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118004
中新网宜昌5月14日电 (郭晓莹 秦雪清)“鲟梦中华守护长江”公益放流活动14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666尾不同年龄段的中华鲟放流长江。
“鲟梦中华 守护长江”公益放流活动在湖北宜昌举行。 周星亮 摄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所长邹桂伟介绍,当天放流的中华鲟由长江水产研究所人工繁育而来,涵盖4个不同年龄规格,最小7月龄,最大14龄,其中成体和亚成体达30尾,最长的中华鲟达212厘米,最重的有87公斤。
中华鲟冲过放流滑道跃入长江。 付蓓蓓 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金明说,放流的大规格中华鲟体内已植入超声波跟踪监测标记,结合沿江布设的监测站,科研人员能够随时精确掌握这些中华鲟个体在长江中的分布位置和洄游规律。
中华鲟冲过放流滑道跃入长江。 付蓓蓓 摄
此次放流活动由国强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广东省青年商会、广东省海外留学青年联谊会共同发起,国华文旅和碧桂园鄂西区域共同承办,旨在号召更多社会公益力量拯救中华鲟,保护长江生态。
宜昌市民踊跃参与中华鲟放流活动。 刘康 摄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国强公益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静介绍,本次公益放流是国强公益基金会在保护生态多样性领域进行的首次探索,在两个月时间内共筹集到资金超百万元。
放流中华鲟游向大海。 刘康 摄
当日,国强公益基金会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签订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计划”,该计划除了持续支持放流外,还将支持建设中华鲟追踪监测配套基础设施、人工产卵场模拟技术攻关等。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之一,距今已有1.4亿年历史,被誉为“鱼类活化石”“水中大熊猫”,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等价值。近年来,中华鲟野生种群数量持续衰退,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2010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完)
【编辑:李骏】
2022年12月31日,重庆巫溪警方成功打掉一个冒充名中医兜售伪劣保健品诈骗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5人,捣毁诈骗窝点5个
咳得喉咙都撕裂、胸口都痛!因为一直在咳嗽,睡不了整觉,太难受了!感觉肺要咳出来了 被新冠病毒感染后,许多人对咳嗽这一症状印象
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效果如何?不规范使用是否有风险?如何科学合理使用?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进行解答。 治疗病毒感染没
中国疾控中心:短期内XBB系列变异株引发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低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中国疾控中心4日发布信息显示,我国目前本土流行的新冠病毒绝对优势毒株是BA 5 2和BF 7,个体在感染BA 5 2或BF 7后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