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0.08.27期 >
A05-扶贫搬迁焕新风 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的新生活

A05-扶贫搬迁焕新风 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的新生活

2019年2月11日上午11时许,一场摆了30桌的家常“坝坝宴”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的一处广场上举办。随着坨坨肉、红烧鱼、红烧鸭子、麻婆豆腐等菜品陆续上桌,气氛变得热闹起来。

这天是三河村1号安置点首批29户、168人易地扶贫搬迁统一搬家的日子。人们告别居住多年的土坯房,正式搬入新家。这场“坝坝宴”正是村民们为纪念这一喜庆日子而举办的。

2020年8月7日,凉山州昭觉县相关负责人和吉好也求一家走进“你笑起来真好看——决战脱贫攻坚看西部”网络主题活动的云采访直播间里,向大家介绍了自己搬入新家后的新生活。

151户贫困户搬进敞亮新家

从西昌城区出发,行车80多公里,翻过两座大山,再走20多分钟,就是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

以前,位于凉山腹地高寒山区的三河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015年,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1户、789人,贫困发生率为46.47%。九成人都居住在简陋低矮的土坯房里,保持着彝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条件很艰苦。2018年,三河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设置了9个安置点,计划对151户贫困户、204户非贫困户整体搬迁。到2020年,151套安全住房建设完成,5月底之前,全村贫困户都已经搬入了新家。村内的36公里硬化路全部建成通车,通讯网络也完成全覆盖。

村民吉好也求就是第一批搬迁的脱贫户。搬迁之前,他住在自己19年前结婚时父母给修建的低矮土坯房中,在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堂屋中,摆了四张床和烧火做饭的火塘。屋内光线昏暗,进门还得弯腰。去年2月,吉好也求一家搬进了面积达到100平方米的安置点新居。新房子全体样式统一,黄墙灰瓦,采用半木结构,颇具彝族传统民居特色。房内里统一配备了床、沙发、电视柜等家具,另外还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和储物室。“现在的新房子,比老房子好太多了。”吉好也求的普通话还不太标准,但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以后老家就不再住人了,我们也不再想回去住了。”

住进新居后,吉好也求并没有单纯满足于现状,他利用卧室里空着的地方开了村里第一个小卖部。在以前,大家想买生活用品都要花上半个小时去乡里采购;而小卖部开业后,每天一到下午,吉好也求家里就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后来,吉好也求买了个大货架,并把小卖部搬进了储物间。

吉好也求说,自己现在的收入不再是仅仅依靠土地和打工了。“小卖部的生意零零散散,但一个月还是能挣两三千元。我还养了猪、牛、鸡和30多箱蜜蜂,一年下来,也能有几千块。”在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吉好也求家的小卖部还成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点,还额外增加了租金收入。他的妻子现在带着3个孩子在西昌读书,一年赚的钱不仅够他们每月的开支,一年下来,还有盈余,收入颇为可观。曾经他们家家庭人均收入不过2000多元,如今人均收入已经过万元。

这两年三河村的变化很大,像小卖部这样从无到有的事情还有很多。三岔河乡综合帮扶队队长、原三河村第一书记张凌说,如今的三河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都已经建好,全村“两不愁三保障”已全部达标,村民的收入全都提上去了,“脱贫没有一点问题”。

脱贫攻坚以来,三河村不仅修了新房、新路,全村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17年的3100元,增长至2019年的9903元。

此外,村里还通过种养殖光叶紫花苕、花椒、土鸡、乌金猪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通过农民夜校、网校等提升村民技能,通过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增收,并支持鼓励村民外出务工。2019年,村里劳务收入达364万元,实现年务工人均收入2.14万元。

易地扶贫搬迁后 8招保障村民增收

今年,昭觉县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其中,1.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老乡住进县城集中安置点。这些人远离故土,生产如何保障?进了城后,原来的土地能否继续耕种?对此,昭觉县副县长廖宇超介绍,该县已制定8条举措,打出“组合拳”,确保搬迁群众产业增收有渠道、就业务工有门路。

