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重庆 >

行到三峡必有诗

本文来源:人民网 阅读:38330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2日 06 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22日 06 版)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壁立千仞,青山如削,夏日三峡,杨柳垂拂青条,流水平如镜面。突来阵雨如注,不远处却仍然艳阳高挂。

  千百年前,这样的奇妙景象,被刘禹锡化作诗词。

  竹枝词曾是巴渝地区一种民歌,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婉转动人。刘禹锡在任夔州刺史期间,曾游历辖内重庆奉节、巫山等地,看到当地人的竹枝词表演,便大笔一挥,依调填词。

  竹枝词二首(其一)写的是一名少女的内心世界,对爱情既抱希望,又有疑虑,心情如天气晴雨不定。而且巧妙运用谐音,以“晴”代“情”,“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精准表现出既忐忑又期待的微妙心理。

  这首诗写于何处尚有争议,有人说在奉节,有人说在巫山(当时为夔州建平县),但都在三峡,同属夔州。奉节县为古代夔州治所,其夔门正是三峡雄壮山水的起点。“观夔门,只见两山夹峙、长江东去,谁看着不会诗兴大发呢?怪不得人们说,行到三峡必有诗。”重庆奉节县诗城博物馆馆长赵贵林说。他参与整理过《夔州诗全集》,有1000多名诗人在夔州写下过1万多首诗歌。

  千年以后,行走奉节,仍可感受到浓浓诗意。

  奉节有一名出租车驾驶员,他热衷于跟顾客对诗,顾客赢了就免单。在这几年大火的诗词节目中,也能见到奉节人的身影。在奉节还有不少小有名气的农民诗人,77岁的赵云鹏就是其中之一。种了一辈子地的赵云鹏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写的律诗,却让很多专业研究古诗的人都竖大拇指。当被问及为何要写诗,赵云鹏说:“写诗是一件快乐的事儿,我想把美好的生活用美好的词句写出来。”

  作家贺敬之曾感慨:“中国是诗的国度,奉节是诗的故园。”在夔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处处都有诗情,也有着能激发诗意的美景。

  比如高达1388米的奉节三峡之巅,是长江三峡制高点。站在这里,浩荡长江蜿蜒东去,8公里长的瞿塘峡美景尽收眼底。

  比如奉节白帝城,曾引得古今无数诗人驻足缅怀,至今仍有不少中小学生来此研学诗歌。

  又比如在巫山“三峡里·竹枝词”景区,夜幕降临,灯光璀璨,竹枝词名句投射在江面,随波摇曳,仿佛诉说似水流年,江中船上音乐飘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责编:秦洁、刘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