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重庆规模化应用移动充电桩 保障市民节假日出行

本文来源:人民网 阅读:15479

电力工人正在检查移动充电桩。贺婷婷摄人民网重庆9月30日电 你们的移动充电桩太方便了,解决了我们充电打挤的问题。9月29日,前来充电的电

电力工人正在检查移动充电桩。贺婷婷摄

电力工人正在检查移动充电桩。贺婷婷摄

人民网重庆9月30日电 “你们的移动充电桩太方便了,解决了我们充电打挤的问题。”9月29日,前来充电的电动汽车车主如是说。近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在渝广高速静观服务区等18个充电站投运了44台移动充电桩,这标志着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移动充电桩得以规模化应用。

数据分析把脉“充电难”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电动汽车出行方式,截至9月底,重庆市电动汽车保有量24.17万辆,同比增长89.84%。

为做好充电服务供给,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依托重庆市新能源车桩监测平台开展车桩联合分析,受跨区域出行需求拉动,车桩比时段性失衡、“充电难”的问题逐步显现。

一方面,高速公路“潮汐”特点突出,即充电桩“平时闲置多、假期不够用”。以2021年国庆节为例,假期高速公路充电桩使用频次是平时的2倍;另一方面,假日充电频次“首尾两端高”特征明显,假日“首尾两端”使用频次明显高于中间,导致局部站点充电排队,2021年春节期间充电等待次数在1次以上充电站12座。

技术创新开“良方”

对于此类充电需求,若采用建桩“扩容”传统方式,不仅场地协调难度大、施工复杂、建设周期长。同时,会因充电“潮汐”现象,造成平时充电桩使用频次减少,导致站点整体利用率偏低。

为解决此类特殊充电需求,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开展充电技术创新,研制“智能插座+移动充电桩”的组合式充电装置,在充电区域部署智能插座,通过移动充电桩与智能插座的快速插拔式连接,实现充电站的充电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同时,在夏季避暑期间,充电桩可移动至旅游景区满足季节性充电需求;在平时,也可移动至城市公用充电站,拓展充电服务有效供给。

历时1年,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终于成功研发相关产品,并形成5专利(已授权2项)。

试点应用验“疗效”

今年3月初,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率先在铜梁围龙服务区投运首批4台移动充电桩,在设备到场后4小时内,将充电站的服务能力提高50%。今年“五一”期间,两站充电量同比增长30%,其中90%以上由移动充电桩贡献,单桩日均充电量达到330千瓦时,全年充电量预计达到48万千瓦时,有效保障了沪蓉高速围龙服务区沿线的电动汽车绿色出行。

在试点基础上,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对优化布局移动充电桩内部结构,使其尽可能便捷。同时,联合国网重庆电动汽车公司开展深化应用,本次将在包茂高速、沪渝高速、渝广高速等热点线路的18个服务区投运44台移动充电桩,可大力缓解国庆期间排队充电问题,助力市民跨区域绿色出行。

下一步,国网重庆营销服务中心将基于“智能插座+移动充电桩”,探索多场景充电服务方案及商业模式,为满足市民绿色出行提供坚强充电保障。( 刘政宁、陆兵、汪会财)

 

 

(责编:刘政宁、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