第一招是立足现有耕地资源,发展种养殖业。廖宇超介绍,当地在部分迁出地,预留了一些比较好的生产用房,修好厕所厨房粮仓,以便群众回村种地有住的地方。此外,昭觉县通过土地流转建立专业合作社,把原有农业继续做起来。

廖宇超介绍,昭觉县城周边,目前有两个县级农业园区,通过资金变股金的方式,让住到县城安置点的贫困户到园区入股分红,还可以解决部分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问题,目前已有1650人到园区就业。

同时,招商引资,吸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安置点附近布局也是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的好途径。通过“企业+扶贫车间+农户”的方式,吸纳安置点里的搬迁户就近务工。还依托“大企业(大园区)+小车间”的模式,让老百姓在家完成加工生产。“目前,安置点附近已建起了一个口罩厂,正在洽谈一家服装厂。”

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意,扶贫干部们也从安置点内部开发出了就业机会。廖宇超表示,昭觉县城安置点里一共有247个门市,他们已经把247个门市固化为每个村的集体资产,还能解决247户老百姓就业问题。

为帮助村民更好就业务工,各社区还建立了就业服务站。安置点每一个社区都建有一个就业服务站,通过省内对口帮扶、东西部协作等平台,解决老百姓培训输出问题,目前,已经向广东省佛山市劳务输出2414人。

开发公益性岗位也是一招。在整个昭觉县城区,将开发不低于200个公益性岗位;在安置点里,开发300个公益性岗位,共解决不低于500人就业问题。

下一步,昭觉县计划成立劳务服务公司,组织贫困老乡从事家政、建筑、装修等行业,力争解决100人就业。

最后是政策兜底。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通过政策兜底的方式,助其脱贫。

“总之,我们通过上述综合措施,确保每一个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务工。”廖宇超说。

不仅要脱贫

还要产业长期发展

不仅要帮村民脱贫,还要保证村民们不返贫。如何走出一条持续发展的路子,是张凌和几位帮扶干部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我们可以走种养循环,产业融合发展这条路。”至于脱贫后,村里应该如何巩固脱贫成果,让村民富起来,张凌也有自己的思考。他说,今年,村里西门塔尔肉牛、乌金猪、土鸡等的养殖,云木香等中药材的种植都已全部落地,明年年初就能见到效益。

此外,村里还会将村旧址与新居联结起来,把旧址作为彝族文化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实景博物馆,把新村开发出来做民宿酒店、感恩培训基地等,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将乡村旅游做起来。

作为四川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昭觉县有47个乡,271个村,2014年精准识别出贫困村191个,贫困人口超10万人。

2014年昭觉县贫困发生率为31.8%,通过几年努力,昭觉县贫困发生率降到了11.2%,但仍有55个村,7000余户贫困户,3.3万余人未脱贫。

昭觉县副县长廖宇超说,作为全省还未脱贫摘帽的7个贫困县之一,今年上半年,昭觉县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乡三有”问题上,全县47个乡镇的中心校、便民服务中心、卫生院全部达标;在“村七有”方面,191个贫困村通村道路硬化、通讯网络、村集体经济、村文化室、卫生室、一村一幼等全部达标;在“户六有”方面,安全住房、教育、医疗、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

同时,昭觉县还积极出台一系奖补措施,并开展了一系列问题清零工作。6月30日以前,昭觉县把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到9月人均纯收入低于4100元的脱贫户,建立动态监测台账,通过短平快的产业、公益性岗位和低保兜底,保障他们如期脱贫,而到9月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的非贫困户,当地也实行了产业奖补,确保贫困户不错退,非贫困户不漏评。

今年下半年,昭觉县将通过稳定增收、环境整治、综合治理、感恩奋进提升行动等八项提升工程,保证顺利脱贫摘帽,与全省全国一同步入小康。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张书琛图/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