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脱贫致富 蜜蜂采花跟我来!

本文来源:重庆晨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贫困户王贞六老当益壮,65岁开始甜蜜事业并带动贫困户一起奋斗,正是这脱贫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贫困户王贞六老当益壮,65岁开始“甜蜜事业”并带动贫困户一起奋斗,正是这脱贫奇迹中的一个缩影。

2019年10月7日,王贞六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他是重庆首个、也是截至目前重庆唯一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的建卡贫困户。今年已70岁的王贞六,养蜂规模和收益都实现“三级跳”,过上了甜蜜的生活。

70岁的王贞六,是黔江区黑溪镇胜地社区担子坪的蜂农。

为什么叫担子坪?

王贞六的解释是,从对面看过来,所在的这座山很像一个人担着担子,因此而得名。

前些年,他身上的担子也不轻:大儿子生病落下残疾,老伴病了没钱医治,修砖房欠下好几万的债……

可谁能想到,武陵山区里的王老汉,65岁才开始他的“甜蜜梦想”。不但自己告别了贫困,还让25户贫困户摘了帽。

65岁的贫困户

老来返贫“那滋味不好受”

7月初,我们到黔江区黑溪镇后,驱车再向山上拐好几个急弯,才到山梁上的胜地社区。路边的一栋架子木屋里,杂乱地挂晾着不少方形的蜂箱。

也许是听见院坝上有停车的声响,70岁的王贞六从旁边的新房冒出来,连声招呼老伴沏点蜂蜜水待客。

“现在公路通了上来快。”王贞六话音一转,“要是以前,得撅着往上爬,没个把小时上不来。”

他一边摆弄院坝前马路上的蜂箱,一边回忆前些年的“煎熬”。

穷日子有多苦?

王贞六拣来当地一句谚语:糠菜半年粮,海椒当衣裳:没粮食用糠菜来充饥,没衣服多吃辣椒御寒。

在这个海拔上千米的大山上,吃不饱、穿不暖是王贞六的儿时生活。

上过3年学的王贞六,1971年19岁时参军进了部队。虽在部队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那点口粮并不能让家境有多大改观。

1973年退伍时,一家人还挤在两间破烂的草房子里。为改善居住条件,几年后他和大哥从山里借钱买回木料,换了个地基建起三间木结构房子。

“房子建好后分家,一个一间房,剩的一间共用。”王贞六说,当时两家人住在一起还是挤。

眼见正在好转的日子,却因大儿子一场病又变穷。后来,大儿子因脑膜炎落下残疾,王贞六只好在村里守着,在周边做工挣钱。

到上世纪90年代,王贞六靠种植烤烟解决温饱;2000年后,他除了种地,还干过爆破营生,日子过得去。

温饱有了,可木房破了。加上房间少,要是遇上连夜雨,屋里实在没地方躲。家境拮据的王贞六前思后想一咬牙,决定建砖瓦楼房。

为建房少花钱,打砖、挖沙基本是靠王贞六自己的双手。通过几年的准备,2006年冬天正式破土动工,次年正月一家人搬进了毛坯房。

“借了2万多块钱。”王贞六说,当时这笔钱数目不小,“那时建房,请工人一天才25块钱。”

新房建起两年后,他已经年过花甲,一延再延的爆破资格证变成一张废纸。干了10年的营生没了,一家人一下子断了来钱的活路。

“欠了一屁股账没法还。”王贞六说,那几年看到借钱给他的人,都想绕着走躲远点,“心头太难受了。”

2014年,王贞六家被识别为了贫困户。

“忙了一辈子,老了还成贫困户!”王贞六说,“那种滋味不好受!”

翻烂的书本

靠奋斗闯出一番“甜蜜事业”

爱人有病没钱看,大儿子又残疾,小儿子一家也过得苦。有时深夜醒来想到这一切,王贞六心一酸泪就悄悄往外流。

虽然滋味不好受,但要强的王贞六的信念很坚定:“我不能倒!”

但王贞六遇到的现实是“年纪大了,跑不动,重活也干不动,打工没人敢收”。

怎么办?

黑溪镇派来的帮扶干部张孝华和王贞六一起想办法:想过养猪、养鸡,但是行不通。武陵山区的人家,有养一两桶蜂的习惯。2015年的一天,张孝华走访时发现王贞六家门口搁着一个蜂桶,两人围绕养蜂聊起来。

养蜂不下重力活,也不像猪和鸡鸭需要种粮食来喂养,也不需要花钱买饲料。算下来,一桶蜂蜂蜜能带来上千元的收入。

越聊越有兴趣,“我说先养几桶试一试。”王贞六回忆。

选准门路之后,王贞六找人借钱买回8桶蜂。由于沿用传统的养蜂办法,所养的蜜蜂死的死、飞的飞,最后只剩下两桶。

养蜂能脱贫?他对此产生了怀疑。

在这个十字路口,2015年4月,重庆市扶贫办在黔江区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张孝华电话通知他时,他已在出去做零工的客车上。

“瞌睡来了遇到枕头。”王贞六当即招呼司机停车赶回了黑溪镇。

培训回来后,他把剩下的两桶蜂由圆桶改为方桶,信心满满又借钱买回6桶蜂。可是,他又遭遇技术“瓶颈”:因未能识别蜜蜂病症,也未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转场,结果8箱蜂最后只剩一桶。

这次王贞六没有气馁:“这次失败不一样,我找到原因了。”王贞六为了再搏一把,决定卖掉家里养的大肥猪,凑足5000元再次购回7箱蜂。

不过,卖猪买蜂遭到老伴的极力反对:一把老骨头还经得起几次折腾啊?

