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2.04.28期 >
A05-职普比例不再“一刀切” 职高也可考本科和研究生

A05-职普比例不再“一刀切” 职高也可考本科和研究生

职业教育法首次大修  5月1日起实施

职普比例不再“一刀切” 职高也可考本科和研究生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通过,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让今年秋季入学的众多新生受益。这是该法实施25年来首次“大修”,在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体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这让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减轻义务教育“内卷”;明确本科职业教育,高考后填报志愿的选择将更多;写入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有助于培养更高技能人才。

“普职分流”改为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根深蒂固,认为职业院校生源较差,职校人才培养质量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职业院校学生提升有“天花板”……各地近年来推行的普职分离改革,使得中考后有一半孩子无法进入普通高中,加剧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资本也趁机利用各种营销宣传手段,贩卖“中考”焦虑。为了不让孩子提早“出局”,家长各种“鸡娃”狠招频出,让人咋舌。由此造成的教育焦虑,对冲了“双减”成效,加剧了中考竞争的激烈程度。

普职强制分流近年来饱受诟病,这让一部分初中生毕业后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原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

修法过程中,对普职分流的修改是动态变化的。草案二审稿已经删掉了原法中“分流”的规定,改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实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分类发展”。

在最终版本中,进一步修改为“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可见,从“分流”到“分类”,再到“协调”,强制的意味越来越弱。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删掉了普职分流的硬性规定,相较于过去强制话语“分流”,而今新法更易为人们所认可与接受。职业教育为学生提升自我留下足够空间,有利于满足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需求;而突破上升瓶颈,能提高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和吸引力,也有利于对高等级、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的认可。新法的柔和表述,为困惑于中考的孩子们打开了希望之窗,也能较好缓解社会上的教育焦虑。

但保持普职比大体相当的政策仍有必要,且仍将持续。

在2月23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说,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重任。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既可以满足不同禀赋和潜能学生的学习需要,又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空间和通道。

本科职业教育写入法律

当“普职分流”变为“普职协调发展”,中职教育的定位和前景随即改变。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从多个维度努力打消家长担忧,重新定义职业教育。今后,职业教育不再是教育层次的概念,而是与普通教育并列的教育类型,与普通教育地位同等重要,没有高低之分。发展本科及以上职业教育的相关制度安排,为职业教育长远发展架起了“立交桥”。中职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读本科。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是“普职并行”起手式,但要落实下来并不容易。相关配套政策需及时出台,让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同等重视、同等投入、同等保障得以实现,保障职校生在升学、就业和职业发展方面与普高学生享有平等机会。同时,家长们在为孩子规划学业时,要改一改落后的教育观念,要看到成为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同样有体面的收入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尊重孩子选择,让他们在实践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业道路。

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由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这是此次修法的一大亮点。

目前,教育部陆续批准设立了32所职业本科学校。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注重产教融合,实行校企合作。”其中,“产教融合”一词取代了现行法中的“产教结合”。一字之改格外有深意。

“过去讲的‘产教结合’具有滞后性,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经常不能及时反映到学校中,企业与学校之间类似‘朋友帮忙’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很不稳定的。”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曾天山说,“融合”就是要成为一体,企业与学校共同投入、共同制定人才方案、共同进行人才培养,达到共建共赢。

为了深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挥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诸多举措: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企业可以设置专职或者兼职实施职业教育的岗位;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应当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家鼓励行业组织、企业等参与职业教育专业教材开发。

除此之外,新职业教育法还包含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企业作出奖励、税费优惠等激励政策。

专业设置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吴学敏认为,本科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不能有什么产业就上什么专业,而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具体来讲专业设置要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

他介绍,所谓高端产业,一般是新兴产业或新概念产业,具体表现为技术含量高、处于价值链高端、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等三个方面。所谓产业高端,一般是指在传统产业中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占据领先优势的领域。比如,一般认为,装备制造、先进制造等即位于制造产业的高端。

“与产业发展紧密对接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本科职业教育不仅要与产业紧密对接,更要契合办学层次的提升要求,向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高端转移。”吴学敏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所有专业对接江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超过60%的专业对接江苏“十四五”战略新兴产业。

职业教育是否需要研究生需进一步明确

本科职业教育有了明确法律依据,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也有了空间。

事实上,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在培养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教师和研究人员。据介绍,目前国内有40多所院校举办了硕士层次的职教教师培养,还没有博士层次的职教教师培养院校。

对是否设置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的一个争议是,会带来职业教育追求高学历的错觉,强化唯学历的风气。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也认为,确实不需要把研究生层次的比例定得太高,根据职业教育的定位、目标和特色,从国际比较角度来看,研究生比例一般在3%-5%,本科比例一般在15%-25%,大专和中专比例一般在65%-70%。

“有些工种可能仅仅经过了本科训练还依然有欠缺。所以,建议延伸到专科、本科甚至到专业硕士的层面上,真正实现高等级、高层次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更好发挥不同类型学校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贡献。”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孙其信在4月18日分组审议时说。

有专家指出,职业教育授予何种学位,授予学位需要达到的标准等,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 肖雪 据中新社、《重庆日报》、《重庆晨报》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