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邂逅铜梁在诗词深处

本文来源:重庆日报

明兵部尚书张佳胤母沈氏墓出土的铜梁石俑商代柱足立耳青铜方鼎1976年,铜梁西郭水库“铜梁文化”发掘现场铜梁名人张佳胤诗词摄 赵武强学生

邂逅铜梁在诗词深处

明兵部尚书张佳胤母沈氏墓出土的铜梁石俑

邂逅铜梁在诗词深处

商代柱足立耳青铜方鼎

邂逅铜梁在诗词深处

1976年,铜梁西郭水库“铜梁文化”发掘现场

邂逅铜梁在诗词深处

铜梁名人张佳胤诗词摄/赵武强

邂逅铜梁在诗词深处

学生登台诵读摄/赵武强

这里秀山重叠,巴水环绕,构成了山水洞天之景致和如诗如画的意境。

山环水绕之地往往是文化奔流的源头,钟灵毓秀之地铜梁亦如此。

铜梁,是一片诗意的沃土,诗文流韵,灿然生辉。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杜甫字里行间流露着对铜梁大师的敬仰。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墨客出生于铜梁,或在铜梁留下足迹,诗人与铜梁的绵绵情意,成就了这座城市与诗歌的千年情缘。

据不完全统计,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吟咏铜梁8000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铜梁成为许多诗人的精神故乡,并在他们的创作中成为潜移默化的底色,这些诗词歌赋浸染着山水间的每一块土地,形成了铜梁特有的文化魅力。

“金陵已去国,铜梁忽背飞。”隋代文人孔德绍的诗歌中荡漾着浓浓乡愁;“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唐代诗人王维赋诗简洁灵动、清新淡远;“巴川挺巴岳,苍苍翠几重。”道教祖师张三丰诗赞巴岳山万木苍翠;“清和天气年能几,短葛轻纱近水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游览铜梁岚峰中峰寺时,写下这份闲适自在;“曲折琼瑶江上色,纵横星斗匣中文。”明代兵部尚书张佳胤更是寄兴于家乡山水,寻幽揽胜间写下无数动人诗篇;“月湖十里绕长堤,浪涌桃花万派齐。”清代铜梁本土文人王我师笔下绽放的“铜梁八景”, 让人读罢思绪纷飞,心驰神往……

踏寻古诗中的风景,循着诗人的足迹去旅行,等你,铜梁在诗词深处。

赵童 蓝倩 王琳琳 图片除署名外由铜梁区委宣传部提供

送蔡君知入蜀二首

【隋】孔德绍

金陵已去国,

铜梁忽背飞。

失路远相送,

他乡何日归。

灵关九折险,

蜀道二星遥。

乘槎若有便,

希泛广陵潮。

巴岳山赠僧定一

【南宋】张三丰

巴川挺巴岳,

苍苍翠几重。

不是匡庐山,

中有香炉峰。

偶焉此驻足,

欣与高僧逢。

我有竹枝杖,

变化为青龙。

持以赠禅客,

他日倘相从。

送李员外贤郎

【唐】王维

少年何处去,

负米上铜梁。

借问阿戎父,

知为童子郎。

鱼笺请诗赋,

橦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

归来幸可将。

游南峰天池

【北宋】周敦颐

清和天气年能几,

短葛轻衫近水涯。

风似相知偏到袖,

鱼如通信不惊槎。

笑颔山色倾新瓮,

醉傍汀阴数落花。

啸傲不妨明月上,

一行归路起栖鸦。

春过琼江宿玄天宮

【明】张佳胤

两袖提携巴岳云,

行春来扣紫霞君。

芙蓉一枕层宵近,

钟罄三更下界闻。

曲折琼瑶江上色,

纵横星斗匣中文。

天门只待东方白,

万壑丹梯杖底分。

铜梁八景(组诗)

【清】王我师

龙堤春跃

月湖十里绕长堤,浪涌桃花万派齐。

才听雷声翻绝壑,旋看鱼影跃清溪。

扶摇鲲化窥天近,联贯鹏飞笑海低。

漫道春城多寂寞,龙门一望驾虹霓。

仙楼望远

望仙仙去几何年,仙去依楼欲望仙。

楼迹已随仙共杳,仙踪犹自傍楼传。

夕阳明灭留今古,山色阴晴独往还。

石上登临凭吊处,低徊搔首意茫然。

崆峒传书

共说传书有广成,到来空谷鸟嘤嘤。

欲寻鸟影攀髯处,可是龙飞趁晓行。

一涧清泉萦道脉,数重山色悟元精。

轩然冠冕垂裳者,肯向黄冠话上清。

金钟送曙

玉壶秋水暮云封,昼漏遥传野寺钟。

月暗山城春寂寂,星回寒夜雨淙淙。

飘来韵急风犹劲,听去声疏露正浓。

何用鸡人催晓箭,江天曙色影重重。

炉峰残雪

千山万壑尽朝晖,一点晶莹耸翠微。

峰顶似同鹤并瘦,炉边遥望兔增肥。

白云有意留春住,青鸟无情傍月飞。

不让峨眉银世界,巴山灿出玉光辉。

木莲呈瑞

太乙峰头乞得来,不从火种傍山栽。

翩翩叶绕芰荷影,朵朵花含菡萏胎。

傲骨独存君子誉,芳心都为老僧开。

灵根自是超凡品,可与科名草共培。

圣灯夜照

寂寂空山暮鸟归,一龛明灭净禅扉。

忽惊林杪星初乱,渐起岩前火欲飞。

老衲石幢宵照耀,野人樵径望依稀。

休夸独上峨眉顶,万丈光芒映客衣。

岩悬千佛

同心面壁合称奇,金碧如披画里诗。

千佛聚谈无字诀,一山高竖断文碑。

最怜雨洗岩花净,坐看云生石窦时。

相对浑忘尘市念,参禅何用更寻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