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刘诗雯霸气怒吼当中国乒乓球队独霸国际乒坛的格局不曾有变的时候,世乒赛的魅力除了在于类似“高茨淘汰许昕”式的冷门,还在于形同“乒坛世
刘诗雯霸气怒吼
当中国乒乓球队独霸国际乒坛的格局不曾有变的时候,世乒赛的魅力除了在于类似“高茨淘汰许昕”式的冷门,还在于形同“乒坛世界大战”的国乒“内战”。如果谁能亲眼目睹刘诗雯在女单半决赛第5局以11比0横扫队友丁宁时露出的“冷酷”,就能感受到国乒内部竞争的“狠、烈”。
布达佩斯世乒赛第6比赛日里,类似许昕丢掉外战这样的意外并没有发生。但在卫冕冠军丁宁与队友刘诗雯之间的女单半决赛期间,刘诗雯第5局以11比0横扫丁宁的情景还是令人触目惊心。
4年前苏州世乒赛决赛的一幕也由此浮现出来。在那场事关国乒女队奥运单打名额竞争的世乒赛女单巅峰对决中,丁宁以4比3险胜刘诗雯夺冠,并为后面里约奥运会冲顶从而成就大满贯伟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很多现场观战的球迷在总结刘诗雯败因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第7局决胜局刘诗雯2球暂时领先时丁宁扭伤脚踝的情景。当时有球迷对刘诗雯冷漠守望的态度提出了质疑,但也恰恰在伤停之后,丁宁扭转颓势,并最终染指冠军。
“11比0”的比分在26日比赛中的惊现也让人不由把记忆指针拨回到4年前的苏州决战场上。球迷在为一场巅峰对决出现意外而惊呼同时,也为国乒队内竞争的残酷扼腕。
这样的残酷并不是丁、刘两位超级女将之间对话的专属特色。11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男单决赛现场,裁判在马琳提示下要求王励勤更换磕碰球台后的球拍,马琳随后连下3城,为最终染指冠军奠定基础,尽管将“大励”错失奥运单打金牌归咎于换球拍不客观,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乒队员间在重大赛事竞争利益面前的“你死我活,竞不容情”。
用“残酷无情”来简单定义国乒内部的竞争并不客观。在中国乒乓球发展史上,良好的竞争环境和灵活的选拔机制是国乒长盛不衰,长期统领国际乒台的法宝。正如现任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当初所言,“如果好的选手不能保持对冠军、对个人荣誉充满饥饿感,那么又怎么能够成为真正的王者,有怎么能让国乒这个荣誉集体长期保持生命力?”
在国际乒坛总体处于发展态势的背景下,类似日本队这样的对手已经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工作中发力,而类似世乒赛这样的乒坛重大赛事从来不拒绝冷门。潮起潮落,即便是国际顶尖高手也会偶现不佳状态,亦可能因疲劳、伤病被新人“拼”下战场,就像被梁靖崑淘汰的樊振东或是被王曼昱淘汰的另一位世乒赛女新人孙颖莎。
国乒队员在“内战”中保持冷酷实际也是整个国乒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战略精髓内容之一。如果没有这样的“斗狠”,那么再有天赋的潜力股也会被埋没掉。当队友显示出“凶狠”一面的时候,或许出现在球台另一侧的他或她要摆出一份“比对方更狠”的态势。
摄影/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