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1.08.12期 >
A07-做了一辈子的花丝手艺 不能从我这里断掉了

A07-做了一辈子的花丝手艺 不能从我这里断掉了

花丝镶嵌“非遗”传承人李昌义的“金银人生”

做了一辈子的花丝手艺 不能从我这里断掉了



重庆人李昌义从22岁开始做学徒、接触花丝镶嵌,如今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今年72岁的他,是重庆唯一的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也是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传统工艺”的唯一传承人。

做龙须是李昌义的绝活:胡须和毛发最细的地方直径只有0.16—0.18mm,一根根不着痕迹地焊接上去,若有微风拂过,还能轻轻颤动……花丝镶嵌在影视剧中十分常见,这种手工技艺,多用于饰品制作,例如金冠或发簪等。

自1972年在重庆金属工艺厂接触到花丝镶嵌这门工艺后,李昌义就再没离开过这行。如今,李昌义主要的工作是制作样品和收徒弟传授技艺。除此之外,他还坚持每天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画画。与众多“非遗”传承人的心愿相似,李昌义说:“我老了,但我希望将这门技艺延续下去。”

拔丝如发

全靠手工将花丝捻细至直径0.16mm

花丝镶嵌是一个全手工的技艺,每道工序都要由专人操作、匠师把关,一件产品要耗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完成,其中最难的技术当数拉丝环节,要将直径5mm的金、银丝拉制成所需的细丝,而目前最细的花丝直径只有0.16mm。

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是将金、银、铜等抽成细丝,然后依靠堆、垒、编、织、掐、填、攒、焊等八大工艺,将细丝打造成首饰或者艺术品,再镶嵌上珍珠、宝石、玉,配以优质木、琉璃等高档材料制作而成。因花丝和镶嵌这两种独立工艺常一起使用,故逐渐合称为“花丝镶嵌”,被封为“燕京八绝”之首,最早分为京派、川派和海派。在综合了前两派优点后,渝派花丝镶嵌应运而生。2014年,渝派花丝镶嵌还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李昌义成为重庆唯一仍在从事花丝镶嵌制作的大师,也是这一非遗技艺的唯一传承人。

李昌义说,花丝镶嵌的魅力是机器制作永远也表现不出的。将原料融化,经过敲打和拔丝等步骤后得到粗细合适的金属丝线。而后,由工匠们将金属丝线编织成形状不同的部件,用高温将其焊接,并镶嵌上宝石或装饰物,形成完整的花丝镶嵌饰品。将花丝不留痕地焊接在首饰或器物上是花丝镶嵌永远无法被机器取代的核心技术——全靠人工一边把丝放在火上烤,一边用嘴将温度较高的外焰吹向细丝接口处,让花丝达到从饰品上“生长”出来的效果。一旦火候掌握不好,焊接的产品就会瞬间变成废品。即使技艺精湛如李昌义,焊接一件简单的金银器,也要耗费24小时。

学徒出身

22岁与花丝镶嵌结下“命运的缘分”

说起与花丝镶嵌结缘的经历,李昌义坦言,最开始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更像是一种命运的安排。1972年,为扩大生产规模和品种,重庆市金银饰品厂改为金属工艺厂,之后开始兴建新厂房并对外招工。从小就酷爱美术、喜欢做小手工玩具的李昌义赶紧报了名,就这样被录用成为了一名饰品工人。由于学过钳工技术,李昌义一入厂就受到了重视,一边跟着雕刻师吴素作学做钢模,一边跟着花丝镶嵌老艺人张其端练习花丝和冷制作。

刚开始学花丝时,李昌义吃了不少苦。因为机器不先进,只能靠手工将金银打成块、搓成条,经过无数次地拔搓,得到如头发丝一样细的花丝。由于每日的搓条,李昌义手上的血泡破了一次又一次,疼痛不已,直到后来起了厚厚的茧子,才有所减轻。

入厂不到两年,厂里就给了李昌义去四川美术学院学习的机会。“四川美术学院的这段时光,没有其他干扰,让我集中学习了素描、工笔画、色彩、图案设计、雕塑等”,而正是这一年多的进修学习,让李昌义的技能技术更加全面。

