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大山里的农产品丰富,但没有人走进来买,村民们也走不出去卖怎么办?北京邮电大学的学子支来了“妙招”。在安徽六安霍邱县有这样一个村庄,
大山里的农产品丰富,但没有人走进来买,村民们也走不出去卖怎么办?北京邮电大学的学子支来了“妙招”。
在安徽六安霍邱县有这样一个村庄,村民不管是采购生活物资,还是贩卖农产品都要去十几公里外的镇上,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
这就是霍邱县黄郢村。霍邱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赚钱,这里的村民养殖过小龙虾、鸡、鸭,但年底的利润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尽管农产品丰富,但外面的人不来买,里面的人也卖不出去,销售问题就像 ‘围城’一样,挡在村民们的眼前。”北京邮电大学雁翔团校实践团队员杜世博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个暑假,他们团队十个人走进黄郢村,深入了解了当地贫困户的真实生活。
“既然互联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乡村,为什么不让这些村民通过网络平台把农产品卖出去呢?”学习经济学的姚一帆一提出这个想法,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不正是我们学校的特色嘛!”通信专业的周家恩同学说。
村长很快招呼来了村里的村民,村民们排坐在会议室里。几位坐在讲台上的大学生变成了老师,一开始还有些羞涩,但他们很快就进入了角色,开始从物流、渠道、管理、平台运营、产品生产等角度细致地为村民们讲解,积极贡献自己的“金点子”。随着交流的深入,台下的村民们已经按捺不住尝试一下这种新式的信息化商业手段,有的打开电商平台仔细浏览,有的急切地询问“大学生老师”自己的农产品该如何升值,还有的已经准备注册账号成为电商卖家了……全程认真做笔记的村长在最后总结说,“今天听了咱们北京来的大学生的宝贵建议,我觉得电子商务这件事很有搞头,我们大家要团结协助,互相配合,一起推动村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