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铜梁平滩镇扶贫车间改进工艺 兰花根走得更远更久

本文来源:华龙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30日6时30分讯(特约通讯员 李慧敏)昨(29)日,重庆市铜梁区平滩镇扶贫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抓紧晴好天气浸泡、晾晒糯米,这些雪白的糯米团,是制作铜梁传统名点兰花根的原材料。

将兰花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扶贫结合起来,是车间负责人、铜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龙中德的主意。前不久,兰花根在一场一小时的网络直播中卖出去三百多单,让龙中德很是振奋。“把兰花根制作全部转移到扶贫车间,订单有保证,建卡贫困户的收入也更有保障。”龙中德说。

晾晒糯米。通讯员 李慧敏 摄

说起龙中德和兰花根的缘分,要追溯到近20年前。那个时候,龙中德从老家重庆铜梁高楼到广东闯荡,开始进入食品生产领域。回到铜梁后,继续从事食品行业的他机缘巧合接触到兰花根,对这种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名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但随着时代发展,市场上出现大批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及西式糕点,而传统的兰花根因为成本居高不下,又缺乏包装和促销手段,在市场上越来越难觅踪迹。

龙中德晾晒糯米。通讯员 李慧敏 摄

看到兰花根这一传统民间工艺面临失传的境况,龙中德觉得很可惜:“如果这项特产湮灭了,对铜梁人来说是个大损失。”但是传统方式制作的兰花根油重糖多,不符合现代人的健康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保质期相当短,根本无法实现远销。如何解决这些难题?龙中德不顾妻子的反对,先后投入几十万元购买原材料、改进设备进行实验。不仅向过去的兰花根制作工人请教,他还亲自到兰花根发源地广东潮州学习。通过不断的摸索创新,并结合现代技术,龙中德对兰花根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

炸制兰花根。通讯员 李慧敏 摄

“最根本的改变就是减糖、减油。”经过龙中德改良技艺后生产出的兰花根,不但改变传统兰花根给人“又甜又油”的印象,还增加了花生、白芝麻、黑芝麻等食材,脱浆、切片、包装等工序也实现了机器化作业。

但由于兰花根独特而又考究的制作工艺,要制出上乘的兰花根,很多工序依然保留纯手工。选取上好的糯米,经过8到12天的浸泡,再脱浆碾粉、制坯,后面的下锅炸制、拌糖挂衣等多道程序都是人工操作,而这些也是兰花根制作的核心技术。

兰花根“挂衣”。通讯员 李慧敏 摄

冷油下锅晒干的糯米胚,龙中德迅速操作漏瓢进行翻胚,反复几次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原本小小的糯米胚在油温作用下瞬间膨胀成犹如白白的蚕茧。龙中德再将兰花根转移到热油中,白白的“蚕茧”颜色变黄,才开始起锅。待到起锅冷却后,龙中德指挥工人将兰花根倒入熬制好的糖浆中“挂衣”,再倒入装满花生芝麻粉的盆中裹粉,如此便完成了兰花根的整个制作。咬一口下去,外面软糯,内里如蚕茧般结网,又如丝绸般雪白。


虽然浸泡和晾晒时间久、工序繁多,但由于已实现部分机械化生产,现在扶贫车间的兰花根产量最多能达到1500斤。龙中德还给兰花根注册了商标,加上原材料和包装工艺的改进,在不加任何防腐剂和添加剂的情况下延长了保质期,兰花根终于有机会走向更远的地方。通过京东特产馆等电商平台,北京、广东等地的消费者也品尝到了铜梁这一传统名点。去年一年,销售额就突破百万元。

龙中德指导工人为兰花根裹粉。通讯员 李慧敏 摄

去年,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区文旅委开展了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和评审工作,龙中德入选其中。如今,铜梁兰花根正在积极申报重庆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梁区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抓好兰花根传统工艺保护的同时,还要继续守阵创新,将铜梁兰花根打造成一张靓丽的铜梁名片。

“只有改进工艺,改良口感,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走得更远更久。”龙中德说,“希望让每个铜梁人都能知道、记住这个我们自己的传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