学成归来后,李昌义开始参与金银首饰的加工和设计。白天在工厂赶工、跟师傅学技术,晚上回家画画,周末出去写生,忙得不亦乐乎。后来,他和厂里有经验的老师傅们一起制作了名为“孔雀开屏大挂盘”的银饰工艺品,该工艺品被选中代表重庆到国外参展,并当场被一位收藏家高价购买。

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加上做的东西比较多,李昌义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师傅也正式放手让李昌义自己搞设计。1976年以后,李昌义便开始频繁到北京出差。“那时北京的花丝镶嵌技艺比较成熟,我经常去北京出差送样品,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再加以创新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跟北京相比,重庆的花丝镶嵌技艺稍显落后,但李昌义不气馁,专注在技艺提升上,更加细心地研究绘图,使重庆金属工艺厂的效益日益红火起来,订单排起了长龙。其中,他设计的首饰、挂件尤其受大众的喜爱。

全靠热情

越难越想学,熬夜不睡觉也要钻研透

李昌义还记得,自己二三十岁的时候在工厂干事的热情和冲劲。“那个时候越学越有劲,越难的越想学,全靠热情。自己设计样品、打样,一件东西从接手开始,就希望赶快做完,熬夜不睡觉也要钻研透。”

即使没有加班费和多余的福利,李昌义也从没抱怨过。对李昌义来说,那是一段清贫却快乐充实的日子,写生的时候,他每次都要背上水、烤饼或者锅盔,走上至少三四十公里,虽然累,但是有干劲。

往返北京送货品的日子也让李昌义难忘。他回忆到,那时候,每年至少要去五六趟北京。从重庆去北京单程需要20多个小时,每次去交货,他都要背十多个箱子,火车上很挤,他得时刻看管好自己的样品。到了北京,他又要根据对方的要求修改设计方案,晚上在旅馆里都在画图,甚至回程的火车上也在赶工、改方案。

八十年代中期,做了十年首饰的工厂为了加大生产、创收外汇,开始转型做大型摆件,生产瓶子、盘子和其他观赏物品。“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难题,因为摆件比首饰的品种更多、技术上也要求更高,要做立体模型。”李昌义说。不过,是难题也是机遇,工厂制作产品的转型,也彻底让李昌义发挥出了雕塑、画画的功底——他很快上手,制作出了寿星、观音、龙、马等立体形象的花丝工艺品。

1988年,李昌义将花丝工艺运用到了立体摆件中,制作出了白银摆件“银宫船”。此作品由上万根细如头发的银丝制成,综合了平填丝、堆垒丝、掐丝、盘丝、绕丝、夹丝等复杂工艺,征服业界,还在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上荣获二等奖。“银宫船”问世后,工厂订货量增大,李昌义又开始忙碌起来,加班加点制作,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尽量控制制作周期在两个月内,保证供应。

漂泊各地 

只为继续花丝镶嵌事业

每个手工艺人的愿望都是用手艺把自己的行当发扬传承下去,李昌义也不例外,可时代大潮下世事的变迁难以预料。2004年,李昌义所在的重庆金属工艺厂破产了。一路见证着工厂从重建到腾飞再到衰落的全过程,李昌义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厂里原来的技术骨干和工人们纷纷转行,寻求新的出路,李昌义也面对该继续坚守还是另谋出路的艰难选择。

在重庆没有做花丝的机会了,但是李昌义并没有放弃,而是打算放开手脚去外面走走、寻找机会。那一年,他已经五十多岁了。

辗转北京、成都等地之后,李昌义决定去沿海城市看看机会,他先后到了广州、深圳和厦门。他发现广东、福建这些开放的城市更喜欢机器加工。虽然机器加工意味着现代化水平更高,但李昌义深知,这个路子并不适合自己,也不符合自己一直以来的初心。对李昌义来说,重庆的花丝镶嵌技艺更加融合和具有多样性,其他地区的技艺并不适合他这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我是做手艺的,对机器加工没有兴趣。”他说。

在深圳的时候,李昌义在当地最大的一个礼品公司设计礼品,没有太多机会做上自己喜欢的花丝工艺。工作近一年后,李昌义又去了另一家礼品公司,做树脂产品的模型、搞设计。

转机发生在2006年。那一年,李昌义因要照看生病的父亲而回到重庆。重庆的一家礼品公司得知李昌义是传统花丝工艺的稀缺人才,向他发出诚挚邀请,希望他能够回来将即将消失的银饰手工艺传承下去。就这样,漂泊在外的李昌义终于得以重新回到家乡重庆,开启了花丝镶嵌工艺的传承之路。

收徒传承

“你是不是真心诚意愿意学这个东西?”

