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渝北 砥砺奋进 续写教育强区新辉煌

本文来源:重庆日报

心晴心理社获重庆市普通高中优秀社团称号学生风采过去几年来,渝北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优化教育布局,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心晴心理社获“重庆市普通高中优秀社团”称号

学生风采

过去几年来,渝北区委、区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优化教育布局,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办学规模、效益、质量同步提升,3年来新建中小学12所、幼儿园55所,新增学位近6万个,全区中小学生获国家级以上奖励300余项,中职学校斩获9项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中职高考本科升学率名列全市第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作为重庆内陆开放的前沿阵地,渝北将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战略先手棋,通过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和一流的特色品牌,书写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的崭新乐章。

下好“一盘棋” 奠定教育发展新格局

一个国家的兴旺在教育,一个地区的希望在教育,一座城市的品位在教育。

走进渝北,来自教育的好声音不绝于耳:“我们刚搬过来的时候还在担心孩子没有学上,没想到短短两年时间小区附近就新建了两所新幼儿园!”“以前孩子上学路上不方便,现在修了新学校,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我们更放心了。”……百姓的好口碑背后,是近年来教育硬件提档升级的“渝北速度”。

教育要发展,硬件是基础。渝北区把升级教育配套设施作为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加以切实实施,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渝北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意见》和教育系统人才引进办法,编制完成了全区中小学校点布局规划。“十三五”时期全区教育财政投入累计达129.20亿元,新建成投用重庆八中渝北校区、数据谷中学、渝北区巴蜀小学等中小学21所,改扩建渝北中学、汉渝路小学、大湾中学等14所,新增学位近6万个。新建及改扩建渝北幼儿园空港新城园、莲花第一幼儿园等幼儿园57所,回购、回收两路幼儿园、悦城幼儿园等9所,新增学位1.7万余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30.04%;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覆盖率达75.39%,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3%,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5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8年。

面向未来,渝北区计划在“十四五”时期,新建及改扩建学校项目41个,新增教学班级2000余个、学位9.5万余个。同时,加快推进城区学校整合搬迁,扩大实验小学、龙塔实验学校办学规模,充分利用5G技术即将全面运用的历史性机遇,依托仙桃数据谷的大数据优势,建立区域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赋能学校智慧办学和特色办学,实现办学条件一流。

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全方位的高位推动,不仅让渝北区教育现代化的圆梦之旅步入了快车道,也让渝北真正成为“出人才、出名师、出名校”的教育热土。

打好“升级战” 走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公平、质量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更是渝北区教育人不懈的追求。

渝北区严格对标对表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举全区之力推动学前教育普惠化、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品牌化,构筑重庆教育新高地。

推进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倾注着渝北教育人的决心。渝北区加快公办园建设步伐,增加普惠园数量,全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至189所,在园幼儿普惠率提升至75.39%,全区优质幼儿园占比达71.69%,学前3年毛入园率100%。

实现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彰显着渝北教育人的魄力。渝北区软硬兼施、多措并举、内涵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率先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区学校一校一品,各美其美。

加快高中教育多元化特色发展,饱含着渝北教育人的智慧。渝北区加快高中教育提质,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达到99%以上。成功创建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其中重庆八中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示范校、渝北中学被评为市级示范校,普通高中市级课程创新基地11个、普通高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3项,实现了特色化、多元化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渝北紧紧围绕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和两江新区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探索出的“3+4”和五年一贯制等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等创新实践,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今后,渝北区将持续扎实推进“双师型”“双基地”“1+X”证书试点,打造职业教育升级版;围绕国家战略,推动教育改革创新,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实施教育对外开放行动,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推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合作,加快构建成渝地区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多领域教育联盟;推动组建特色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持续推进“互联网+”教育,办好继续教育,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点燃“大引擎” 谱写教育强区新华章

教育发展在于改革,教育改革在于创新。渝北区砥砺前行、开拓创新,不断把蓝图化为美景,把憧憬变成现实。

这是一条名校示范、智慧领航的扩优提质之路。渝北区组成了重庆市第八中学、渝北中学、暨华中学、两江小学、渝北幼儿园等11个教育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发挥优质学校的“龙头”优势,引领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这是一条资源整合、合作互助的共进共荣之路。渝北区将镇中心学校和辖区学校实行一体化办学,推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实现城乡学校比翼齐飞,集体共舞。

