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0.05.14期 >
A05-9个中心城区+12个主城新区,面积2.87万平方公里 “四美”绘出主城都市区未来

A05-9个中心城区+12个主城新区,面积2.87万平方公里 “四美”绘出主城都市区未来

今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其中的“一区”,就是主城都市区。主城都市区究竟如何发展?

5月9日,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了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并讲话。至此,重庆主城都市区具体建设方案开始浮出水面。

据了解,主城都市区由中心城区9个区和主城新区12个区组成,面积2.87万平方公里,是重点发展的优势区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引擎,是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

而重庆主城都市区未来将是什么模样?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解读时介绍,主城都市区将有“四美模样”。

产业之美

以科学城、两江新区为双引擎

主城都市区的产业类型丰富,如何彰显产业之美?需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多领域的融合发展。

比如,在做好生产力布局上,加强科技创新和开放型经济空间供给,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建设重庆科学城,与两江新区形成双引擎。

届时,主城都市区将以科学城为极核,联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江协同创新区发展,统筹各高新区、经开区等功能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

完成产业规模、产业集群、产业空间、产业布局工作后,主城都市区的“城市模样”也最终呈现了出来:

两江四岸核心区将重点集聚国际一流企业总部、区域总部,发展高端服务业,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

中心城区则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制造业,优化空港、水港、铁港等交通枢纽和综保区、自贸区等开放平台,发展临空、临港、临站产业园和对外贸易产业园;

主城新区将重点布局现代制造业、信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建设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乡村振兴示范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生活之美

实现30分钟周末都市游憩圈

主城都市区地跨渝西方山丘陵区、川东平行岭谷区和渝南盆周山地区三大地貌单元,江河纵横交织,山水林田湖草浑然一体,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区条件得天独厚。

那么,如何营造宜居宜业宜乐宜游良好环境,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区?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哲学、道法自然的城市美学。

通过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科学管控城市开发强度和建筑高度、密度,更新提升旧城区品质和城市活力;建设特色乡镇、大美乡村,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入园、3公里入森林和30分钟周末都市游憩圈、2小时节庆日郊野休闲圈等。

完善功能配套也是打造主城都市区不可或缺的部分。构建城乡均等化、全龄友好型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实现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合理布局高品质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增强国内外高端人才吸引力。

主城都市区也将塑造“两江四岸”世界级滨江公共空间,建设滨江休闲慢行系统,强化索道、轮渡等特色交通体验;合理利用边角地、坡坎崖,增加公园绿地,构建独具特色的山城步道系统和立体绿色空间。

同时,完善城乡一体的交通网、能源网、水利网、信息网和综合防灾网,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综合应急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安全、健康、聪明城市。

生态之美

“众山梳列、三江汇流、蓝绿交织”

主城都市区生态资源丰富,13座平行山岭梳列、15条河流交汇、拥有市级以上各类自然保护地89处。

全面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主城都市区将立足自然山水本底,构建“众山梳列、三江汇流、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格局。

众山梳列,就是要加强山体保护。

以武陵山、金佛山、四面山等为生态屏障,保护修复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13座平行山岭,作为城市组团自然隔离绿地并打造城市山地公园和郊野公园,利用寨山坪、樵坪山等城内独立山体,建设城市公园。

三江汇流,就是要加强水体保护。

构建由长江干流和嘉陵江、乌江、渠江、涪江等15条次级河流共同组成的流域生态廊道,串联御临河、綦江、璧南河等重要支流,点缀长寿湖、龙水湖、南湖等湖泊水库。

蓝绿交织,就是要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塑造山城江城特色。

一方面,规划建设缙云山等12个自然保护区、南山—南泉等91个自然公园,维护自然生态和地质地貌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

另一方面,塑造山城步道、山城公园、山城林带、山城花圃、山城崖壁、山城洞天、山城夜景等山城系列品牌;塑造江城绿岸、江城半岛、江城湾区、江城绿岛、江城峡谷、江城温泉、江城桥都等江城系列品牌;保护珊瑚坝等10个江心绿岛,以广阳岛集中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画卷。

人文之美

把历史文化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建设

如何提升巴渝大地的“书香味、翰墨香”?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认为,主城都市区可以把历史文化保护纳入城市规划建设,把历史文化元素植入景区景点、融入城市街区,构建“三层五类”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打造“三江四廊”文化线路。

在建设“山水、人文、城市”三位一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方面,以渝中半岛集中展示历史文化,以重庆古城墙遗址贯通半岛形成历史环廊,以环朝天门片区、大礼堂—学田湾—文化宫、磁器口、十八梯、白象街等为代表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加强江津市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重庆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发掘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内核,以重庆谈判、中共中央南方局、西南局等为代表建设一批纪念重庆革命历史的场馆设施,开展“红色三岩”保护传承工程。

对于主城都市区当中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可以对合川涞滩镇、涪陵大顺村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加强保护,合理利用古镇古村古建筑、古道古驿古渡口,从而打造出具有巴渝特色“渔樵耕读”的历史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在加强重要遗址和文化景观保护方面,严格保护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支持涪陵白鹤梁、合川钓鱼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强化渝中区南宋衙署遗址保护,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此外,规划打造长江艺术半岛等一批文化交往设施重点区域,预控国际交往功能空间,集中布局一批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国际会展中心等,围绕文创名城、旅游名城、美食名城等强化用地保障,提升文化交往和文化活动能级。

据《重庆日报》、《重庆晨报》

主城都市区空间结构建设重点

“两江四岸”核心区

16平方公里长嘉汇大景区联动周边形成50平方公里的整体提升区域,是重庆地标、灵魂和精华,强化风貌管控,形成历史人文风景眼、山水城市会客厅、商业商务中心区。

中心城区

渝中、大渡口、江北、南岸、沙坪坝、九龙坡、北碚、渝北、巴南

突出创新链顶端、产业链前端、价值链高端,加快集聚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高端功能,提升整体发展能级,形成高质量的极核、硬核。

建设中部历史母城、东部生态之城、西部科学之城、南部人文之城、北部智慧之城,五个板块各具主题形成名片,同时兼容兼顾多元发展,避免单一化雷同发展。

以“两江四岸”为发展主轴,加快建设广阳岛、科学城、礼嘉悦来半岛、长江文化艺术湾区等重点区域,彰显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

同城化发展先行区

璧山、江津、长寿、南川

既保持独立城市格局,又在交通设施、产业分工、功能配套等多个方面与中心城区加速融合,参与产业转移分工,承担重大功能布局,吸引人口集聚,成为中心城区有机组成。

重要战略支点城市

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万盛

是参与主城都市区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空间分工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挥区位、产业、规模等综合优势,培育产业集群,强化区域交通枢纽功能,辐射好传统腹地,相对独立支撑重庆落实国家战略、联动周边地区。

桥头堡城市

荣昌、大足、铜梁、潼南

重点发挥成渝腹心优势,立足门户优势和产业特色,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设施配置,吸引人口产业集聚,快速增强综合实力,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增长极,合力培育大城市,协同四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

同时,规划永川-大足-荣昌、合川-铜梁-潼南、綦江-万盛-南川、涪陵-武隆-丰都、长寿-垫江-梁平等抱团发展,强化空间布局统筹、交通互联成网、公共服务共享、产业分工协作,破解人均指标占优、整体实力不强的局面,协同四川毗邻地区融合发展,促进成渝地区中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