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3.04.07期 >
A09-一天转8个景点,“赶场式”旅游背后是什么?

A09-一天转8个景点,“赶场式”旅游背后是什么?

一天转8个景点,“赶场式”旅游背后是什么?

 中青评论 任冠青

3天打卡4个地级市,刷出近十万步数;从西安坐火车到北京展开33小时速游,一天转8个景点速战速决;利用周末两天时间畅游喀什,周一及时赶回学校上早课……最近,在短时间内密集打卡景点的“赶场式”旅游火了。有人总结,这种旅游主打一个“去过”,在风驰电掣般的旅行速度下,哪怕只有一天时间,跨省游也不在话下。

对此,网友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人羡慕这样说走就走的洒脱感,有人直言“隔着屏幕都觉得好累”,也有人质疑:“旅游的意义到底是体会还是赶场?”

按理说,随着大家旅游经验的增加和出行心态的转变,过去那种在各大热门景点间穿梭打卡的情况越来越少了,更多人选择慢下来,将旅行变为一种随性、松弛的生活方式。前段时间,换一个地方无所事事的“休闲式旅游”,到鹤岗、文昌等非传统旅游城市“逆向旅行”等,就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那么,该如何理解当下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的这种旅行方式“回潮”呢?

其实,如果时间宽裕、预算充足,估计大多数人都希望能舒适、从容地出行,不用凌晨早起赶火车,也不必熬夜暴走“刷景点”。毕竟,很多景点是需要细细观赏品味的。有时候,哪怕是一件展品、一座古建筑,都值得驻足许久,耐心了解其背后的艺术旨趣和历史传统。那些动辄一个多小时就刷完一座省博的赶场式旅游,在旅游体验上也有一定的损失。

然而,代入这些“赶场式”游客的视角,却不难理解这份选择背后的逻辑。不少大学生就表示,自己的大学生涯几乎“重合了疫情”。过去几年的假期,不是在图书馆里泡着,就是窝在寝室里刷题、刷短视频。

如今,疫情形势不断好转,趁着春光正好,很多大学生便准备出行,策划一些可行性强、能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有时经费有限,只能穷游,周末仅有两天,只能加快节奏,走马观花地游览,但只要走出去,就意味着减少遗憾,启程去远方,本身就能给人带来充实感。还有的年轻人之所以要增加打卡密度,甚至30小时往返1300公里游6个景点,则因为自己只有单休,第二天还要上班。

由此可见,赶场式旅行也许不是最理想的出行方式,但已然是很多年轻人结合现实条件拥抱迷人远方的“次优”选项。对此,一味劝他们慢下来,不必急于刷景点打卡,难免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正视他们走出去的热切需求,为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创造更加舒适、便利的出游条件,才是更加人性化的选择。

比如,对大学来说,是不是可以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等高校的做法,给学生们安排上几天春假,让他们更从容地游览那些心驰神往的地方,在青春年华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也许有人担心,这样会耽误学习、影响考研,但是要意识到,大学早已不是要全身心扑进功课里的“高考模式”,几天春假带来的放松感受,反而可能消除倦怠,增加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而且,对生活的热爱,对情感的培养,对社会的认知,本身就是大学里的一门必修课。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去自由地探索世界,感悟内心,亲近自然,才更加符合大学教育的本义。

 

清明加班怒怼领导,

该反思职场“无效加班”了

新京报快评 佘宗明

4月4日,疑似“中国电科员工因清明节被强制加班怒怼领导”的聊天记录在网络上热传。

聊天截图显示,事情起因是,员工陈某因被领导安排清明加班而暴怒,将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加班积攒的怨气一并发出,引起了部门同事的集体共鸣,纷纷要求辞职。

又是高强度加班,又是一人怒怼领导、员工集体请辞,又是涉及人际关系、对上阿谀对下蛮横等乱象,外加图中的CETC被指系央企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此事想不引爆舆论都难。

涉事内容是否属实有待查证

5日上午,成都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工作人员表示,已注意到相关网络舆情,将进一步调查核实,称如果网络截图所传“早8晚11”工作的情况属实,那么该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目前四川省和成都市总工会均已介入。

