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青年报
脱贫攻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20日,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特殊视角,向世人真实讲述脱贫事业“中国故事”和“中国方案”的报告文学《
脱贫攻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20日,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特殊视角,向世人真实讲述脱贫事业“中国故事”和“中国方案”的报告文学《脱贫攻坚手记》正式出版发行。
全书以中国西部一个贫困村李子村为范本,通过第一书记“我”和驻村工作队的特殊视角,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艰难历程和壮阔图景。
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陈川为该书撰写序言时称,该书体现了精准扶贫的精细呈现,“……他似乎主动放弃了在美学上的更高追求,而采用了一种实录的方式,极其客观、极其精细地记叙了两年驻村帮扶的经历和思考,力图将文献价值、资政价值和文学价值融为一体……”
报告文学以真实记录为根基,是具有史学价值的文学体裁,没有真实,报告文学就没有立身之根和存在之基。
该书作者姚元和是重庆市黔江区委党校副校长、教授。2015年至2017年受组织委派,他到黔江区太极乡李子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在此期间,他扎根基层,扶贫帮困,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难度、力度、深度感受甚深。
据了解,在工作之余,他每晚利用几个小时的闲暇在电脑上进行写作,两年来一共写下了40多万字的驻村日记,完整记录了他几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为。长篇报告文学《脱贫攻坚手记》,就是以驻村日记为底本创作出来的。
作者在履行第一书记职责时对自己的工作、生活进行了“原生态”的记录,这样的记录就更真实,语言表达上也采用了大量具有泥土味的方言土语,原汁原味地展示了真实的生活。因此,这既是一部个人的工作史、成长史,更是一部脱贫攻坚的故事集,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为中国梦奋斗的生动而珍贵的历史记忆。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 张书琛
工地突发停电、监控无故被遮、电缆不翼而飞,这一幕幕在电影中出现过的镜头,近日发生在重庆渝北一工地。重庆警方火速抓获实施盗窃的犯罪嫌
小线索破大案!涉案资金达千万 重庆南岸警方端掉一涉嫌“洗钱”团伙
近日,重庆南岸警方成功打掉一个专门为电信网络诈骗洗钱的犯罪团伙,抓获团伙成员16名,扣押涉案手机20余部,银行卡18张,电话卡20张,该
“微基金”带动“大慈善”——“五社联动”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项目启动
3月17日,在民政部举办的五社联动聚合力、社工服务暖基层2022年全国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五社联动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九龙坡区政法维稳先进人物系列展播①王玥:黄桷坪“钉子户”所长的基层16年
编者按:他们是百姓心中的好法官,他们是攻坚克难的急先锋,他们是扎根一线的婆婆嘴,他们是巡楼护院的大喇叭,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政法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