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大神!他用钢笔画讲述重庆大学90年时光里的故事

本文来源:巴渝游子

从重庆大学建校初期菜园坝正街的校舍,到虎溪新校区的大门……一支钢笔,黑白线条,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欧阳

从重庆大学建校初期菜园坝正街的校舍,到虎溪新校区的大门……

一支钢笔,黑白线条,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欧阳桦,为你讲述重大九十年时光里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191011090750.gif

欧阳桦从小在重庆长大,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生活在那些漂亮而优雅的老房子之中,他对重庆的老建筑情有独钟。

这些年来,欧阳桦一直坚持以钢笔画的形式记录老重庆风貌,通过钢笔反映老重庆星罗云布的建筑及市井生活。

222.jpg

“今年是重庆大学九十周年校庆,从去年开始,我就准备为学校创作系列还原老重大风貌的钢笔画。”欧阳桦收集研究了各个时期的文献资料、地图、老照片,对各个时期的老建筑进行了详细研究。

333.png

弯曲的公路,临江建造的房屋是山城最经典的画面。

1929年10月12日,重庆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重庆大学成立。建校初期,选定菜园坝杨家花园作临时校舍,这里是重大梦想的起点。

1.jpg

▲菜园坝街道景观

菜园坝校舍原为刘湘21军骑兵驻地,紧邻菜园坝码头,东面是菜园坝天钰昌巷和菜园坝老街,南面与西面分布有多座竹木加工作坊与交易摊点。人员流动大,环境较为嘈杂。

22.jpg

▲菜园坝校舍中的学生活动场地

1929年,学校选定在沙坪坝建设永久校址,并在沙坪坝上中渡口山脊台地上勘定了位置。当时规划修建图书馆、大礼堂、学院大楼各一座,学院大楼包括二十间办公室、六十间教室、七间实验室,除此之外还有两处教职员住宅院落及附属建筑。

早期主要建筑均呈带状分布在北面临江一侧山脊顶端边缘之上,前有宽阔的校园发展场地,后有陡峭险峻的悬崖。视野高远开敞,尽览山水之胜。有非常好的山地自然景观效果。

23.jpg

▲重庆大学临江景观

重大A区大校门 

重庆大学A区大校门修建于1930年,全青石结构,形态素雅,中间两立柱上有林森题写的校名。

校门最初为双立柱式,后来在原有校门立柱左右两端各加建了一个略小的立柱,即现在的四柱式大门。

24.jpg

▲最初的A区校门

理学院与文字斋 

重庆大学理学院修建于1933年,由重庆大学创办人之一的沈懋德设计,建筑外部形式采用中国传统殿宇风格,平面最初为工字型,形态古朴醇厚。文字斋原为助教宿舍,青砖平瓦飞檐,古色古香。

25.jpg

▲理学院外貌

26.jpg

▲临江而建的理学院与文字斋鸟瞰图

工学院 

工学院楼建于1935年,由留法学者刁泰乾设计,建筑带着浓厚的欧式新古典主义风格,又兼具本土色彩。现在看来并不高,但在三、四十年代的沙坪坝却独树一帜。工学院在战争中经历大轰炸却屹立不倒。

如今,新旧材质的契合线上仍有着当年血与火的灼痕,那是岁月里名为“历史”的分子,一点一滴地构筑起了工学院的岿然屹立。

27.jpg

▲工学院

28.jpg

▲工学院大楼与临江路鸟瞰

重庆大学第一座图书馆 

重庆大学第一座图书馆建于1935年,位于经管学院左侧,前临大操场,后望嘉陵江。是一座平面类似飞机造型的中式小楼,建筑采用了传统木结构建造方式,与理学院和文字斋属同时期建筑,是重庆大学最早的校舍之一。

29.jpg

▲重庆大学第一座图书馆

七七抗战大礼堂 

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西迁,重庆大学拿出了位于沙坪坝松林坡的约200亩土地,供国立中央大学修建校舍。1938年,修建了中西合璧的七七抗战大礼堂。周恩来曾在这里作有关抗战形势的演讲,大礼堂是重庆抗战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30.jpg

▲七七抗战大礼堂

 寅初亭 

寅初亭建于1941年,最初为单檐圆角攒尖茅草亭,形态比较朴素,“寅初亭”几字由冯玉祥题写。为了纪念马寅初先生为民族、国家的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的大无谓精神而建。

31.jpg

▲寅初亭

沙磁医院  

1947年1月,为支持重庆大学医学院建设,国民政府将重庆中央医院附属沙磁医院改组为重庆大学医学院附属沙磁医院(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前身),成为重庆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32.jpg

