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巴南旅游
非遗长江赏石艺术近日,巴南区长江赏石艺术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长江赏石艺术是以天然形成
非遗长江赏石艺术
近日,巴南区长江赏石艺术被列入重庆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长江赏石艺术是以天然形成的长江石为审美主体,主要根据自然美、科学美、艺术美等标准来选择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起源于秦汉,成熟于唐宋,发展于明清,繁荣于当代。目前,主要形成长江赏石艺术的区域为四川、重庆两地,四川盆地西部多山,长江流经四川盆地前,从横断山脉湍急的冲泄下来,把两岸的山石带到了江里,再经过上亿年的江水冲刷,才形成天然的长江石。因此,巴蜀地区复杂的地理环境为长江观赏石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长江赏石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相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发现长江石自然的造型、纹理、色彩、质地等元素所构成的艺术形象,赋予其审美意韵和人文内涵,再营造合适的置放展示形式进行品赏。
长江赏石艺术具有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及经济价值,在四川、重庆长江石的产地,已初步形成了从事长江奇石采集的石农、石商、奇石配座等长江赏石艺术产业链。
2007年,酷爱石头的刘昌沛将几十年来搜集的石头分类,创办了一个名为“重庆市长江石文化会所”的石艺展示机构,2013年机构通过相关部门审定,升级为重庆长江石文化艺术博物馆,这也是重庆市首批非国有博物馆之一。
“目前,博物馆展厅近400平方米,博物馆馆藏长江奇石近7000余方,其中展出的精品奇石有2000余方。”刘昌沛介绍,馆藏奇石在国际国内诸多奇石博览会上拿过大奖,其中《伊人咏柳》《李白乘舟》《轻舟恋语》等奇石,还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奇石展览,“今年11月28日,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将举行万石博览会,我们有众多奇石将亮相。”
刘昌沛介绍,近年来,国内的奇石已成为一个新的收藏热点,长江石的天然美与意境深,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赏石艺术家的关注。那块《李白乘舟》,曾有人出高价收购,刘昌沛拒绝了。7月1日,“长江赏石艺术”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昌沛说,希望这能够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赏石,并领悟赏石背后的巨大文化。
长江赏石艺术特点
1、崇尚天然。长江赏石艺术的创作素材是长江里的天然奇石,艺术创作过程就是对自然之美的发掘。
2、自然美与艺术人文的有机融合。把对长江天然奇石的审美基础,通过感觉、知觉、联想、构思赋予其丰富的审美意蕴和人文内涵,从而创造长江赏石艺术之美,以题名画龙点睛,赋诗记文抒发意蕴和意境。
3、内涵丰富。长江赏石艺术的审美表象可以作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不管是具象、意象还是抽象都可以演化出丰富的审美内涵,幻化出深邃悠远的审美境界。
4、独特稀有。长江赏石艺术是大自然中的稀缺资源,无法再生,这就决定了每一件赏石艺术作品都具有唯一性,无法复制,不能再造。
5、长江图纹石最具艺术特色。长江图纹石是长江赏石艺术的主体,现根据世界各地已发现的江河卵石为例,长江图纹石所形成的人物、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图案,最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长江赏石创作程序
1、发现采集。采集者要具有赏石艺术审美的专业知识,才有一双慧眼在堆积上千万方卵石的河滩中,去发现极少数有艺术创作价值的奇石。
2、污染清洗。根据污染程度,需分别选用洗衣液、草酸,混水,浸泡清洗。掌握浓度和时间是成败的关键,否则一件美石就毁于一旦。
3、审美命名。好的赏石命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价值倍增。
4、设计配座。每一方奇石都需设计配座,配座首先是为了奇石设置的安全,更是对艺术主题的补充和完善。
5、石肤保养。脱水后的长江石,石肤变得干燥,画面色彩对比降低,不同的石种、石质,选择不同的保养方法。常用的保养材料有:鸡蛋清、鸭蛋清、医药凡士林、BB润肤霜等等,还有的石肤需要粗麻布、洗衣刷等用具长期搓养。
6、配文赋诗。配文赋诗使奇石变得有生命,这种生命就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置景绘画。微型盆景的设置和书画装点,是赏石艺术审美空间的丰富与补充, 传承人刘昌沛先生根据石头图纹在全国首创的咏石画,为普及赏石艺术提供了新的审美创意。
8、台几展示。根据赏石的大小和风格,选用不同木制台几,是对展示角度最后的审美定位调整。
9、另外以多方奇石集合的艺术组合石,更能表达创作者更宏大的展示主题,它起到了1 1>2的赏石艺术效果。
听了小编这么详细的介绍,是不是想赶快去一睹为快呢?
欢迎来重庆长江石文化艺术博物馆,
感受奇石文化。
重庆长江石文化艺术博物馆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鱼洞新农街56号(区国税局旁)全年免费开放
参观咨询电话:023-6621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