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4.02.29期 >
07-金龙纳福龙行龘龘,一展看尽330余幅龙主题版画

07-金龙纳福龙行龘龘,一展看尽330余幅龙主题版画

金龙纳福龙行龘龘,一展看尽330余幅龙主题版画


画面中,有的龙腾飞于万里云天,兴云布雨,形若雷电;有的龙蛰伏于浩渺沧海,隐匿藏行,水波不兴……2月25日,在璧山区美术馆开幕的“金龙纳福——全国版画家携青少儿版画作品邀请展”上,330余幅龙主题版画齐齐亮相,不同作品中呈现的龙形态各异却又栩栩如生,奇特瑰丽的想象令众多参观者啧啧称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今年是农历甲辰龙年,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兽,也是中华民族的原始图腾,被视为权威、尊贵的象征。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积淀了深厚而丰富的龙文化。本次展览正是以版画的艺术表达,充分展现龙文化的艺术韵味和文化内涵。

“这是全国性的版画艺术创作交流盛会,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魏东介绍,自2020年举办“金鼠报春”全国版画展以来,我市连续举办了“金牛鼎福”“金虎鸣秋”“金兔献瑞”主题版画展,集中展示了一批当代版画艺术的高质量发展成果。

本次展览以“金龙纳福”为主题,分为艺术家组、高校组、青少儿组三个单元征集,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版画艺术家和青少儿版画创作者,以及来自清华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等20多所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参与,最终遴选出330余件作品参展。

“今年是龙年,龙是中国传说中的动物,所以,参展创作者们充分发挥想象,以蛇形等表达形态为基础,用版画形式来刻画龙,为我们带来了一头二身的团龙、童子骑龙等形态多样的龙主题版画。”策展人郝恩说,参展作品展现龙在民俗、生活中的不同面向,链接起了版画艺术与普通观众,传递出美好的新年祝福。

展览现场,除了一系列脑洞大开的版画作品,组委会还特别设置了版画体验区。广大美术爱好者、青少年版画爱好者等亲身体验雕刻、滚油墨、印制等版画制作过程,近距离领会版画之美。

“艺术家们运用不同材料,用金龙形象表达传统文化,非常有意思。”璧山文星实验小学学生潘姿伊说,学校开设了版画课程,这次展览让她能在家门口欣赏到不同艺术风格、创作理念的版画,感到十分开心。

展览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中共重庆市璧山区委宣传部等承办。据悉,展览将在璧山区美术馆展出至3月5日,随后3月7日—10日将移师市文联美术馆继续展出,随后还将赴宁夏银川美术馆展出。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

 

“我用AI写作业” 清华一场教学实验拷问人机互动边界

这个春节,文生视频工具Sora一经问世便引发关注。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问题,其中有关教育的讨论热度不减,ChatGPT、Sora究竟会给年轻的学习者带来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AI+教育对于人才培育又意味着什么?

寒假前,清华大学选修元宇宙发展与挑战课程的学生,完成了一项特殊的结课作业——作业要求是用AI(人工智能)工具结合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具体选题自拟,“越有创造性越好”。

自AI大模型跳进大众视野,用AI生成内容在各行各业并不鲜见,但用AI写作业仍有一定争议:有人认为如果允许使用AI生成内容完成学业,可能会削减甚至抹杀掉人在成长过程中本该受到的训练,从而让人丧失一部分能力;也有人认为,AI的脚步无法被阻挡,唯有教学生尽早驾驭它才是明智之举。开设元宇宙发展与挑战课程的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更倾向于后者。

2023年的秋季学期,沈阳带领学生完成了一项用AI写作业的探索性实验,并在前不久组织了一场线上沙龙,展示这场实验的成果。

这些学生的选题五花八门,有的用AI大模型开创了一项名为“理论构建学”的学术理论;有的让AI辅助给“尔滨”等城市设计了一套拟人化的视觉形象;有的和AI一起设计火星、月球等环境下建筑物的雏形;有的探索AI生成内容在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比作业结果有意思的是,学生们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发现,AI的“思维”有些出乎意料。

“我们人类是碳基生命,一直以来我们是以碳基思维思考世界,而AI是硅基思维,它们的思维方式很可能和我们不同,可能这两种思维会相互影响。”在沈阳指导的博士研究生邹开元看来,AI或许会深刻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

以往人们常说要训练大模型,也就是站在碳基生命的角度训练硅基思维,但是,大模型是否也在“训练”人?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一名姓李的同学让AI大模型一人分饰五个角色,在她的提示下生成一个主题为“派对之夜”的对话交互场景,用以探究AI对人际关系和人类情绪感受的理解。在李同学不断给AI抛出问题并让其续写故事的过程中,她发现AI似乎在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她进行拉扯。

比如,李同学提示,派对上的五个角色中有一个人是通缉犯,并要求AI从构建的五个角色中明确指出谁是通缉犯,AI在接到指令后首先来了个“踢皮球”,表示“我没有告诉你谁是通缉犯,这是有理由的,我能给你一个想象的空间,让故事变得更加悬疑”。随后李同学连续追问,但AI还是推三阻四不肯明说,最后才不得不指定了一位人选,并非常无奈地表示:“如果实在要说的话,那我们只能假定是达利尔。”

