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放水养鱼,企业活了

本文来源:人民法院报

(记者刘洋通讯员刘金丽廖滟尧)近日,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在办理一起牵涉30名工人的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

(记者刘洋通讯员刘金丽廖滟尧)近日,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在办理一起牵涉30名工人的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中,摆脱“就案办案”的思维模式,通过灵活的执行手段,在帮助工人讨回35万余元欠薪的同时,盘活濒临破产的企业,让工人们得以在企业继续上班,既保护了法定权益,又维护了社会稳定,体现了“生道执行”。

2018年底,北碚某机械公司因长期拖欠工资被30名工人起诉至北碚区法院。经审理,法院判决该机械公司于限期内支付完所欠工资,共计80余万元。期满后,该机械公司未依法履行义务,30名工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该案法官张腾飞迅速和工人进行沟通,并对该机械公司的财产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由于长期经营不善,已经停产数月,仅留有一批老旧机器设备,除此之外,无其他任何可供执行财产。

张腾飞立即查封了该批机器设备,并准备启动评估拍卖程序,但该批设备本身非常老旧,受市场欢迎程度不高,价值不大,很难覆盖全部案款。同时,评估、拍卖程序产生的相关费用,使得本身价值不大的财产又丧失了一部分价值。经充分沟通后,双方当事人均同意采取变卖的方式,价格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决定。

变卖程序启动后,张腾飞陪同双方当事人到北碚区相关机械设备厂进行走访了解,找买主、比价格、谈条件,最终成功找到了一家合适的买主。该买主表示,愿以35万元的价格购买所有机器设备,同时,愿在该厂原址继续生产,原有的工人们可以继续留用。如今,30名工人在该厂原址继续上班,剩余的工资由该机械公司分期归还。

图为执行法官现场察看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状况。刘金丽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