后24小时内不能漱口及刷牙,但是可以喝少量清水;尽量不要用舌头去舔吸伤口;进食以软食偏冷为主,并尽量用对侧咀嚼。

对于位置不正、拔出手术时间较长的智齿,患者术后面部可能会出现轻微肿胀,可以用冰块做伤口对应面部的冷敷。切记24小时内不可热敷。

智齿拔除后一般要口服消炎药物,防止伤口感染。越难拔的智齿,术后感染概率越大,最好能静脉滴注2至3天抗生素。对于这类牙齿,医生一般会在拔牙后进行医嘱。拔牙后伤口缝合者,应在一周后到医院拆除缝线。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向爽据光明网、口腔视界公众号等资料整理

女性外伤愈合率高?“雌激素愈合论”仍成谜

研究发现,女性的生存率整体高于男性,女性的平均寿命普遍也比男性长几年。这种生存优势,在外伤和败血症的动物模型中尤其容易被观察到,但是能够解释这种优势的原理,长期以来却不为人所知。此前科学家曾推断雌激素应该是一项决定性因素,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雌激素并非决定女性生存优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女性的预期寿命比男性要长,2018年丹麦和德国联合团队一项研究显示,恶劣环境下这种情况更加明显,研究分析了历史上几次严酷苛刻的危机,发现当时的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6个月到4年。

之前就有科学家们判断,生理原因和行为因素对寿命起着重要作用,而生理原因很可能与雌激素直接相关。鉴于此,在最新研究中,一个瑞典团队明确地想要探索雌激素究竟是否决定了女性的生存优势。

研究人员对因三种致命外伤——坠落、交通事故和袭击而住院的人进行研究,发现女性相比男性而言具有整体的生存优势。但是在将女性分为三个年龄组——0岁至14岁、15岁至50岁和50岁以上——以代表不同雌激素水平后再进行比较,他们发现三组之间并没有什么重大差异。

科学家罗伯特·拉尔森解释称:“我们过去确信生存优势就是因雌激素而存在的,但如果激素如此重要,那么在产生激素的人生阶段必定有更大的生存优势。但我们观察到的却是,如果真的存在一定的规律,那这个规律也是女性的生存优势可能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有一些改善。这进一步证明,造成男女之间生存差异的原因是其他原理,而非雌激素水平。”

而且,女性的生存优势在不同年龄组间没有差异,雌激素水平通常较高的年龄组(15岁至50岁)并未表现出更大的优势,死亡率也并未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因此这些发现并不能够验证之前人们所认为的“雌激素具有保护性且能给女性带来生存优势”的假设。

最近一项历时11年、以815843名瑞典病人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指出,女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似乎并不能成为严重外伤之后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现象的原因。

但是,重伤病人中的这种性别优势已被人们研究了许多年,迄今,生理学上的机理依然不明。

补充雌激素不宜过早、过多或过急

毋庸置疑,雌激素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生理作用,不仅有促进和维持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生理作用,对内分泌、心血管、代谢系统、骨骼的生长和成熟、皮肤等也均有明显的影响。

人体自己分泌的雌激素,专业上叫“内源性雌激素”,在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缺乏、紊乱而导致妇科内分泌疾病时,可以补充雌激素制剂来治疗。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女性在绝经早期或围绝经期接受雌激素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绝经期症状,还能够降低骨折发生率、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认知功能。

那么,女性如何判断自己的激素水平降到哪个阶段呢?据介绍,雌激素缺乏的早期症状是多汗、潮热、失眠和血压波动大,中期症状是身体出现萎缩、皮肤干燥等,晚期症状就是骨质疏松。

不过,雌激素补得过早、过多或过急可能引发诸多副作用,绝经学的权威机构国际绝经学会指出,60岁以上女性使用雌激素治疗前需进一步进行风险受益评估。一般60岁以下的健康人士可以使用激素治疗,但以下情况的妇女要慎重补充雌激素:有乳腺癌家族史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子宫肌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

雌激素补充治疗必须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使用过程中还需定期检查;评价性激素治疗的效果,并选择相应药物,以恢复正常的生理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专家提醒,补激素之前,要做乳腺、血脂、肝肾功能、子宫内膜厚度、女性内分泌检查。

研究还发现,睡眠充足和服用营养补充品有助于皮肤伤口的愈合。注意生活细节,保持愉悦的心态,身体的自愈功能才会增强。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向爽据光明网、中国科技网等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