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渝中探索社区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本文来源:渝中报

  干净整洁的中山四路。记者 彭 镛 摄   社区是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承载着人民群众的食衣住行乐;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肩负

渝中探索社区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干净整洁的中山四路。记者 彭 镛 摄

  社区是居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承载着人民群众的食衣住行乐;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肩负着政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重任。社区工作不仅牵系着居民的幸福指数,更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

  目前,渝中共有79个社区居委会,其中有4000户以下的普通社区52个,4000户以上大型社区27个。怎样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居民群众的幸福感?渝中通过拿起“放大镜”找问题,再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倒逼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渝中路径”。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2018年11月30日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为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推进落实搭建了“上层建筑”,提出了科学“方法论”。大半年来,全区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积极以此为指导努力作为,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让渝中百姓拥有了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粗放管理”变“精细治理”

  社区党建引领 百姓幸福度更高

  提及“老旧住宅”,可能大多数人会想到三个字——“脏乱差”,但两路口街道中山二路社区的老旧住宅,却呈现出干净整洁、秩序井然、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的景象。

  其实,中山二路社区曾经因“几乎全是无物业公司管理的老旧住宅”的客观现实,在环境卫生、治安稳定、邻里关系等方面都存在突出问题,但随着2011年社区成立中山二路阳光物业服务中心以来,这些突出问题就逐渐得到了改善和解决。

  “成立中山二路阳光物业服务中心,是探索社区治理模式中,走出的一条‘社区党建+物业服务’新路子。”社区负责人介绍,中山二路阳光物业服务中心由社区党委领导,由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任理事长,社区综合管理副主任任副理事长,社区城管委员任工作人员,同时还面向社区聘请了专职的管理人员和各岗位工作人员,为全社区29幢51个单元老旧住宅开展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绿化管护、设施维护、停车管理、协助拆除违法建筑等8大类30余项服务,并按照“按需安排、按时计费”的原则,为居民提供无偿或低偿维修、大件垃圾清运等差异化服务,通过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物业服务,让居民在生活便捷度、社区宜居度等方面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此外,物业服务中心还积极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分级网格精细化管理制度,以确保服务事项常态化监督,服务模式长效化运行;梳理各楼栋的党员群众,建立阳光物业服务中心党支部,根据“五长制”的要求,设置党员楼长,负责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协调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等,又进而在楼栋党员中筛选出服务积极、威望高的骨干党员为物业中心监事会成员,监督社区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工作,助力物业服务中心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以来,我区进一步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深入推进“社区党建+”治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社区物业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认真落实《党建引领强化街道统筹能力》等文件精神,以及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党员到社区报到等制度,积极以党建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方式、服务方式、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等群众上门”变“送服务上门”

  社区服务“转型” 群众获得感更强

  最近,大坪街道的一些居民发现,居委会办公室有一半的工作人员“不见了”。不过,居民很快就找到了这些“失踪人员”——大家总能在回家路上、小区楼道里、社区背街小巷中看到社区工作人员的身影。

  今年5月,大坪街道正式在8个社区启动实施“三上三清”服务行动。社区工作者不再只是坐在居委会处理工作,而是要走街串巷,“敲开”居民家门,与居民聊天说话,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感知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并及时解决或上报街道。

  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社区“三上三清”服务行动中,街道将8个社区划分为109个网格,要求社区工作者以网格为“上门”基本单元走街串巷,全时段活跃在35条大街、300余条背街小巷中收集民情、了解民意、掌握居民动态,还招募136名社区工作者为“楼栋管家”承担起“服务员、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等多重职责,常态化入楼栋、访群众、检查安全隐患、改善居民出入环境、掌握特殊人员动态情况,回归服务居民的本位。此外,街道还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在“三上三清”服务行动中做到“四知五率”,“四知”即知居民基本情况、重点人员和特殊群体情况、“积极分子”基本情况、热点难点问题,“五率”即上门覆盖率、记录完整率、信息准确率、问题办结率、居民满意率,并将工作任务“清单化”,考核激励“日常化”,以此保证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据统计,目前“三上三清”服务行动已成功解决了单巷子72号长城小区31号、33号电梯加装工作,浮图关61号、62号自治物业管理,九坑子路3号化粪池堵塞等问题305件,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百姓的获得感。

  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针对着力破解社区行政化、机关化突出问题,我区除大坪街道外的其他10个街道已全面推行以“上门”情况清楚、“上路”环境清爽、“上心”干事清白为主要内容的“三上三清”服务行动。接下来,我区还将不断总结推广“三上三清”服务行动经验做法,切实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积极培养“专业+全能”型专职社区工作者,以此提升每一个社区工作者的综合服务能力,让“值守”居委会和“深入”居民家的工作人员都能精确了解居民需求,精准处理居民问题,精细服务居民群众,以此更好地提升为民办事的效率,保证为民办事的质量。

  “事事找政府”变“大家齐参与”

  社区治理“放权” 居民归属感更浓

  “公家事”为红色,采取挂单销号方式,积极协调相关责任主体部门第一时间办理;“大家事”为橙色,由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整合资源积极协调办理,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辖区“两代表一委员”、居民党员群众代表则组成社区评议会督查督办;“自家事”为黄色,由社区网格党支部搭建平台,组织网格员、楼栋长、热心党员群众共同协商解决……

  在石油路街道金银湾社区,党员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为解决居民“自家事”“大家事”出谋划策。谈及个中缘由,石油路街道金银湾社区负责人向记者解密是社区推行“三事三色”分流机制的成果。

  为了改变社区居民“大事小事找政府”的观念,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社区在2017年采取“三事三色管理法”,划清街道、社区、居民各自责任,调动居民群众和辖区社会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在参与小区矛盾调处、老旧小区自治管理、环境综合整治等社区公共事务的处理解决过程中,树立责任意识,强化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社区居民夏定芳对此连连称赞,她说,如今的社区更像一个大家庭,大家自己作主处理身边事,充满了“群众当家”的良好氛围,同时这一氛围又感染更多居民主动加入社区共治共建,如此一来,社区也就越来越和谐融洽了。

  近年来,我区不断探索新方法、新举措,积极推进社区自治建设,不仅全面推进社区协商机制,完善居民公约等社区自治制度,推进社区事项实现“民议民定民管”,还积极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努力实现“市场能做的交给市场去做,社会能做的交给社会去做,居民能做的交给居民去做”。为进一步完善社区自治功能,我区还将促进社区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深入推进社区、社工和社会组织“三社联动”,以更加丰富的服务项目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社区是构建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小单元格,社区治理工作更是关乎百姓的幸福安康、社会的和谐稳定。在全面提升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新征程上,渝中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积极打造“一社区一特色”品牌,推进社区治理不断创新,促使渝中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全方位提升。

(渝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