他一边算账一边劝,老伴含泪说:“最后一次了,再不行就算了!”

这一次,在2000元产业资金的扶持下,他初步尝到养蜂的甜头。2015年秋天,花蜜收入近8000元。他算了一笔账,当时养一头猪利润500多块,养蜂赚的钱,顶他养10多头猪。

到2015年年底,王贞六的蜂群从8桶发展到18桶,养蜂逐渐步入正轨,甜蜜的生活开始向他招手。这一年,他摘掉了贫困帽。

为扩大规模,他拿出积蓄加上向亲戚邻居借的一万多块,又买回来30多群蜂。可是到了冬天,因为蜜源不足,饿死10群蜜蜂,损失近万元。

养蜂考技术、比耐力,不能只靠一次培训班。

为掌握养蜂技术,王贞六专门换了一部智能手机,养蜂碰到难题就上网找办法。

“培训班发的书都被他翻烂了。”老伴告诉记者,要是遇到问题没弄明白,饭碗送到他手里也顾不上端。

对此,王贞六接过话茬回答说:“不是不吃,不一鼓作气搞明白,碗一放又要重来!”

王贞六到处找养蜂的书,进城找了两家书店结果是一场空。到黔江区畜牧局问,养猪、养羊、养鸡、养兔的书都有,却没有养蜜蜂的。

他请扶贫干部帮忙找,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传给他一个电子书。为省钱,他找一个开培训学校的老乡免费帮他印了1100多页。

“以前每天都要看一两个小时。”王贞六说,自己虽然只上过3年学,但这本书基本被他啃透,要找什么内容一翻就能找到,还总结出养蜂四字诀“望闻问切”。

他举例说,开箱看蜂的时候,要凑近闻蜂箱里的味道,闻到轻微的臭味意味着有幼蜂死亡,要赶紧采取措施,否则蜂王带头逃跑。遇到新情况,要及时上网查、问经验足的蜂农。

2016年,王贞六养蜂发展到54桶,一年酿出700多斤蜜,存折渐渐多出8万多元存款。技术过硬、蜂群壮大,王贞六一家的脱贫得到巩固。

“老伴很意外,一年多出这么大一笔钱。”王贞六没想到在66岁还能迎来人生“第一桶金”。

2017年,他将毛坯楼房装修了一番,墙刷白了,里面也敞亮了。

“现在房子里热水器都装好了,夏天冲凉、冬天洗澡都方便了。”王贞六感叹,奋斗了一辈子终于可睡上安稳觉了。

“拉勾”的承诺

贫困户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奖

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到黑溪调研脱贫攻坚。在一场座谈会上,王贞六被点到现场发言。

得知王贞六靠养蜜蜂两年就脱贫后,欧青平问:“老王,你有没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做大,带动更多的贫困户?”

“我咋个没得信心!”王贞六当即回答说。

话音刚落,欧青平起身走向王贞六并伸出右边手说:“你说了要兑现,我们拉个勾,拉了勾就要办到哦!”

两人拉勾之后,相互留下了电话、加了微信。

从那之后一段时间,每一次蜜蜂转场,王贞六将蜜蜂安顿好后,都要用手机拍照片发给他。

为了“拉勾”的承诺,王贞六继续在技术上下功夫,除参加市上、区上举办的培训外,他还特地到各地拜养蜂大户为师,现场学技术。现在,王贞六也四处传授养蜂技术,还培养了4名养蜂技术员。

2017年王贞六的蜂群数破百,一年养蜂收入达到了20万。他还在10万元政策资金的支持下,牵头成立了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

当年4月19日,王贞六做了一个决定:为陈福碧、王元海、付耀安、向德军、黄宽寿等25名建卡贫困户,无偿送去35桶蜜蜂。

当天,他将村民领蜜蜂的照片发给欧青平后,欧青平赞扬说:“老王,你真了不起,你用实际行动让我服了!”

“根据贫困程度,有送1桶的,最多的3桶。”王贞六鼓励他们说,“只要管理好,半年后1桶可分2桶,2桶可分4桶,喂养到年底,1桶蜂就有1000元收入。”

自此之后,王贞六更忙了,不仅要管自己的蜂桶,还要为25户贫困户当技术顾问。现在发展最好的是村民罗登权家,已发展到40多桶。

“我养蜂10多年,从没超过5桶。”罗登权说,幸好他听了老王的建议,把圆桶改成方桶。

2018年,王贞六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壮大,蜂群总数发展到300多桶,收入近30万元。

2019年10月17日,王贞六获得脱贫攻坚奋进奖,这也是重庆首个贫困户获得该奖。

在去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时,他见到了4年前与之拉勾的欧青平,自豪地说:“说到做到,我们拉勾的约定实现了。”

如今,王贞六在自家院坝种上了枇杷、李子等瓜果,花开时可补充蜜源,收获时可以卖果子。他用这10亩果树,探索实践“花—果—蜂蜜—中蜂培育”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记者手记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老当益壮的故事,并非不可触及的传奇。

2015年,王贞六失败了两次。但他奋斗的心没有停歇,在政策的帮扶下,当年底达到了脱贫标准,当年养蜂获得8000元收益。

一年之后,王贞六的养蜂规模扩大到50多群,一下子收入8万元,是前一年收入的10倍。

2018年,王贞六牵头成立的合作社壮大,蜂群总数发展到300多桶,收入近30万元。

蜂群和收益“三级跳”的背后,一是好政策的助力,二是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的结果

他在微信朋友圈写了这样一段话:“不管哪种情况,不奋斗就很难摆脱贫困,只能靠自己的双手才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