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19.11.07期 >
A11-秋天切勿盲目“冻”

A11-秋天切勿盲目“冻”

秋冬交替之际,温度逐渐开始下降,这个时期正是人们所说的“乱穿衣服”的季节。不过,民间长期流传着“春捂秋冻”的说法,不少人认为只有入冬之初多冻一冻自己,才能抵御住冬天的严寒。然而这个办法适用性因人而异,切勿盲目跟从。

“秋冻”不意味着要挨冻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气温尚不稳定,暑热尚未退尽,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秋季是由夏转冬的过渡季节,大致每隔四至五天,日平均气温下降1摄氏度,气温变化相对较缓慢。这样人们晚一点加衣服,还可以锻炼御寒能力。秋季是气候由热转凉的时候,此时若能适当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能增加身体的应激能力与御寒能力。天气渐凉时加强身体防寒运动,可使人体的抗御机能得到锻炼,从而激发机体逐渐适应寒冷环境,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从中医角度讲,人体和大自然是有机的整体,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人体的变化和大自然的变化(如春秋交替)规律相一致和同步时,人体会保持一种健康状态,一旦这种规律被打破,即意味着人体健康平衡遭到破坏,任其发展必将形成各种病症。“秋冻”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防御机制的作用。如果气温降到15℃以下达两周以上,我们就可以穿上秋冬的衣服了。

鼻炎患者不宜“秋冻”

适当“秋冻”可以增强身体抵抗能力,促进身体血液循环,但“秋冻”需要接受寒冷刺激,并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合。一般而言,患有鼻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体虚老人、儿童等人群都不适合“秋冻”。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变化很大,容易引起旧病复发,或者出现新的疾病。

所以,对于有些患者来说,“秋冻”要适度;尤其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不仅不能“秋冻”,反而还要注意保暖。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大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严重时还会导致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状,甚至还会使血管脆裂发生中风,引起偏瘫,危及生命。

另外,食物和空气中的过敏物质大量增加也是该病易发的重要原因。有哮喘和支气管炎的病人,保暖对他们很重要,要及时地增减衣物。

对于一些体寒的女性朋友,尤其是一到冬季就手脚冰凉,小腹寒冷的女性,秋季务必要注意自己脚踝、腹部、腰部等部位的保暖。避免加重体寒,甚至造成宫寒、月经不调等疾病的侵扰。

腹部不能冻

“秋冻”并不是全身各个器官都要冻,有些部位,如颈部、脚部、腹部和肩膀等部位,应根据气温变化注意保暖。中医常说的一般有“三不冻”。

首先是头不能冻。头为诸阳之汇,易受风邪侵袭,因此,固护头部阳气尤为重要。气温较低时,头部暴露于外,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发头晕、头痛,甚至还可能会伴有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

其次,腹部不能冻。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上腹受凉容易引起胃部不适,甚至疼痛,特别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下腹受凉对女性伤害大,容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经期妇女尤其要加以重视。

此外,脚也不能冻。俗话说“寒从脚起”,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是人体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而脚部又汇集了全身的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全身若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此外,脖子这个部位受凉,向下容易引起感冒;向上则会导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

文/重庆青年报见习记者王丹丹据百度百科、搜狐网等资料整理

怎么降低胆固醇?

胆固醇高会导致许多慢性病,这已经是公认的事实,一般人也还认为它是老年人“专属”。不过,近年来胆固醇高的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但还是有许多人忽略这一“隐形杀手”的存在。那么,人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防止胆固醇升高呢?

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的重要原料

脂类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脂肪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体内的一种主要能量的来源;另一类叫类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约占体重的5%,除包括磷脂、糖脂外,胆固醇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类型。

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胆石中发现了胆固醇,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维生素食品)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

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能对动脉造成损害,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每单位在140—199毫克之间,是比较正常的胆固醇水平。

胆固醇高会引发心脏病

长期胆固醇摄入过多,就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进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根据调查研究,胆固醇偏高的男性的寿命比胆固醇偏低者要短4—9年。研究人员观察参加者,短则16年,长则34年。胆固醇高已知会阻塞通往心脏动脉或是使它变窄,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可说是引发心脏病的主因。

增加男性的前列腺癌的患病几率,以及造成肾脏类疾病,比如肾脏衰竭。一项研究对4483名健康男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开始时这些男性均无任何肾脏疾病,14年后的随访结果发现,对于那些总胆固醇值较高而胆固醇HDL值较低的人而言,他们患肾衰竭之类肾病的危险明显加大。

大量摄入胆固醇,牙和牙龈间的沟隙会扩大,防止细菌进入沟隙的细胞会失去功能,细菌进入沟隙导致牙周病。牙周病严重者,最终导致牙齿脱落。除此之外,胆固醇高还会引起骨质疏松、前列腺癌、中风等疾病。

降低胆固醇要多吃鱼肉

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是肝脏合成的,只有少部分来源于食物,所以仅仅依靠减少胆固醇摄入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高胆固醇,但是对降低胆固醇仍然是有帮助的。而且过分忌食含胆固醇的食物,易造成贫血,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所以,科学的饮食方法提倡适量摄入胆固醇。

胆固醇摄入每天控制在300毫克以内,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极高的食物;少吃肥肉和荤油,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肉类的话可以多吃鱼肉。鱼油和卵磷脂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不过其作用主要是针对甘油三脂升高,降胆固醇的作用较小。

另外,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营养专家指出,为了达到影响胆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纤维必须达到15—30克。还可以多摄入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元素。虽然并不能直接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但有助于减轻胆固醇对血管的危害。

在生活习惯上,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免疫力,每周坚持运动3-5次,每次40分钟,进行游泳、慢跑、爬山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不熬夜以保障睡眠质量,精神状况处于稳定,体内的抗氧化剂就会增多,就有助于身体内的胆固醇指标趋于正常。

文/重庆青年报见习记者王丹丹据百度百科、39健康网等资料整理

中银基金三季度产品利润近50亿元

公募基金三季报于近日陆续披露完毕。天相投顾数据统计,全行业7950只基金三季度利润共计突破2000亿元,混合型基金成为最赚钱的品种。绝大部分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整体利润为正。其中,中银基金旗下产品三季度利润近50亿元,位列行业前十五名。

凭借优良的业绩,中银基金及旗下产品、基金经理近年来已在金牛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晨星基金奖、济安金信“群星汇”及英华奖等行业重量级评选中揽获近90项大奖。在2019年的“颁奖季”中,中银基金跻身十大金牛基金管理公司之列,荣膺2018年度十大明星基金公司,获颁金基金TOP公司大奖,并荣获济安金信“群星汇”评选五星奖,成为一举揽获以上四项大奖的唯一一家银行系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