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从警十二年 这个反诈一线青年刑警有自己的侦查之道

王亮,中共党员,2008年7月从警,现任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刑侦支队探长、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员。

王亮,中共党员,2008年7月从警,现任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刑侦支队探长、渝北区反诈骗中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员。他2011年开始从事反诈骗工作,先后主导并参与打掉各类诈骗团伙25个,其中百人以上规模团伙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00余人,追赃1000余万元,期间荣立三等功2次,嘉奖7次,是重庆渝北公安队伍中名副其实的“反诈先锋”。

1.jpg

身为反诈刑警,他提倡“三颗心精神”

电信网络诈骗类犯罪不仅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更会导致外汇流出,国家的经济安全乃至政治安全都会受到影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号称“眼睛看不见的犯罪”,绝大多数嫌疑人都是“幕后黑手”,在警察和嫌疑人之间,有一片无硝烟的战场。

  “作为一名反诈民警,随时需要冷静地分析、缜密的推理、果断的决策。我在办案时始终提倡‘三颗心精神’,那就是破案为民的初心、持之以恒的耐心和超乎常人的信心。”王亮如是说。

2011年9月,王亮从渝北区新牌坊派出所抽调到刑侦支队,开始了他的反诈生涯。接触的第一个诈骗案,就让他终生难忘。当时刑侦支队受理了一起台湾人在重庆设诈骗窝点,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案件。王亮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电信网络诈骗类犯罪。看完案卷,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犯罪嫌疑人的贪婪和狡猾,也坚定了我要和电信网络诈骗斗争到底的决心。”  

一位70余岁的重庆老人,不幸被这个诈骗团伙冒充的“公安机关”蒙蔽,被诈骗20余万元。老人报案时老泪纵横地说:“我这辈子最相信的就是你们警察,没想到却被假警察骗,这些钱是我一辈子的积蓄,请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回来啊!”

老人蹒跚的身影与眼泪,激发了王亮内心深处最纯朴的情感。王亮拉着老人的手说:“请您放心,您既然相信我们警察,那我们也不会辜负您的信任,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帮您挽回损失!”经过刑侦支队全体上下的多方努力,案件最终成功告破。王亮对电信诈骗的痛恨,对受害人民群众的深情厚爱,共同成就了他这份献身反诈,破案为民的初心。

“破案没有一蹴而就,大家要有耐心,再给我点时间,我有办法。”这是2018年由渝北区公安分局承办,公安部督办的“1.30”跨境电信诈骗专案攻坚推进会上,王亮的发言。该案的侦办初期,由于犯罪团伙成员绝大多数身处国外,且普遍反侦察意识较强,渝北警方一直没能寻找到嫌疑人的破绽,在时任渝北区刑侦支队支队长冉义智的带领下,大家展开了复杂的案件攻坚工作。王亮带领的研判小组依托前期工作中对诈骗团伙组织成员、关系架构等的掌握,从获取的海量数据中不断搜寻蛛丝马迹的线索。时间一天天过去,大家每日都重复着流水线式的工作,个别年轻同志出现了一定的厌战情绪。王亮看在眼里,专门找到年轻同志谈心,告诉他们破电信诈骗案子要有耐心,有毅力,有恒心。功夫不负有心人,5个月后的一天,该犯罪团伙中的两个成员在他们的工作群中因琐事吵了起来,在吵架的过程中,团伙成员说出了警方正在找寻的关键线索。王亮迅速抓住这个破绽,顺藤摸瓜,成功找到了案件的突破点,案件就此告破。渝北警方一举抓获涉案诈骗犯罪嫌疑人160名,扣押电脑63台,定位器 352部,正是王亮的耐心,成就了案子的成功侦破。他在回忆这起案子时说:“在案件攻坚的时刻,警察和嫌疑人比的就是谁的‘耐力’更强,谁更能‘沉得住气’。”

随着科技手段与通讯方式的不断革新,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办难度越来越大,面对日益科技化、高智商化的犯罪分子,反诈民警的综合素质也亟待提高。强大的办案能力,就是警察与犯罪嫌疑人斗争的信心。

2016年,王亮主导侦办了渝北区“4.21”淘宝代运营专案。该案的作案过程和手法、定罪量刑标准等在全国司法实践中均未有先例,且嫌疑人拒不认罪,犯罪证据收集难度大,侦破遇到瓶颈。王亮说:“那个案子确实很棘手,但我相信数据的力量。在侦办电信网络诈骗类犯罪时,只要掌握重要的数据,案件必破,所以我一直对破案很有信心。”时值中秋、国庆双节,王亮主动放弃休息,根据网络通讯诈骗案件受害人的特点,充分运用互联网手段,采取百度贴吧建群、建立受害人维权QQ群等方式,发动受害人帮忙寻找受害人。经过努力,案件成功告破,顺利起诉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该案的成功侦破,为全国司法系统打击侦破该类案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jpg

