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3.01.05期 >

A04-国内已监测到XBB毒株 会二次感染吗?

本文来源:重庆青年报

国内已监测到XBB毒株 会二次感染吗?专家: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再次感染风险较小近期,XBB毒株引发关注。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以BA 5 2和BF 7

国内已监测到XBB毒株 会二次感染吗?

专家: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再次感染风险较小

近期,XBB毒株引发关注。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以BA.5.2和BF.7为主,但一些国家出现了BQ.1和XBB等毒株,并且已经在我国本土病例中被检出。这些毒株的致病力如何?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流行?

XBB毒株是什么?

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表示,XBB是奥密克戎的一个亚变体,于2022年8月首先在印度被发现,9月由科学家首次命名,被认为是2021年早些时候出现的两种不同的奥密克戎亚变异体BA.2.10.1和BA.2.75的“重组”。XBB已经进一步演变成为XBB.1和XBB.1.5,其中后者是目前在欧美部分国家迅速上升的变异株,并且在一些国家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看起来其造成的症状并不比其他变种特别严重。

据报道,国内外专家预计,XBB.1.5将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毒株,需要密切关注。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XBB.1.5的人ACE2结合亲和力几乎与BA.2.75相当,可能使XBB.1.5未来像BA.2.75一样获得更多突变,不过XBB.1.5目前免疫压力不大,还不会很快进化。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表示,BQ.1和XBB的致病力与奥密克戎其他系列变异株没有明显区别,重症率和死亡率在流行BQ.1和XBB的国家也没有增加。近三个月以来,我国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但BQ.1和XBB在我国尚未形成优势传播,优势传播还是以BA.5.2和BF.7为主。

目前有发现XBB毒株本土传播吗?

近日,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数据倡议(GISAID)数据库新增369条中国本土新冠病毒测序结果,这些样本来自上海新冠患者,随机采集于去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经基因测序确认30个已知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尚未发现新的变异株。除了“南方株”BA.5.2和“北方株”BF.7相会于上海,在欧美流行的BQ.1家族和XBB家族超过1/3。这些病例绝大多数为境外输入病例,处于闭环单独管理中,因此并未造成BQ.1家族和XBB家族的本土大规模传播。

1月3日中午12时40分,浙江杭州卫健委发文称:杭州市疾控中心按照国家、省及市监测方案对部分入境人员、哨点医院就诊患者、住院病例标本等开展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实时掌握病毒株变异趋势,分析变异对病毒特性、免疫逃逸能力等的影响。

根据病毒株监测情况,近一周杭州市本土病例中检测到的新冠病毒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及BF.7,其中BA.5.2占54.17%,BF.7占45.83%。同时,在闭环管理的入境人员中也检测出了XBB、BQ.1、BQ.1.19等奥密克戎进化分支病毒株。

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凌云表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上海收治入境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按要求对于输入性病例实行严格闭环管理,符合出院标准后予以解除隔离,目前未发现有境外输入毒株的本土传播。

“阳康”后,还会二次感染XBB毒株吗?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目前XBB毒株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和我国流行的BA.5有所差异,感染BA.5后经过一段时间,保护力水平下降,遇到免疫逃逸能力强的毒株,再感染的风险会增加。

但是,再次感染主要会发生在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在短时间内再次感染风险比较小,而且感染后的症状通常比第一次轻微。

XBB毒株是否会导致腹泻?

针对网传XBB毒株会引发呕吐和腹泻的症状,李侗曾表示,一些新冠病毒感染者确实有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通常1—3天可以自行缓解,没有发现XBB毒株更容易侵犯心脑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治疗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可以适当准备,没必要大量囤积。

传言新毒株XBB会攻击人的脑部?

王新宇表示,新冠感染的罕见并发症中,脑炎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发生的概率很低,大家不必过于紧张。

至于“脑雾病”只是大家对于感染新冠后自觉容易忘事或者工作效率低下的“戏称”,并非一个特定的医学上的诊断。

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共强说:“早在新冠出现之前,‘脑雾’已被用来描述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状况时出现的注意力下降和执行力障碍。主要包括思维和反应迟缓、模糊、混乱,精神感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情等一种或多种表现。”

“目前,尚无研究能够明确新冠和‘脑雾’之间的因果性。但是我们可以推测出,感染新冠带来的身心疲乏虚弱,也会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脑雾’的症状。”王共强说。

如何缓解新冠后出现的“脑雾”症状?

王共强提示,首先,可以合理摄入一些膳食补充剂,例如α-GPC(甘磷酸胆碱)。其次,良好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和科学的锻炼可以改善记忆力,及其他“脑雾”症状。“此外,感染前接种疫苗、增肌减脂,感染后及时抗病毒治疗,以及足量饮水、增加蛋白摄入、充分睡眠和休息,都有必要,也非常重要。”

即使在新冠康复后学习和工作效率变低,也不要过度担心。“只要好好调整,大部分‘脑雾’会逐步缓解。”王共强说。

蒙脱石散、诺氟沙星冲上热搜,有必要大量储备吗?