兼听则明,谨慎地看,网传截图有没有PS痕迹与加工成分,当事人所说的是不是都属实,涉及的公司是否为舆论所指的中国电科成都区软件开发事业部,都有待查证。

目前各方提供的信息相对混杂:从媒体跟进的事件进展看,怒怼上级的当事人表示“已经自愿办完离职手续”;中国电科总部值班人员回应,核实清楚后会统一回复;有该公司员工称,据自己所知,成都片区各单位并未出现大面积离职现象;另有知情人士称,不排除是外包公司的可能。据人民网5日下午报道,中国电科发言人称,网传聊天记录所涉单位和人员非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

评判个中是非,显然得以厘清事实为前提。若当事人图中所说的长期高负荷加班乱象属实,无论事发公司是不是中国电科,还是其外包公司,那都该一查到底。考虑到一并“爆出”的任人唯亲等问题,恐怕很难全部归为“公司内部事务”,有些或许已涉嫌违法违纪。要是地点对不上、事情系捏造,那中国电科方面也有权维护自身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截图传出后,迅速引爆了舆论。不少网民将冲冠一怒为“反加班”的陈某奉为“代言人”,认为他道出了很多打工人的心声。陈某在图中的部分情绪化语言尤其是脏口,并不值得鼓励。但舆论对此事的反馈,显然颇堪寻味。

打工人苦加班久矣

此事为什么会击中网友们的怒点、引发网友们的共鸣?一句话总结原因就是:打工人苦无效加班等职场乱象久矣。某种程度上,陈某回怼上级激起的舆论涟漪,跟此前00后出入职场引起的关注热潮是相通的。

就在去年,“00后能改变职场不良风气吗”“原来00后真的有在改变职场”等话题曾接连登上热搜,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在网上,也流传起形形色色的“年轻人职场图鉴”:“不奉承、不加班、不熬夜”“背调公司、准点下班、拒绝团建”“不要无脑社交、反职场PUA、不被领导拿捏”……

这自然不无刻板印象的成分,怒怼上级的陈某也未必就是00后,年龄只是个群体标签,不同群体内部的性格差异性不能被简单的同一化归类抹杀。

但这类话题的存在,本就表露了许多职场人对年轻一代“改变不良职场文化”的期望。如今,许多网民从陈某的身上,似乎也看到了想象中年轻人对不良文化该有的姿态。

所谓的“改变职场”未必就天然站在道义制高点上,但毫无疑问,这里面反映的大众心声需要被正视:许多职场人对职场PUA、无效加班等乱象的不满,已经到了某个临界点上,只不过,人在职场,身不由己。

人们需要更活性的职场生态

无论是寄希望于年轻人改变职场陋习,还是乐见陈某回怼不合理加班等要求,背后彰显的其实是职场同温层内的诉求共振:他们迫切需要改变畸形加班文化、拍马屁文化及其他职场潜规则,想要更平等化的职场人际关系与更透明化的职场规则,希望能被企业与上级当做“人”而非工具来看待。

就拿超长或无效加班来说,陈某说的“开发课的兄弟们基本上加班都是一百多个小时,这个月天天早八点上班,干到晚上十一点,加到次日凌晨一两点都是常有的事”“一个CP2的流程一天就可以搞定,非要拖4天,然后玩命地……安排加班”等现象,就让很多人心有戚戚、代入感强烈。

未必是所有人都抗拒尊重劳动法合理补偿基础上的加班,但那种纯消耗、无意义还违法的加班,显然是人们无法接受的。

去年3月份以来,北京、山东、安徽、河南、广西、青海、湖南、湖北、江西等多地人社部门宣布,集中开展为期两个月左右的超时加班排查整治工作,释放出的就是纠偏畸形加班文化,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鲜明信号。

从很多网民反馈的情况看,许多职场规则的制定者、职场文化的谱写者理应对镜自照,对于超长或无效加班之类的职场陋习加以纠正。

无论如何,不要低估了现在打工人对超长和无效加班等职场乱象的敏感。这份敏感的背后的期冀就是,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更人性、更柔性、更活性的职场生态,而不是把人当工具。

 

按下GPT暂停键是对人工

智能长远发展的一次深思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吴飞

3月底,美国生命未来研究所网站上张贴了一封公开信,认为当前人工智能研究未能正视阿西洛马人工智能原则,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暂停研发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少6个月。这一公开信获得了埃隆·马斯克、苹果联合创办人斯蒂夫·沃兹尼亚克等2800多人的签名支持。

这封公开信提出了如下4个令人深刻思考的问题:是否应该让机器用宣传和谎言充斥我们的信息渠道、是否应该自动化所有工作、是否应该发展最终可能超过并取代我们的非人类思维、是否应该冒险失去对文明的控制。

