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3.06.22期 >
07-重庆71所!高考填报志愿请认准

07-重庆71所!高考填报志愿请认准

教育部发布最新全国高校名单,重庆位列全国7个百万大学生城市之一

重庆71所!高考填报志愿请认准




高考志愿填报在即,20日,教育部发布了最新全国高校名单,其中,重庆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1所,成人高等学校3所。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名单,截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

与2022年5月31日公布的名单相比,全国高等学校数量增加5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增加61所,成人高等学校减少2所。

高考填报志愿

认准重庆这些高校“正规军”

重庆71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有27所本科院校,44所高职(专科)院校。与2022年相比,重庆新增1所本科院校,为重庆中医药学院。

此外,重庆有3所成人高等学校,分别是:重庆电力职工大学、重庆冶金成人学院、重庆开放大学。

今年重庆高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27日9:00—6月30日18:00进行。

随着教育部公布最新全国高校名单,广大考生可以在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微言教育”、“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查询核实,不在名单之列的各类办学机构均不具备招生资格。

全国只有7个

百万大学生城市重庆居中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也许下面的一则信息也能给你帮助。近日,一则《165万在校大学生!中国高校第一城诞生》的消息引发热议。消息提到,广州是中国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重庆、西安等城市的在校大学生超过百万。

公开报道显示,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比2022年增加82万人。而随着各地方陆续发布2022年的统计公报,从中可以发现各大城市在校大学生数量(“在校大学生”指在校的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及大学生的分布等情况。其中,在校大学生数量排名方面:广州、郑州、武汉居前三,重庆紧跟其后,排第四。

前述消息提及,在校大学生超百万的城市达到7个,依次为:广州(165.09万)、郑州(139.57万)、武汉(133.3万)、重庆(117.16万)、成都(116.4万)、北京(103.8万)、西安(101.32万),其中西安为新晋“百万大学生”城市。

排名第一的“大学城”是广州,2022年共有165.09万在校大学生,同比上一年净增9.3万人,是中国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这意味着,每12个广州人中,就有一个是在校大学生。排名第二的是郑州,有139.57万在校大学生,却没有一所985大学;武汉则以133.3万在校大学生排名第三;重庆以117.16万在校大学生排名第四,比排名第五的成都多了0.76万人。

上述消息提到,除了在校大学生这个总量指标,从在校研究生数量排名来看,北京、上海、武汉居前三。在校研究生的数量排名,和科教实力的排名基本一致。北京在校研究生数量达43.5万人,领先其他城市。排名第二的是上海,共有24.49万在校研究生。排名第三的是武汉,共有19.76万在校研究生。然后是南京、西安,在校研究生数量分别为19.5万、17.76万。

大学生的质和量

决定城市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财经评论人士王建红表示,大学生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情况,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因此,近年来不少城市吸引人才,吸引当地产业发展急需高层次人才以及应届毕业生、大学生等群体,不少城市为其在落户门槛、就业补贴等方面给予支持。

西安理工大学扈文秀教授表示,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人数和毕业人数陆续增加,反映出大学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或者说通才教育的一个必然现象。从大学生数量来看,广州第一、郑州第二、武汉第三,有多方面因素。比如,广州经济比较发达,加上学生往往在本地读书学习,广州也属于科教文化比较发达的区域,对外省市的年轻人有一定吸引力。武汉科教实力较强,属于华中地区交通枢纽,交通便利,对学生有吸引力。从研究生数量来看,北京、上海靠前,成都、西安等城市的研究生数量也比较多。毕业生和研究生的去向和发展方向,可以进行关注和研究。

 

端午假期 

请收好这份安全出行提示

端午节假期(6月22日至24日)来临,全国再次迎来出行高峰,加之汛期降雨不利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压力加大。公安部结合近年来端午节假期道路交通事故规律特点,对今年端午节假期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发出道路交通安全预警。

据研判,今年端午节期间全国道路交通安全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风险:

