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乡村是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也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但目前,国内很多乡村没有真正利用好中医药的发展空间,乡村中医人才也青黄不接
乡村是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也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但目前,国内很多乡村没有真正利用好中医药的发展空间,乡村中医人才也青黄不接。今年暑假,北京中医药大学实践团队来到吉林省双辽市,他们以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身份关心乡村医生现状,助力乡村中医发展,弘扬中医文化精髓。
吉林双辽有着广袤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实践团队来到药田之后发现这里草药长势喜人,尤其是柴胡、玄参这样的药物,乡村医生和村民代表讲述起种植经验来可谓是侃侃而谈。
但和当地乡村医生进行深度交流后,实践团队队员了解到,双辽地区草药的种植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参类药物种植周期长且吸收大量的土壤养分导致其他作物难以种植,村民们种植这种“几年一熟”的作物难以维持稳定的收入。实践团队把这些问题集中反馈给当地相关部门,为他们的精准扶贫提供思路。
除此以外,实践团队还对当地村民进行了科普宣讲,队员李梦然为村民们讲授了日常养生知识,纠正了一些常见的保健误区。在宣讲过程中,一向认为自己身强体健不用看医生的大爷,也一板一眼地跟着“小专家”在身上敲敲打打治疗病痛。队员张婕、陈丹、陈士君还现场为村民们进行了手诊、脉诊、推拿、耳针等健康服务,一位村民竖起了大拇指:“不出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服务。”
为了让这门“手艺”留下来,同学们还专门向村医代表们赠送了精心挑选的《实用小儿推拿手册》等书籍和耳穴治疗器具套装,这些礼物是“中医简便疗法”在乡村中发展的敲门砖。实践团队进行宣讲也是为了让中医药走进千家万户,让村民们享受到中医的好处,让更多人知道中医其实并不难,人人都能做自己的“中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