这是一条名师增量、整体优化的进阶发展之路。渝北区优化教师选聘机制,制定教育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办法,完善奖励机制。创新教师编制管理,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区管校聘”,激活教育一池春水。

改革,汇聚成渝北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催生全区教育呈现出动人的风景,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内涵式教育扶贫等创新成果在国家和市形成积极影响,建成了全国教育质量监测应用示范区、重庆市高中新教材实验区,在全市率先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

“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以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深化改革,用全局的观念,系统、整体、协调推进改革。”渝北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强调,渝北区成立了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实现“全覆盖”,积极推行学区化管理新模式,全区学校、幼儿园完成新一轮改革,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教育管、办、评分离进一步深化,新型教育管理体制有序推行,各级家长委员会普遍建立,基本形成了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随着改革创新的纵深推进,教育正在聚合成为渝北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的强大动力。

勇担新使命 追逐未来培育接班人

“立德树人”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渝北区坚持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坚定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多元成才。

渝北区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学雷锋、做传人、树新风”“我为祖国点赞”演讲暨朗诵,倡导了“吃重庆小面庆祖国华诞”新民俗活动,在各种活动中评选表彰学生5000余人;加强思想政治课建设,开展了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级系列德育活动,有百余名师生获奖。

渝北区加强体育运动,搭建各类交流展示平台。华蓥中学学生在2016年瑞典世界跳绳锦标赛上1人打破2项世界纪录,摘得2金2银。汉渝路小学在2019年全国跳绳联赛中获得6金3银11铜的优异成绩。重庆八中女排在2019年获得全国U16女子排球锦标赛冠军。渝北中学女篮在2019年获重庆市中学生篮球比赛高中组冠军。在市级体育项目比赛中,渝北区获得冠军或一等奖135余个。

渝北区开展重庆市戏曲特色学校展示暨渝北区学校美育推进会、渝北区中小学民族韵律操等活动,积极打造艺术教育特色,有4所学校获得市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称号、2所学校获得全国优秀文化传承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成果丰硕,在各类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全国一等奖或冠军共7项,获市级一等奖14项。

渝北区鼓励学生参加各类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青少年科技模型大赛,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系列大赛奖项107个,获“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奖1项,5名学生获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2名学生入选“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这一系列特色教育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学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据了解,近5年获得教育部认定的全国特色学校36所,其中足球24所(含幼儿园5所)、啦啦操学校2所、网球2所、篮球6所、排球2所;重庆市认定的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艺术特色学校15所。面向未来,渝北区将建成在全市以上有较大影响的示范性学校5所、特色学校30所以上,为孩子多元化、全面化发展赋能添彩。

链接>>>

“四个一流”创未来

作为重庆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渝北依托自贸试验区、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开放平台,深入开展“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引进用活全球优质教育资源,开展高水平的合作办学。区里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联合办学,形成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并驾齐驱的良好格局。

如今,渝北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加快推进渝北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质量一流、实现师资队伍一流、实现特色品牌一流、实现办学条件一流,为高质量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引领区、内陆开放先行区、城乡融合示范区提供服务配套、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

重拳出击 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近日,渝北区出台《渝北区教育系统关于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方案》,并于4月上旬启动专项整治,推动渝北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渝北区教育系统高度重视行风建设。此次专项整治,多措并举,多维发力,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实,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确保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行业不正之风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

据悉,此次专项整治将分为“启动部署”“自查自纠”“全面整治”三个阶段,驻区教委纪检监察组牵头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并全程进行监督检查,针对各中小学、幼儿园违规招生及收费问题、在职在编教师有偿补课问题和违规发放津补贴问题三大方面进行重点整治。

同时,《方案》对各学校(单位)的专项整治工作提出了三大要求:要求各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牵头负总责,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求开展督查整治过程中,要强化考核,与管理相结合,与考核相挂钩;要建立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形成可防可控的长效机制。

谭茭 胡忠英 图片由渝北区教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