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缙云山将翻天覆地 让大家找回乡愁

本文来源:重庆晨报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酒还得靠吆喝!”昨天,在文博会主论坛——2019中国(重庆)城市文化发展论坛上,北碚区委书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酒还得靠吆喝!”昨天,在文博会主论坛——2019中国(重庆)城市文化发展论坛上,北碚区委书记周旭登场做起了北碚文旅的代言人。

妙语连珠,金句不断,在轻松而不失严谨之间,周旭将北碚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娓娓道来。特别是谈到备受关注的缙云山时,周旭还抖起了“包袱”,邀请市民明年上山体验缙云山的变化。

缙云山将有“翻天覆地”变化

景城交融,半城半景是北碚发展旅游方面的优势。

“如果能把自然的颜值和禀赋转换成经济上的优势,北碚将有很多的机遇。”周旭以缙云山的整治为例,他透露,整治后的缙云山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

“到了年底,缙云山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什么是翻天覆地,我也卖个关子,希望大家明年再上山体验。”周旭介绍,缙云山是非常好的资源,如何将其与旅游、康养、文化结合起来,北碚正在做一篇“大文章”,对缙云山山上山下、景区内外,都进行了非常系统的顶层设计。“相信未来的缙云山,和人们记忆中的北温泉会让大家找回乡愁。”

抖完了缙云山,周旭还捧出了北碚正在烹制的另一道文旅大餐——金刚碑。

“金刚碑是凝固的北碚历史,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对文化、对历史、对建筑非常尊重的作品,大家看到的所有东西都是过去的,可以感受到那段封尘的记忆,它有望成为北碚新的地标性的文化元素。”

此外,周旭还透露北碚正全方位深化与西南大学校地合作,在文化旅游领域,结合“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商圈,落地策划文创馆、数字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项目。

“北碚有故事可以传承,有产业可以塑造,文化会成为北碚一张靓丽的名片。”周旭说。

借助人文资源打造“百馆之城”

北碚是重庆主城九区之一,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厚重,科教文化发达,抗战文化、乡建文化、生态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发展,素有“嘉陵江畔明珠”的美誉。

“上世纪20年代,卢作孚、晏阳初等就在这里开启乡村建设运动;抗战时期,老舍、梁实秋等3000名流荟聚北碚,《四世同堂》的前两卷都是在北碚创作的。”周旭说,北碚不缺历史、不缺故事、不缺文化,重要的是如何去挖掘它、保护它,“一个城市首先要保护好它的文化,既然我们是一个很有文化的地方,就要很好地去保护它。”

周旭透露,北碚将保护和利用好历史人文资源,挖掘卢作孚、晏阳初、梁漱溟等乡村建设大家的厚重人文;保护修缮红楼、复旦大学旧址等26处历史文物,建设北碚历史文化陈列馆,结合四世同堂纪念馆、梁实秋纪念馆等1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构建“1 N”的博物馆群,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和统战文化教育基地。

“目前北碚已经修缮了26处名人名居,建成了14个比较大的博物馆和陈列馆,我们有个愿景,就是希望能把北碚建成‘百馆之城’。”周旭说。

文/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李晟王淳王梓涵谭柯

图/上游新闻记者杨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