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第七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决赛开赛

本文来源:人民网 阅读:5814

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比赛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重庆6月18日电 (记者胡虹)用纸条和木棍制成的陀螺可以旋转多久?亲手制作的飞机模型能够飞多远?如何用文字描述神乎其神的未来世界?如何用画笔勾勒出光怪陆离的科幻想象......17日,充满趣味和挑战的第七届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决赛在重庆巴南育才实验学校拉开序幕。

据介绍,本届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以“智青春·创未来”为主题,开赛以来,大赛共覆盖了38个区县及万盛经开区、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共926所学校61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小学、初中组的决赛中共有30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到了这场科学素养的“终极”比拼。

在赛项设置上,安排了科学思维、科技论文、科幻绘画、科幻写作、算法竞赛、科技制作共六个赛项。

其中,科学思维实行现场笔试答题;科技制作包含纸陀螺、投掷飞机、螺旋桨反冲小车、纸桥承重等实操项目;科技论文以现场答辩的形式,由选手对自己撰写的实验报告或小论文进行时长4分钟的介绍和陈述,再由评委根据现场表现等方面进行打分;算法竞赛项目包含图形化编程及语言编程;科幻绘画、科幻写作则是要求选手在现场根据命题完成作画和写作。各个赛项根据学段分组设置了不同的难度,能够根据选手的年龄,分段考察选手们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应变能力和临场心态,在鼓励学生提升科学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科技潜能。

“今年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了。”黄哲瀚同学是来自江北区北大资源鲤鱼池小学的一名四年级小学生,从四岁起就开始学习绘画的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对黑洞、行星等天文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今年的大赛中,他报名参加了科幻绘画赛项小学高年级组的比赛,用斑斓的笔触表达他对科幻的热爱和无限的想象。

来自重庆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的陈洛妍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在小学高年级组的科幻写作比赛中,她对“真菌统治的未来世界”进行了构思,离开赛场时她表示,源源不断的科技想象力让她在比赛现场上面对命题应对自如。

“增加机头重量,调整角度,控制水平尾翼......”来自巴南区融汇第一小学的五年级小学生王子轩在采访中分享了让飞机飞得更远的“独门秘诀”。为了能够在决赛现场有更加出色的表现,他在比赛前一周每天花费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练习,取得了从开始只能飞五十米到现在能够飞八十米的进步。

本届大赛致力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同时通过丰富的赛项和专业的评审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水平,不断鼓励青少年们崇尚科学、追求创新、超越自我,在追寻科学梦想的征程上奋力书写崭新的篇章。

据悉,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共青团重庆市委员会、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少先队重庆市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重庆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质研究会、重庆科普作家协会协办,重庆课堂内外融媒体有限责任公司承办,重庆加合评价科技咨询有限公司、重庆市科技发展基金会为技术支持单位。自2015年9月首次举办以来,重庆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累计参与人数超过200万,已成为重庆市科技教育的一项品牌活动。

(责编:刘政宁、张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