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你笑起来真好看】巫山助推全域旅游 打通舌尖上的致富路

艳姐名叫龚克艳,有“卤蛋西施”之称。往来的司机、游客都会在这里歇歇脚,龚克艳也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一条“舌尖上的致富路”,并且带动一些乡亲们脱了贫。

沿巫峡口南侧的301省道盘旋而上,行车八九公里,就可以看到一栋崭新的白色小楼,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艳姐农家乐”,浓香的卤味正从里面飘溢出来。艳姐名叫龚克艳,有“卤蛋西施”之称。往来的司机、游客都会在这里歇歇脚,龚克艳也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靠自己的双手走上了一条“舌尖上的致富路”,并且带动一些乡亲们脱了贫。

龚克艳所在的重庆巫山县建平乡建平村,距离巫山县城有25公里。这里山高坡陡、产业匮乏,早些年乡里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到沿海城市打工,留下老人、孩子在家。

2008年,龚克艳告别在深圳的打工生活,回到家乡,和丈夫在紧邻省道的自家房门前建了个加水站,为来往汽车加水,每年收入1万元左右。渐渐地,龚克艳看着门前公路越修越好,车流量也渐增,便想着发展一个功能更加齐全的“服务区”。他们在为汽车加水的同时,又开了一家小吃店,专门向路过的司机、乘客售卖卤鸡蛋,生意越来越红火。尝到甜头后,他们又进行“扩大再生产”,开发了卤猪蹄、卤豆腐、卤牛肉等菜品。

龚克艳_看图王.jpg

原本这里只有一间简陋的砖瓦平房,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龚克艳变收费加水为免费加水,主推卤菜。她还对平房进行了简单改建,使之由单一的加水站变得更像是高速公路的“服务区”。

经营思路的转变,更增加了小吃店的活力。随着巫山县旅游业发展,一些自驾游客也成了小吃店的座上宾。“生意好的时候,每天仅卤蛋就能卖上千个。”龚克艳说。

去年,龚克艳夫妇在与老房子一街之隔的地方修起了一栋小楼,经营了11年的“卤蛋西施”小吃店摇身一变成了“艳姐农家乐”,不仅店面扩建到200多平方米,餐桌也由从前的8张增加到12张。坐在窗明几净的新店里,顾客透过窗户便能看到“巫山云雨”的美丽景色,一饱口福的同时更能大饱眼福。

依托巫山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艳姐农家乐”旺季时每天接待的游客达上万人次,淡季每天也有千人次。龚克艳夫妇在小吃店的基础上新增了民宿经营等业务,吸纳村里的留守妇女、贫困户就业。目前店里的8名固定员工都是附近村民,每月2500元的工资和免费用餐的待遇,明显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龚克艳2_看图王.jpg

这只是巫山“旅游+扶贫”新模式的一个典型缩影。“巫山县现已形成1个5A景区、3个4A景区等一批精品景区集群,2019年接待海内外游客1902.8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3.22亿元。”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介绍道,全县依托大景区辐射带动926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3351人实现脱贫,巫山旅游产业的发展让绝大多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全域旅游的发展也带动的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改善人居环境、带动民众致富,还和乡村振兴接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物质生活。”文旅委产业科科长缪春媛说道。

据介绍,全县不仅依托景区消费带动贫困户创业增收脱贫,还鼓励当地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现已培育出313家农家乐、305个农村电商网点、58家茶馆酒馆、49家乡村旅馆等旅游新业态,带动贫困户1127户5366人精准脱贫。

文/重庆青年报记者 张书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