过量服用蒙脱石散可能会导致便秘

重庆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郭红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蒙脱石散主要功能是治疗腹泻的症状,并不是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蒙脱石散严格意义上说不是止泻药,而是一种‘吸附剂’。”郭红说,蒙脱石散的主要成分是硅铝酸盐,原理是通过在肠道表面吸附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减少致病作用从而改善腹泻。“无论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腹泻,蒙脱石散都可以起到收敛的作用,但如果过量服用也可能会导致便秘。”

郭红说,无论是原始毒株,还是奥密克戎,都可能引起腹泻、胃口变差等胃肠道症状。有文献显示,在新冠病毒感染者中,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为15%—50%,甚至可能比呼吸道症状更早出现。

郭红建议市民可以适当准备一些消化道药物,但没必要大量储备。另外,蒙脱石散临床常与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可先服用蒙脱石散将细菌、病毒进行吸附,至少间隔2小时后,再服用微生态制剂,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禁止服用诺氟沙星

郭红称,诺氟沙星是抗菌药物,也不能用于抗病毒治疗。诺氟沙星是抗菌素的一种,人们服用后可阻碍人体消化道内致病菌DNA旋转酶的作用,阻碍细菌DNA的复制,从而对细菌产生抑制作用。常用于细菌引起的腹泻,如痢疾杆菌导致的肠炎,对病毒引起的腹泻是无效的。“但感染新冠病毒后,如果同时合并有细菌感染,也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郭红说,需要注意的是,诺氟沙星可阻碍骨骼的成长与发育,所以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禁止服用。

不是所有的电解质饮料都可治疗腹泻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胃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永说,由于腹泻的时候,机体会丢失大量的电解质,如钾离子、钠离子等。口服电解质饮料,的确有利于补充丢失的电解质,减缓病情。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电解质饮料,都可以用来治疗腹泻。有些商家为了改善口感,会在电解质饮料里添加过量的葡萄糖、添加剂,导致液体的渗透压过高,腹泻的情况下饮用高渗饮料甚至会加重肠道黏膜的渗出,进而加重病情。

因此,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科学、合理地用药。

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表示,疫苗接种仍是重要手段,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仍有不错的保护作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文表示,和预防其他奥密克戎亚型病毒感染一样,还是要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规律作息,保持居室整洁,经常开窗通风,科学锻炼身体,保障健康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做好自我健康监测,适量储备家庭常用药。重点保护高龄老年人和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等重症高风险人群,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时应规范佩戴口罩。

公众既不要恐慌,也不要轻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不要相信未经证实的网络传言。健康人群3—6个月内再感染几率很低。

据央视新闻、人民日报、《重庆日报》、中国新闻网、央视网、澎湃新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庆晨报》等


治疗新冠有“特效药”吗?

如何科学使用抗病毒药物?

——国家卫健委组织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近期,一些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被冠以“特效药”之名,引发不少网民的关注和抢购。这些抗病毒药物是否有必要囤?又该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作出回应。

“首先要明确,目前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一些抗病毒药物能够抑制、干扰新冠病毒复制,但是这些药物需要在感染早期使用,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童朝晖说。

童朝晖介绍,抗病毒药物在发病5天内特别是48小时内使用效果更好。在病毒刚进入人体还没有大量复制时,抗病毒药物能够减轻病毒的载量,减少病毒对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再通过自身的抵抗力减少病情向重症、危重症发展。如果发病时间过长,病情已经进展到重症、危重症,抗病毒药物是无效的。

“同时,这些抗病毒药物是有条件推荐特定人群使用的,对于轻型、普通型有向重型、危重型发展的高危人群,如高龄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率,但在青壮年等没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身上使用是没有用的。”童朝晖说。

专家提醒,抗病毒药物使用时存在很多注意事项,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还可能出现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不建议公众囤药并自行在家使用。

“比如有些病人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就可能需要调整抗病毒药物的用药剂量甚至不能使用这些药物;如果正在用一些他汀类药物,就不能同时使用奈玛特韦这类药物。病人如果在家盲目用药,存在安全风险。”王贵强说。

王贵强说,新冠病毒感染强调综合治疗、早期干预。对重症高风险的人群,尤其是卧床的有基础病的高龄老人,建议进行早期的密切监测和随访。“出现呼吸困难、喘憋或血氧饱和度低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看病。早期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和氧疗两个手段,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在社区层面开展氧疗服务。”

童朝晖还提醒,医务人员和专业人员一定要加强抗病毒新药的用药培训,充分了解其作用机制、适应症、不良反应以及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降低药物临床使用风险。

近日,第九版诊疗方案里推荐的另一种治疗药物——静脉用丙种球蛋白,也引发不少网友求购。对此,王贵强介绍,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能够减少炎症反应,但只建议在治疗重症病人时使用,“基本都是进入ICU的病人才需要使用,而且要在出现炎症因子风暴等特定情况下使用才有效果。不适合在家里使用,也没有预防新冠感染的作用,不建议在家里储备。”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