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0.10.22期 >
A04-逆行者抗疫故事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A04-逆行者抗疫故事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发言摘登

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隆重举行罗嘉摄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逆行者的身影感动了无数人。他们义无反顾、逆行出征,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为全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展现了重庆作为、作出了重庆贡献。10月19日,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召开,3位受表彰代表讲述了亲历的抗疫故事,再次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和使命担当。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发春——

“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

周发春

9月8日,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总书记说:“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给病毒肆虐的漫漫黑夜带来了光明,生死救援情景感天动地!”这是对医务人员最大的褒扬和肯定,我深受感动和鼓舞。

武汉和湖北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重庆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按照中央部署全力支持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圆满完成对口支援孝感任务。

2月12日,湖北单日新增确诊人数过万。当日深夜,我正在永川定点医院值班,突然接到任务:担任重庆市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副领队、医疗队长,驰援武汉。医疗队160名队员均来自重医附一院,从集结到抵达武汉,不到24小时。在从武汉机场到驻地的途中,看不到一个行人,每个队员都神色凝重。但大家知道,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支援湖北、保卫武汉!

2月14日上午,我们接到指挥部命令:下午4点进病房接收病人。“我是党员,我先上!”81名党员请战,临时党支部凝聚着坚定的意志和决心。10名医生、15名护士党员率先进入隔离病房,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两个重症病区,争分夺秒,不到3小时,收治了70位重症患者。

2月21日,81岁的李奶奶病情恶化,必须紧急进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但ICU病房满员。眼看着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生命随时可能中止。我当机立断:“建临时ICU,马上插管!”队员们全力配合,呼吸机迅速到位,人员即刻到岗,不到两小时,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临时ICU不是负压病房,插管时患者气道开放,直接暴露,感染风险很高,但队员们没有丝毫退缩,快速完成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病人血氧饱和度马上回升,病情得到及时缓解,我们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

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一名50多岁的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半月仍难以脱机,他情绪悲观,对治疗没有信心。我对他说:“你不是想去重庆吗,我们教你说重庆话,坚持下去,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在重庆等你!”康复出院时,他含着泪说:“感谢重庆医疗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你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在我们的患者当中,重症及危重病例高达76%,老年患者居多。一位80多岁患者说:“别累着你们,也不想拖累子女了。反正也没有特效药,就让我走吧!”我们知道,国外很多这种情况选择了放弃。但在我们的眼里,每一个生命都同样珍贵。在队员们耐心开导、悉心照料下,这名患者重拾生活下去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在全体队员的努力下,我所在的重医附一院援武汉国家医疗队,在进驻武汉市第一医院的10支国家医疗队中创造了“五个第一”:第一个建立临时ICU;第一个实施ECMO救治;第一个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第一个采用中药煎剂治疗;第一个开展肺康复训练。在武汉的46个日夜,医疗队共治愈新冠肺炎患者113人,其中危重症75人。3月29日,我们圆满完成了支援湖北抗疫任务,160名队员“零感染”,全部平安返渝。

当前,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可松懈。我们一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继续坚守在战疫的最前线,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负医者的使命担当,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江北区渝能阳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肖和——

众志成城筑牢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肖和

渝能阳光社区有居民6830余户、19800多人,租赁户和流动人口较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难度较大。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重庆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江北区委的工作安排,我们社区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守牢了阵地,护好了家园,没有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总书记强调,要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疫情来势汹汹,我们闻令而动。依托“社区党委—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的组织体系,辖区13个党支部、37个党小组构筑起最坚实的战斗堡垒。南方上格林小区通过党建引领,加强群众组织力,小区党总支把活动室改成临时抗疫指挥部。73岁的党总支书记、业委会主任周洪裕担任小区防疫总指挥,既要照顾96岁老母亲,又要统筹调度小区防控工作,高强度运转两个月。业委会副主任朱凯负责防线组织,抗疫期间,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说:“这份入党申请书就是我的请战书!”