在渝北区公安分局2019年侦破的“4.29”跨国电信网络诈骗专案中,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不仅身处境外,而且运用了大量的新型犯罪手法和互联网新技术手段。在案件侦办遇到阻力的时候,王亮总能主动站出来给大家鼓劲:“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重庆渝北不是第一家。兄弟单位能破的案子,我们也能破。大家一定要树立信心”!“4.29”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告破后,成为近年来重庆市公安局乃至全国公安系统侦破电信网络诈骗的典型精品案件,警方为群众挽回大量经济损失,有力地震慑了电信网络诈骗类犯罪嫌疑人的嚣张气焰。

王亮说:“初心、耐心和信心,是我在办案时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动力源泉。具备这‘三颗心精神’,才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反诈民警。”

工作与生活,他具备“二种性格”

工作中的王亮,拥有无与伦比的口才。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给我们的打击治理制造了更多时空上的客观阻碍,但并不是无迹可寻,我们需要......”这是在渝北分局民警轮训讲堂上的王亮。

 “这个工具功能很强大,我们能够从中获取大量的案件线索,在使用方面要注意......”,这是向各派出所骨干民警培训新开发反诈系统使用方法时的王亮。

“你还年轻,今后的路还长,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人心都是肉长的,不替自己考虑,也该替你父母想想......”这是审讯时以情以理服人的王亮。

在反诈工作的语境里,他总是“口若悬河”、“头头是道”,有着说不完的话。目前王亮已受邀成为分局轮训课堂的反诈讲师,定期向广大民警传授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侦办思路与方法,至今已累计授课22课时;与此同时,他还以区反诈中心为场地,义务培训派出所刑侦民警300余人次。在渝北分局民警的朋友圈中,“亮师傅”这个绰号早已美名远扬。

离开工作,日常生活中的王亮,竟然是一个木讷的大男孩。

“兄弟,我到重庆了,请我吃什么好吃的?”

“欢迎欢迎,我问问......”;

“兄弟,你给我推荐重庆几个好玩的地方,我想来旅游。”

“哦,我帮你问问......”

这样的场景总是出现在外地朋友与王亮的对话中。作为反诈民警,王亮常年因公出差。他对经常去的几个诈骗高发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地名、街名、小区名信手拈来,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他对重庆本地的变化却不甚了解。

34岁的王亮至今未婚。2014年,王亮谈了人生中第一次恋爱,恰好在双方接触期间,王亮连续出差几个月。一段时间后,这段恋情便在女方“我觉得我找了个假重庆人,我觉得我们像是异地恋”的感慨中无疾而终。

王亮的父母眼看儿子身边的同学、同事们个个结婚生子,为至今还单身的他操碎了心。从一次又一次安排相亲见面,到后面安排加微信后和女孩子的“尬聊”,王亮在工作中的口若悬河全然消失,只要和相亲对象在一起,他就会变得不知所措,张口结舌。由于今年疫情的原因,王亮出差少了,他又开始了一段“艰难”的新恋情,这个在反诈工作中杰出的“亮师傅”,又化身成为同事们的“学徒”:

“飞哥,可不可以帮我问下嫂子,女孩子过生日都喜欢什么礼物?”

“昊子,这周她约我看电影,能不能给我推荐下?”

“璐璐,哪里适合约会吃饭哦......”

 这就是生活中“张口结舌”的王亮。他的两种迥异性格,这样简单又善良的他,或许正是这段新恋情中的女友欣赏他的地方。

防范诈骗,他给广大群众“一套提示”

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案件,要从源头上避免被电信诈骗,关键还是依靠群众自身。从渝北区公安分局多年侦办的这些电信网络诈骗案来看,只要群众能够擦亮眼睛,不贪心,不好奇,绝大多数电信诈骗是根本不会发生的。王亮说:“请大家记住,不泄露信息、不轻易汇款、不乱点链接、不轻信套路,这是防止被电信网络诈骗的四不原则;只要陌生人谈到银行卡转账一律挂电话、只要陌生人谈到中奖先交税一律挂电话、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电话、陌生短信让点击不明网站一律不点、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一律删掉,这是防止被电信网络诈骗的六个一律,这些是我送给大家的一套反诈提示。”

王亮坦言:“近几年重庆市公安局在反诈宣传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从线上到线下,我们的反诈宣传做的非常细致用心,公安机关真心希望群众们能多看看这些宣传,务必提高自身反诈骗意识,大家各自做好防范,我们自然就能轻松一些。”

这就是刑警王亮,一位执着敬业、善良可爱的青年反诈先锋。“选择警察这个职业,我自豪;选择从事反诈工作,我无悔。只要群众需要,我愿终生献身反诈事业!”王亮说。

通讯员/ 陈昶 邓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