在这4个问题中,机器通过机械匹配所合成的非事实内容已经出现,另外3个问题离我们还很久远。从长远来看,应该肯定这封公开信所作出的思考,但是不应该对这封信断章取义。

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

人工智能在赋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伦理学讨论是人类与自身发明的一种产品在社会中所构成的关联。人工智能具有技术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人与机、机与机以及人机共融所形成的社会形态应遵守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

1942年,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在小说《环舞》中首次提出了3条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在不违背第一定律前提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在不违背第一和第二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后来,阿西莫夫又加入了一条新定律:第零定律,即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整体,或因不作为使人类整体受到伤害。

2017年1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西洛马举行的Beneficial AI会议上,由生命未来研究所牵头、近千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专家联合签署了阿西洛马人工智能23条原则,呼吁全世界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严格遵守这些原则,共同保障人类未来的伦理、利益和安全。阿西洛马人工智能原则是阿西莫夫定律的扩展版本。

这些定律和原则体现了将先进技术应用于人类社会要遵循准则这一良好愿望,但显然很难执行,因为机器人无法理解。

GPT:技术创新与生态变革

ChatGPT和GPT-4创新性整合大数据、大模型和大算力,按照“共生则关联”挖掘单词—单词或者视觉信息—文本单词之间的共生概率,辅以人类反馈信息,以机器智能通过统计关联完成了语言合成、图像绘制和内容推荐等任务,体现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数据是燃料、模型是引擎、算力是加速器”的特点。

目前人们对ChatGPT以千亿级参数具备内容合成这一能力的涌现机理尚无法清楚了解,因此ChatGPT被称为现象级人工智能产品。

OpenAI首席科学家兼联合创始人伊利亚·苏茨科弗接受采访时曾表示,预测能力是人工智能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能预测下一个单词就意味着GPT理解了自然语言内容。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先后通过键盘(文字输入)和鼠标(图形界面)与信息交互。ChatGPT的出现使人们可用自然语言与信息世界交互,人工智能这一使能能力第一次在聊天、虚拟助理、语言翻译和内容生成等方面助力每一名普通用户,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通用资源。

随着ChatGPT与不同领域App结合,并整合不同领域的实时数据,如旅行软件、购物软件、支付软件、在线订餐平台等,就演变为xGPT。未来人们不必再去下载和使用各种App与网站,互联网的统一入口由不同xGPT开启,每个人都可通过自然语言连接所需的互联网信息,极大改变了生活、生产和工作的生态。

“红旗法案”之悲

一般而言,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如历史上有名的“红旗法案”。

19世纪汽车刚被发明出来时,不少人忧心忡忡,认为汽车会给人类社会带来重重危险。因此,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被称为“红旗法案”的《机动车法案》。法案规定,每辆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由3个人驾驶,并且速度不能超过6.4公里/小时。“红旗法案”使汽车工业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在英国汽车发展史上留下了可悲的一页。

这种由技术进步带来的负面感觉被称为“技术恐惧”。

人类总是习惯于线性思维,这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其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是对技术近期与远期影响的判断出现不对称性。这个关系被美国科学家罗伊·阿玛拉发现,并形成了所谓的阿玛拉法则,即短期内人们倾向于高估技术的影响,长期则会低估技术的影响。

ChatGPT的出现将使人类社会诸多业务模式发生一次变革,同样为奇妙的“多样性”打开了一扇窗户。按下GPT暂停键应视为对人工智能长远健康发展的一次深思,而不是一次具体行为。

人是人和人造物的协调者

美国数学家和哲学家诺伯特·维纳在1950年出版了一本极具洞察力的著作《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希望人类在技术世界的环绕中更有尊严、更有人性,而不是相反。

机器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人类的作用就是在人和机器共处的社会中,不断用知识强化机器。我们需要用进化观点去看待这个过程,最大限度发展种种可能性,而不是陷入“人机相斗”和“人机相害”的臆想中。

作为精确刻画智能行为且通过机器实现智能行为的人类,是不可能被取代的。人类始终是人工智能高度、广度和深度的总开关与决定者,也是人和人造物的协调者。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警惕“人工智能等同于人类大脑”“人工智能掌控人类”的杞人忧天之举,另一方面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这一人类帮手,在“人机协同”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