总书记强调,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我是党员让我上”“时刻听从党召唤”,这是我们社区党员坚强意志的体现。我带头以单位为家,24小时坚守在社区。副主任陈娇每天步行4万多步,忙着进家入户,工作中一点儿不娇气。我们白天敲门问询、晚上逐户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我们顶风冒雨、不分昼夜,严防死守、严阵以待。我们不惧病毒,义无反顾地护送密切接触者到医院、进集中隔离点。党员带头上,群众跟着干,大家争先恐后为疫情防控出力:有的参与防疫宣传,有的参加封控值守,还有的帮忙运送物资。战斗打响以来,社区312名党员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带领群众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排除万难、共克时艰,筑起了一道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总书记强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正值非常时期,严控人员出入,给群众的生活也带来了不便之处。“我得去给孩子买奶粉”“我得去给母亲买药”,针对居民的现实问题,党员服务队积极行动,不辞辛劳充当采购员和快递员。90后党员柏雪步行数十里,辗转10多家药店,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为焦虑综合征患者连夜送药,对方感动得热泪盈眶。疫情期间,党员服务队先后为108名慢性病患者买药送药,给467户独居老人、居家隔离户送去食物。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这场严峻的斗争中,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敢于拼搏、无私奉献,取得了渝能阳光社区“零”确诊和“零”疑似的成绩!这两个“零”就是我们写在战疫答卷上的一百分!经历了大战大考,伟大的抗疫精神已经融入我们血脉。我们将敬终如始,继续保持战疫队形,时刻保持战时状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基层社会治理中作出更大贡献!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总队党委委员、副总队长章竞——

用忠诚和担当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章竞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全市公安机关4万余名民警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全市人民心心相印、与各级各部门并肩作战,以最高站位和最佳状态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用忠诚和担当践行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用坚守和付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等重要指示,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理念,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响应,全警动员、全员上岗,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力以赴开展精准核查、通道查控、现场处置、联防联控、维护稳定等工作,累计核查落地线索850万余条,核查高、中风险地区来渝人员25.4万余人,实现基础数据全摸清、动态情况全掌握、人员排查无遗漏、疫情防控无盲区。积极开展“战疫情、保民安”专项打击整治行动,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打涉疫违法犯罪行为,共处置涉疫警情6.7万余起,破获涉疫违法案件1300余起,确保了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我们及时推出服务企业复工复产37条措施,持续开展服务企业发展“六大行动”,累计配合企业隔离疑似人员2.1万余人,核查复工人员920万余人,帮助企业挽回损失14.2亿元。

我们紧盯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严把入渝关口,严防输入性风险,抓细抓实各项防范措施落地。出入境管理总队第一时间搭建机场信息核查专班,建立落实数据核查、分析研判、信息推报等5项工作机制,在全国公安机关首创“金汤”预警系统,坚持每天对入境来渝人员信息仔细筛查、精准管控,做到处置预警“一个不漏”,累计汇总清洗数据上亿条,排查入境人员9.2万余人,发现9名确诊病例、5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全市实施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全市公安民警闻令即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民警潘继明在战疫一线连续奋战22天,因突发心脏病不幸牺牲在岗位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民警吴限亮大年三十晚上刚回到辽宁老家就接到战疫号令,他立即告别亲人火速归队,投入紧张战斗。民警罗键主动请缨到集中隔离点值守,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坚持24小时不间断巡逻,全力维护隔离点秩序。“我是警察我先上”“我是党员看我的”成为抗疫战场上重庆公安最响亮的口号,由上万名民警组成的200余个“党员突击队”,哪里需要哪里上、哪里危急哪里冲,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疫情一天不灭,警察一刻不撤。当前,抗疫斗争虽然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全市公安民警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在各个岗位上毫不放松地坚守和战斗,慎终如始,扎实做好战疫情、保民安、促发展各项工作,以决战决胜的优异成绩向全市人民汇报,以忠诚履职的实际行动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李永聪据《重庆日报》等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