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3.04.13期 >
A09-增强危机忧患意识 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A09-增强危机忧患意识 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增强危机忧患意识

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日前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3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活动主题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夯实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社会基础”。根据活动方案,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后,各地各部门要举办国家安全主题展览、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集中示范活动。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旨在提醒全体公民认清国家安全形势、增强危机忧患意识、树立国家安全观念,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并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平安,已成为我国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发展和安全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以专章形式系统论述了国家安全与总体国家安全观,并全面阐述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为高质量发展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塑造稳定的内外环境。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塑造总体有利的国家安全战略态势,我们一定能牢牢掌握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安全保障,让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国号”巨轮继续乘风破浪,胜利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从库克到马斯克,

外资巨头在华动作频频为什么?

半月谈评论员 何欣荣 周蕊

苹果CEO库克前脚刚走,特斯拉后脚宣布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3月份以来,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在华动作频频,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中的风向标。除了做生意、谈合作,梳理其行程、表态可以发现,从中国式现代化中寻找长远机遇,为未来发展下注布局,也是外资“春潮”涌动中国的深层含义。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稳健复苏,发展新动能表现强劲。与此同时,多年来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为很多国际资本提供了避风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3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这样的“确定性”不可能不吸引外资的关注。  

中国是跨国企业投资的乐土和高地。过去三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从2020年的1444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1891亿美元。今年前两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26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1%,折合3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在全球外商投资总体下滑的背景下,“确定性”和“韧劲”是理解外资在华发展的两大关键词。  

今年春天外企高管密集访华,最直接的收获是亲身感受中国经济的盎然“春意”,为下一步发展谋篇布局。从更深层次来说,还可以近距离观察中国经济的创新转型,从中汲取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智慧。  

感受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认识到,中国不仅仅是给世界提供物美价廉、琳琅满目商品的加工制造基地,也拥有全球规模最大、总数超过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其中蕴含的内需潜力不言而喻。从进博会到消博会,中国打造的国家级“会展矩阵”,也为外资开掘内需“金矿”提供了关键助力。  

当前,各地正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随着政策堵点的消除和循环动脉的打通,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将更加突出,也会愈发成为跨国企业投资的“必选项”。 

参与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升级。投资规模节节攀升的同时,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结构悄然变化:从投资制造工厂,到布局越来越多的全球研发中心、开放式创新中心,在产品和服务中纳入更多的“中国元素”,体现更多的“中国智慧”。  

这种变化,得益于新发展理念的指引。近年来中国的创新能力引发全球瞩目,除了科技创新“硬实力”,中国的文创“软实力”也在吸引外资关注。库克此次访问上海期间,专程在京剧工作室瑜音社用中文学叫“好”,向《原神》游戏开发者米哈游公司的团队“致敬”,并表示“每一次来中国,都会学到一些东西带回去”。  

体会从“成本洼地”到“环境高地”的进阶。近年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很多城市的共同选择、一致行动。跨国企业地区总部最集中的上海,更是提出了建设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的目标。这一点,特斯拉感受尤为深刻。得益于行政审批改革和政府高效服务,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交付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为这家电动汽车企业加速跑装上了关键“引擎”,也成为中国营商环境的一张“金名片”。  

过去外商投资中国,成本低是重要考量。随着人力、土地等各种要素价格的上涨,中国的成本优势有所削弱,但包括营商环境在内的综合优势还在持续加强。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特斯拉又宣布新建储能超级工厂,就是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的营商环境投下赞成票。  

无论是“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还是“放长线钓大鱼”,这些官方话语里蕴藏着丰富的含义。接收到邀约信号的外资巨头,应该会从此次“春之旅”中发掘更丰富、更长远的机遇。

 

AI“复活”奶奶?

须防过度渲染焦虑影响技术发展

刘远举

近日,视频平台上一段相关视频引发了争议。上海一名“00后”小伙利用AI技术“复活”其已故的奶奶,并与奶奶进行了一段家常对话。视频中,利用AI技术制作的“奶奶”说着方言,语气与声音都很自然,聊起家常对答如流。

在电影《超人》中,超人的父亲就把自己复制到一个AI中,想不到电影中的科幻技术这么快就出现在了身边。巨大的戏剧性之下,这段视频在网上爆红,引发了争议。一些网友认为,这是AI的创新使用,让人的思念变得具体,我们要收集足够多的亲人的音容笑貌,以便以后可以复现。也有网友认为,制作一个虚假的人物,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存在伦理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这绝不是什么“复活”,而只是人工智能在图形、对话上的模仿与重现。

现在的技术其实已经可以做得更好。在外形方面,如果他有奶奶足够多的视频资料,有各个侧面的相片、视频,电脑可以模拟得更真实,也可以在虚拟现实中模拟。利用现在的AI图形技术,个人用户已经能做到这一点了。在语言方面,如果输入的语言资料足够多,人工智能模拟的对话也可以输出被模拟的人惯用的词语、句子,甚至“回忆”起之前的事。这也是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能达到的。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更高级的记录方式而已,就像手工画、相片、视频、VR一样。虽然AI技术让逝者的重现更鲜活,但本质并没有改变。以前的这些介质重现记录的东西,不存在伦理问题,那么,用AI“重现”一个人,也不存在伦理问题。

网上流传一种说法:把人的记忆、意识上传,就可以实现永生。如果是这样,的确会有伦理问题,不过,这一天可能永远不会到来。

现在的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深度学习,都是在仿生大脑的运行。回顾人类的技术仿生历史,在没有搞懂基础技术原理情况下的仿生,很难有本质性的、全面的超越。遗憾的是,人类对大脑的运作方式虽然已经能够探究了,但仍然所知甚少。至于自我意识,还处在假设层面,可以说一无所知,甚至在哲学层面都充满矛盾。

假设一个人的记忆、性格都可以上传,结果就是人工智能具有这个人的记忆、性格,对外界来说,某种程度上,这个人重生了,永生了。但对被复制的那个人来说,他还是知道,我是我,不是那个复制人。

所以,人工智能或许永远不会带来人的复活这样一个伦理问题。现在很多人的解读夸大了焦虑与恐慌,有网友跟帖说“复活”反映了AI技术的运用亟须进一步的监管。实际上,监管从来都是不会缺位的。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新事物、新技术都会有两面性,监管当然是必要的,但监管要约束的是可能的负面因素,而从根本上是要促进、鼓励发展新技术。舆论不能为了吸引眼球故意渲染焦虑和恐慌,这可能会导致过度的监管,影响技术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