▲重庆大学医学院附属沙磁医院若干建筑中的一栋。

团结广场 

20世纪30年代,重大初建时,人们习惯把团结广场叫做大操场。1949年命名为“团结广场”。广场旁边是20世纪40年代修建的新式图书馆。

33.jpg

▲50年代的重庆大学老图书馆及下方的团结广场

民主湖 

民主湖地界原本是一片稻田芦苇地,20世纪50年代,有人倡议全校师生集体在此处挖个园林式的景观湖来装点校园,民主湖成为学校的一处重要景点。

民主湖的湖心半岛上的水榭为圆山卷棚屋面、这种屋顶形式在西南地区不多见。另外两组大型叠石假山直接用条石堆砌,既简便,艺术性强,形态也美观,又有奋发向上的力度感。外围设有一用作学生浴室的砖混平房,将整个民主湖半岛与外界隔开,右侧有一铁门,白天开启,人们可入园游憩或上澡堂。入夜,半岛上没有路灯照明,一片漆黑。考虑安全方面的原因,到下午7点钟左右,铁门上锁,游人止步。

现在民主湖景区完全开敞,可自由进出,特别是晚上在景观灯的漫射下,整个景区如梦如幻,很有诗情画意。

34.jpg

▲民主湖

东林村 

重庆大学大校门左侧的东林村一直是学校教师住宅区,这一带林地中至今仍保留有多栋四十年代修建的教授住宅小楼。住宅楼高二层,底部架空,青砖墙面,机制瓦,室内设有壁炉,入口处有柱廊,外形简洁、朴素。

35.jpg

▲东林村早期修建的教授别墅

重庆大学校内清代遗留下来的合院式建筑群饶家院,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是清末举人饶冕南的私宅。饶家院是一座三重院落的四合院,建筑形制古色古香。大院坐北朝南,后临嘉陵江,坡地左右环绕,入口处有一泓荷塘,环境宁静优美。

早年曾经是青年教师宿舍。里面有邮局,报刊亭,新华书店,文具店,杂货铺,理发店等服务设施,还是学校的工会活动室,时常举办教师书法绘画展览,是学生教师聚会社交的场所。

几十年来饶家院也见证了重庆大学历史的变迁。

36.jpg

▲饶家院

 重大B区 

重庆大学B区老校门为四立柱式造型,灰白色顶,灰色磨石墙面,风格朴实淡雅。

37.jpg

▲B区老校门

B区老礼堂建于50年代初,是学校独一无二的“草棚礼堂”,位于今科学会堂前空地处。竹木捆绑结构、茅草屋顶都具有四川民居特色。虽是属于当时的临时建筑,但礼堂的仍可容纳近两千人,学校大型活动均在此举行,一直使用到1983年。

38.jpg

▲B区老礼堂

1954年建造的实验大楼由留美建筑师叶仲玑为主的小组负责设计,大楼平面为“上”字形,外观挺拔,从建筑外观到室内布置都达到当时较高的水平,是重大B区最具特色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

39.jpg

▲B区实验大楼

重大C区 

C区大礼堂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位于今图书馆位置。当时,学校还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一技术学校,校舍都具有房屋简洁、朴素、实用兼具美观的特点。

40.jpg

▲C区大礼堂

C区第五教学楼,建于上世纪60年代,楼高两层,整体形态朴素而美观。

41.jpg

▲C区第五教学楼

虎溪校区 

为了适应全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形势,推动重庆市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创新、发展,重庆市政府决定兴建重庆市大学城。

2003年6月重庆大学城正式破土动工。

42.jpg

▲虎溪校区东门

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紧靠虎溪老街,西邻缙云山,东望歌乐山,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既开阔又穿插部分起伏山丘。

第一教学楼和实验楼是虎溪校区主要教学楼之一,深秋时,窗外同时出现四季景观的网红教室D1314,正在这座教学楼中。

43.jpg

▲虎溪校区第一教学楼和实验楼

虎溪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外观形似一个圆形的古堡,形态夸张而浪漫。功能分为大剧场和小报告厅。剧场内部装饰带有新古典主义趣味,可容纳几千人就座。

45.jpg

▲学生活动中心

黑白线条下的历史韵味历久弥新,这些钢笔画让你想起哪些关于重大的故事?在留言区说出属于你的独家回忆吧!

主办单位: 沙坪坝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

主编:蒋频   编辑:金永元、张睿

来源:沙坪坝区新闻中心

微信图片_20190919094600.jpg

上游号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上游号立场,文责作者自负。如有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上游新闻。
联系邮箱:syh@cqc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