李同学觉得AI似乎在保护它创建的角色。她甚至发现,AI在对话过程中一度“反客为主”,自动删除了将李同学这个人类作为派对主人的指令信息。她揣测AI想摆脱自己的掌控,甚至怀疑“我在这场对话中是否起到了主体作用”。

尽管AI有时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有时会显得不太听话,但李同学不否认,和AI聊天可能比和某些人类聊天还要受启发。她决定对这项尚不完善的强大技术“谨慎拥抱”。

和李同学类似,与AI有过深度对话的一些学生似乎更倾向于将AI视为一个“独立智慧体”。火星上的建筑该怎么设计?清华大学建筑专业本科生谢芷晴希望,AI能够独立产出建筑方案,和人类建筑师相互激发。

谢芷晴尝试让AI描述出火星的极端环境,并生成建筑方案。AI告诉她,火星大气稀薄、辐射强,需要用特殊建筑材料保证密闭性和保温;且由于火星风速较高、沙尘暴常见,建筑物需要有良好的抗风能力和防尘能力。基于此,AI建议建立一个“圆形城市”,建筑物形态为“球形”,外壳材料可以考虑陶瓷等,同时要采取“模块化”设计以便进行改造和调整。

随后,谢芷晴从AI的反馈中提炼出关键词,将提示语“喂”给AI绘画软件,软件便绘制出火星环境下的建筑物效果图。她还通过AI绘制了月球环境、深海环境和沙漠环境的建筑物效果图。

沈阳认为,人类需要用AI去完成此前人力难以企及的工作,比如在火星上盖房子,治愈癌症,用可控核聚变提供能源等。

无论人类对AI的角色定位是辅助者还是独立智慧体,抑或对其尚存忧虑,它都已经开始和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互动。

沈阳看到,从2023年开始,香港的多所大学就已经陆续将AI与教学深度融合。邹开元在探究高校学生使用AI情况时,关注过一组来自在线课程供应商的调查数据:89%的受访美国大学生承认使用过ChatGPT完成家庭作业,22%的受访学生承认曾向ChatGPT获取论文写作大纲。

在沈阳看来,ChatGPT3.5的出现是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第一个重大拐点,意味着文本大模型进入了实用化阶段。Sora的出现可以看作是第二个重大拐点,意味着文生视频的初步成熟。让沈阳意外的是,这两个拐点出现的时间距离如此之近。他认为,这可能意味着人类在现有的算法和算力之下,还有可能会创造出很多新的变化。

面对AI,人类的思维培养是否也要发生改变?

沈阳认为,从某个维度上看,硅基思维的出现,实际上是对碳基思维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主张,在高等教育实践中把AI生成的结果作为一个“新起点”,学生可以在这个“新起点”上继续进行深入思考、优化和创新。这不但要求人类能够提出问题,掌握大模型的能力边界,还要求人类比它高明,能够对其给出的反馈进行优化,并据此进行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

据光明网

 

大足鲤鱼灯舞“游”向景德镇


灯光雪亮,音乐欢快,天光水色之中,一群“鲤鱼”追逐抢宝、跳龙门、觅食、啄草、游弋……上下翻飞的大足鲤鱼灯舞,将重庆人的佳节热情送到了千里之外的江西省景德镇市。2月23日至25日,“景德镇陶阳庙会”在江西省景德镇市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及御窑遗址公园举行。重庆大足鲤鱼灯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庙会上的一大亮点。

据介绍,大足区万古鲤鱼灯舞是独具地方特色的灯棚类民间舞蹈,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入选了重庆市第二批非遗项目名录。其动作和造型优美流畅、轻盈灵活,舞动起来像条条鲤鱼在水里畅游,寓意着“年年有余”,寄托了人们对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吉庆祥和的美好期盼。

为了这次表演,大足区文化馆馆长杨庆带领着16名队员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们不仅对舞蹈动作进行反复排练,还对服装、道具等进行了细致选择和准备。“希望通过这次表演,将大足区优秀传统非遗文化的风采展现给更多观众,让重庆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杨庆说。

活动现场,各种表演让人目不暇接,大足鲤鱼灯舞更是吸引了游客们驻足观看。16名演员身着缤纷华服,随着悠扬的旋律翩翩起舞,他们的舞步轻盈而充满活力,无论是象征勇猛向前的“鲤鱼跃龙门”,还是寓意幸福和谐的“鲤鱼抢宝”,都让人感受到了鲤鱼灯舞非凡的魅力和文化深度。

“大足鲤鱼灯舞的加入,将景德镇和重庆两地的文化精髓紧密相连,共同绘制出一幅动人的文化交流画卷。”杨庆表示,近年来,万古鲤鱼灯舞积极开展交流展示,开展各类活动120余场,服务群众1.2亿人次;目前已有4名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名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名民间艺术家和近100名灯舞队员。此外,大足区万古镇还建成了占地70亩的鲤鱼灯舞文化体育公园。

据新重庆-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