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
杨国元在足协杯中有过出场记录5月5日,2019赛季中超联赛第8轮,王宝山率领河南建业客场战胜北京人和,无论是王宝山的反戈旧主,还是斯塔诺
杨国元在足协杯中有过出场记录
5月5日,2019赛季中超联赛第8轮,王宝山率领河南建业客场战胜北京人和,无论是王宝山的反戈旧主,还是斯塔诺的艰难处境,都被另一件事“抢了风头”。本场比赛第1分54秒,河南建业U23球员杨国元被冯卓毅替换下场,打破了中超U23首发球员最快被换下的纪录。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的纪录也是由这名球员保持,上轮联赛中,他在开场3分钟被换下场。连续两轮中超比赛在开场3分钟内被换下,这样的经历对于任何球员来讲都是“苦涩”的。
尽管网友们对此事的评论很多都带着幽默色彩,但实则透着无比的心酸。如果说U23政策是为了让年轻球员们拥有更多的出场时间和展现机会,那么这种被“秒换”的现象便是事与愿违了。杨国元在两场比赛中一共亮相了不到5分钟,他甚至还没来得及展现自己就“被迫”下场。
几天前结束的足协杯第4轮比赛,深圳佳兆业成为首支足协杯违反U23政策而被判0比3失利的球队。深足方面表示俱乐部将认真了解比赛情况和球队违规原因,积极学习U23政策并督促实施,接受足协的相关处罚。
自从U23政策实施以来,各队为了适应这个新政,便不得不想出一些对策,但从现实效果来看,除了像张玉宁等这种具备绝对主力水平的U23球员外,很多时候,U23球员仅仅是作为球队顺从和完成新政的“牺牲品”,首发登场几分钟“完成使命”后被换下场,或者是在即将进入伤停补时阶段被换上场“充数”。当这些当事者们亲身经历着这一切时,真的是对年轻球员的一种鞭策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如果用这样的对策应对新政变成一种常态,那么对谁都是无益的,竞技运动自有它的规律,这种人为控制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中国足球需要培养人才,但培养的方法不该是拔苗助长,年轻球员想要成长、在一队占据一席之地,不该是依赖于政策的扶持,而是凭本事去竞争。当政策的要求和球队对成绩的追求不能取舍时,U23球员只能成为“牺牲品”,表面看上去他们是获得了出场机会,但是寥寥几分钟的时间对于他们来讲反倒更像是煎熬,而那些已经“超龄”的球员们,有时候却不得不也受累于政策,在替补席苦等机会。上个赛季还是U23球员的巴顿,本赛季由于已经“超龄”而不得不坐替补席,但是他却在亚冠赛场收获了进球。
管理层有政策实施,球队有成绩考虑,球员需要时间成长。大多数U23球员在中超赛场上的处境,究竟是谁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