一是旅游出行交通安全风险突出。今年以来,我国旅游市场快速恢复,“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已高于2019年同期,预计端午节假期将延续旅游增长态势,端午民俗、乡村采摘、露营野餐、漂流消暑等成为假期出行热门主题,公路客运、旅游客运、租赁包车、自驾游出行增多,旅游交通安全风险随之上升。

二是农事民俗活动集体出行风险突出。端午节假期正逢夏收夏种农忙时节,农事活动繁重,同时农村地区赛龙舟等民俗活动以及集市庙会增多,群众集体出行频繁,货车、拖拉机、三轮车违法载人以及面包车违法超员等肇事风险突出。

三是物流运输车辆肇事风险突出。当前全国物流需求恢复性回升,六月底又进入“迎峰度夏”关键时段,电煤运输繁忙,货车流量高位运行,货车昼夜兼程、多拉快跑,疲劳驾驶、超限超载等违法概率大,加之假期公路客货车混行交织,货车肇事导致群死群伤事故风险高。

四是酒驾醉驾等违法肇祸肇事风险突出。假期亲朋好友聚餐聚会增多,酒驾醉驾、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多发易发,交通肇事风险加大。近3年端午节假期酒驾醉驾肇事较平日明显上升,40%的酒驾醉驾事故发生在夜间9时至次日凌晨1时。

五是汛期降雨不利影响突出。据中央气象台预报,端午节假期江南、华南西部等地多降雨,雨天行车视线不佳、路面湿滑,易导致车辆追尾、侧翻,特别是高速公路大流量情况下易发生多车相撞事故和二次事故。近3年端午节假期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等地雨天交通事故较多。

端午假期重庆部分公交线路延时运营

6月20日,记者从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获悉,端午期间,为方便市民和外地游客出行游玩,重庆公交部分线路将延时运营。

据了解,6月22日—24日,途经洪崖洞的公交151、181线延时至23:00;途经解放碑的公交10、321线延时到23:00。公交871线朝天门站延时到23:00。此外,6月21日、24日,重庆北站北广场622、245、820线将延时至22:30收班。

同时,重庆公交还将密切关注各大景点、商圈、交通枢纽等区域,及时掌握游客出行动态,根据客流的实际情况动态调配线路班次,全力保障节假日乘客出行及返程需求,提升服务水平。

轨道交通延长运营时间 出行更便捷

部分线路延长运营时间:6月22日至6月24日,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6号线、10号线、环线延长运营时间,未延时线路和区段保持既有运营时间。

缩短发车间隔:6月22日至6月24日,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10号线、国博线等线路的发车间隔与双休日相比均有所缩短,其中2号线缩短1分钟、10号线缩短2分30秒、国博线缩短3分30秒,满足节日期间客流出行需求。1号线、2号线、3号线、6号线等途经核心区域的线路,夜间时段发车间隔缩短,满足夜间旅游景区客流疏散需求。

优化运行交路:6月22日至6月24日,1号线开行朝天门至璧山大交路,满足大学城区域客流出行需求;这三天每天16:30后,6号线部分列车在光电园站折返,满足解放碑商圈旅游客流集散需求。

增加上线列车数量:6月22日至6月24日,重庆轨道交通全线网准备充足上线列车和备用车辆,节日期间线网最大上线列车数量为254列,较双休日增加27列。

公安部提示广大驾驶人和出行群众

假期自驾出行,请关注有关部门发布的交通路况信息和交通安全提示,提前规划出行时间和路线。

驾车时切勿超速行驶、强超强会、分心驾驶,驾乘人员应全程系好安全带。

假期聚餐聚会多,要时刻牢记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雨天行车要降低车速,减少变道超车。

高速公路行车要谨慎驾驶,保持安全车距和车速,错过出口不要紧急变道、停车或倒车,发生交通事故牢记“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

乘车出行,不要乘坐站外揽客“黑车”、超员客车及非载客车辆。

客货运输驾驶人,要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安全驾驶、规范经营,确保运输安全。

据上游新闻、华商报、《重庆晨报》、央视新闻、华龙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