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正文
听!13岁重庆娃一曲唢呐够燃够有味儿
总播放: | 更新时间:2021-03-27 09:04:50

 
陈博文在学校走廊吹奏唢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6日11时10分讯(记者 罗杰)最近,一个少年在校园吹唢呐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的少年,中气十足,唢呐吹得如行云流水,响彻云霄,十分震撼。有网友评价,“唢呐一出,谁与争锋?”记者多方打探,了解到视频中的主角是在重庆市巴川量子中学2022级牛顿班就读的陈博文,今年13岁。小小年纪,唢呐怎么吹得这么好?记者在校园里找到了这个唢呐少年。

陈博文告诉记者,他7岁开始学习唢呐,师从沙坪坝区文化馆的张琳琳。刚学唢呐不久,就到了换牙期,两颗门牙掉了,因为控制不好气息,唢呐发出怪响。10岁时,他在作文中写:“两颗大门牙本应作为我的守护神,可我刚换完牙,可能不适合吹唢呐。刚开始练气息,那位同学一会儿就练好了,他好像在嘲笑我。”当时陈妈妈以为儿子会放弃,急哭的陈博文却给了妈妈意外的答复:“我能行的,下一次会更好。”

陈博文学习唢呐不久,就展现出了天赋,8岁时,重庆川剧院的门入诗老先生偶然发现他是一个好苗子。“小胖娃刚学习吹唢呐时,是班上最小的,几个月下来呈现的舞台张力却令人十分惊喜。”索性,已退休的门老先生将陈博文收为“关门弟子”。

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陈博文逐渐掌握了气息,将唢呐的塑料哨片换成芦苇哨片,控制起来不再费气费力。殊不知,舌头长出血泡,让陈博文疼痛不已。他忍住疼痛,坚持每天练习两个小时,久而久之,技巧掌握得越来越好。

 
陈博文每天坚持练习两小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掌握基本功是第一步,“如何用一把唢呐吹出多个调,我运用到所学的数学知识。”陈博文自豪地说,拿经典曲目《正月十五闹雪灯》唢呐演奏来说,这首曲目存在C调、G调片段,可以通过一定数学叠加转换、寻找规律,哪怕是陌生曲子也很容易上手演奏。“看上三五遍曲谱,我就记得住,在此基础上进行译谱升降调,不换唢呐也能吹出感染力。”陈博文说,“不用死记硬背,熟能生巧,对于演奏,我胸有成竹。”

2019年12月,陈博文参与的重庆市沙坪坝区少儿民族乐团的作品,被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评为第一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器乐类(集体)全国总展示活动特等奖。

“唢呐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张琳琳表示,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做好“传帮带”,把这门艺术延续下去。“因为有很多像陈博文这样的孩子,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