2013年,一位名叫左书侨的大学生在网上看到花丝镶嵌传承人李昌义的报道,萌生了拜师的想法。李昌义刚开始并没有答应左书侨的请求,而是问他是不是真心诚意愿意学花丝镶嵌。对于收徒李昌义有着自己的担心:“如果只是一时的兴趣,我费心费力地教你就失去意义了。”李昌义深知,这绝非性情急躁者能干的活,一个熟练的花丝技工,至少得付出3年的寒暑苦练才能学成。面对每个拜师学艺的人,李昌义会先考察其性格,再看其悟性。

年轻人左书侨的韧劲也很足,为了让李昌义答应,他在李昌义家附近找了一间工坊供李昌义专门用作教学,同时还创办了自己在重庆的第一家工作室。这才让李昌义感觉到,这名年轻人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真的想把花丝镶嵌技艺当成终身事业来做。

经过将近一年的“考察”,2014年10月,李昌义正式收左书侨为弟子,这也是他收的第一个大学生徒弟。待左书侨的店面走上正轨,李昌义也开始招第二、第三个徒弟,慢慢发展到今天。就在上个月,李昌义还收了新的徒弟,举行了拜师仪式。

从2015年李昌义亲自教学收徒开始,到现在徒弟们也开班授课,全国各地招收的学员已经达到2000人之多。说起自己的徒弟们,李昌义的语气中难掩自豪欣慰之情:“我带的徒弟在重庆有了六七个花丝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每年都能有二三百万的销售额,加起来能有千八百万了。”目前,李昌义徒弟们的工作室都逐渐走上了正轨,盈利渠道主要是销售花丝镶嵌首饰和做培训。李昌义每个月也都要抽时间去徒弟们的工作室转转,工作室产品做得怎么样,技术上还有什么问题,给他们提建议、打打气。最开始收徒弟的时候,有的孩子家境不好,没有钱买压片机等工具,也都是李昌义资助的。李昌义经常对徒弟们说,不要半途而废。

对于传承这件事,李昌义也有自己的担忧:“徒弟们只学了花丝,但不能停在这个基础上不前进,得学下一步,学雕刻、塑形、画画等。如果不搞美术、不懂各种技艺的结合,就设计不出新的东西来,还是不行的。”在李昌义众多弟子中,左书侨在非遗传承这条道路上产生的影响是最大的。两年前,左书侨在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设立非遗工作室,以传承非遗技艺,弘扬非遗文化为根本,在双江政府的支持下,让看似遥远的非遗落地生花。

如今的李昌义,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整日伏案画画,他说画画是他的老本行。2013年,李昌义画了重庆三峡,一共有12幅,其精妙之处在于它们分开是单独的画,连起来又是一个整体,这幅作品获得了当年全国旅游产品纪念品展会创新奖。

有人曾问过李昌义,在别人看来每日搓条拔丝、敲敲打打的活儿,实在枯燥无味,为何你却可以乐此不疲?李昌义给出了答案:“我做花丝有一个最大的动力,就是责任心。”李昌义说,年轻的时候,在工厂就持着“做最大努力、不求回报”的观念。如今,作为重庆花丝镶嵌的非遗传承人,这份保护花丝镶嵌工艺的责任心,在李昌义的心中更加沉甸甸了。

72岁的李昌义最大的心愿是:花丝镶嵌工艺能一直传承,让懂得欣赏复杂艺术之美的人多一些,再多一些。古稀之年的他也从未停下手里的画笔和工具,前半生苦练技艺,后半生用心传承,这门技艺在他心里始终放不下。“做了一辈子的花丝手艺,不能从我这里断掉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若彤 图/李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