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巴南公安民警辅警始终恪守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有态度、有温度,用满腔热枕诠释着共克时艰的必胜信念。紧
疫情当前,巴南公安民警辅警始终恪守“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有态度、有温度,用满腔热枕诠释着共克时艰的必胜信念。
紧急送医 警车秒变“救护车”
11月15日上午,巴南区公安分局莲石派出所的值班电话响了起来。民警包立溧接起电话,那头是辖区居民徐大爷的声声求助。“警察同志,我爱人急需到医院看病治疗,但是我们这儿现在出行十分困难,你们能来帮帮我们吗?”
问清楚徐大爷的住址后,包立溧让他稍等片刻,随后带着辅警万明虎驱车前往,不一会儿便到了徐大爷小区——老两口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包立溧让二人上了警车,立即朝医院驶去。
一路上,包立溧与老两口攀谈了解到,徐大爷的爱人张阿姨患有多年糖尿病,得定时到医院做透析治疗。由于疫情期间公交停运,加上张阿姨最近腿摔伤,出行实在困难,无奈之下只好求助派出所。
包立溧和万明虎宽慰着老两口,不一会儿便达到了医院。徐大爷和张阿姨很是感谢,连说“救命恩人”,引得二人有些难为情。
临走前,包立溧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了他们,并叮嘱道:“徐大爷,张阿姨,要是下次还急需就医的话,就打我电话,我这台警车,就是你们的临时‘救护车’!”
说完,他拍了拍警车车门,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运送物资 辅警成了“推车工”
“真的是太感谢你了小伙子,不然我一个老太婆还真拿这堆东西没办法!”11月14日下午,石滩派出所辅警陈宏璐接到了一通感谢电话。
事出今早,陈宏璐正在某临时管控点执勤时,见一婆婆拉着一辆装满物资的小车,很是吃力。
眼看要上一斜坡,陈宏璐生怕婆婆连同车子滚下来,赶忙上前抓住扶手,帮这位婆婆将物资送回家。
路上得知,婆婆姓梁,今年80多岁,一直独居。最近因为需要囤积一些生活物资,所以就稍微买多了点,哪知推车这么辛苦。幸好有陈宏璐在,这堆东西才安然“回家”。
陈宏璐告诉梁婆婆:“今后要是再购买生活物资,您就别去取了,我帮您带回来,您安安心心在家等就行了。
一番话说得梁婆婆乐开了花,连忙道谢。
送救命药 民警变身“跑腿骑手”
11月14日上午,土桥派出所民警苏涛正在走马梁社区开展疫情期间巡逻工作,突然被附近某小区门口的志愿者叫住了。
“警察同志,我们这儿有一个情况得跟您反映一下。”
苏涛赶忙上前,从志愿者口中得知,该小区有一位93岁高龄的老大爷,长期患有失眠疾病,全靠女儿送安眠药来缓解病情。可疫情一来,女儿被封控在外区,无法送药,今天已经是老人停药的第五天了。老人在家很难受,寝食难安。
“那他还有其他亲戚在这儿吗?”苏涛问道。
“他爱人在这儿,彭婆婆,您来一下。”志愿者说着,便招呼一旁的一位老人过来。
由于老大爷身体抱恙无法出门,苏涛便向他爱人彭婆婆详细询问了情况。
“这药在附近南郊医院就能买到。”彭婆婆话音刚落,苏涛就让彭婆婆把相关病例等材料交给他,他立马帮彭婆婆送药来。
不消一会儿功夫,苏涛就拿着半个月的药赶了回来,亲手交到了彭婆婆手中,还将医生的话反复给彭婆婆叮嘱,不出任何差池。
彭婆婆向苏涛和志愿者连声感谢。苏涛摆摆手,放了一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随后又继续巡逻去了。
一幕幕暖心的画面,一句句真诚的“感谢”,是对“警民一家亲”的最好诠释。在这场战“疫”中,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总是让人信心百倍、充满力量。
11月16日晚,刚结束当天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辅警殷琳琳收到了楼上邻居的一张截图,一位身在成都的本小区业主通过朋友圈表达了对她的感谢。家
邻居们,多多买菜到货了,中午可以加菜啦,方便的邻居可以来拿货,不方便的等我送上门。11月16日11点刚过,江北区嘉陵三村多多买菜团长钟祖
重庆日报评论员:挂帅出征 尽锐出战——写在市领导下沉区县督导之际
在全市疫情防控歼灭战最吃劲、最关键的时刻,市委、市政府作出部署,市领导带队分赴中心城区各区和各片区、有关重点区县,协调指导、加油督
原标题: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渝非急需不离渝本轮疫情仍处于防控关键期、紧要期、攻坚期 多座方舱医院启动建设投用工作11月16日,市政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