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阅读:11161
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关键,市场监管部门如何帮助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12月23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
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关键,市场监管部门如何帮助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12月23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创新“一企一码管终身”改革,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自动为367万户经营主体生成二维码并关联相关信息,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和制度之一,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据介绍,我市持续开展信用提升行动,通过建立信用培育、信用承诺、事前警示提醒、信用惩戒缓冲等制度,提高信用容忍度,实现柔性监管。目前,开展信用政策进商会、进园区、进企业活动445次,在二手车交易、预制菜行业试点信用合规建设,36万户经营主体通过“山城有信”应用公示信用承诺,向经营主体远程发送提示警示335万户次。
同时实施极简年报制度,推行个体工商户“简便”年报、农民专业合作社“协同”年报、内外资企业“精细”年报,持续完善“多报合一”制度,提升经营主体履责自觉性和年报便利度,实现“进一次门、填多项数、供各方用”。今年全市企业年报率92%,个体工商户线上年报率72%。
在深化简约信用修复方面,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城有信”开通线上亲民信用修复通道,4.4万户经营主体体验信用修复“掌上办”“随时办”;全面推行经营主体申请注销登记后自动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对补报年报的个体工商户实行自动取消经营异常标注等工作,今年已有32户实现自动修复,经营主体普遍反映信用修复更为便捷高效。
在优化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方面,建立起“通用指标、专业指标、风险预警指标”三位一体指标体系,完成对119万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风险评价,对A、B类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经营主体,推行“无事不扰”,对C、D 类有不良信用、风险偏高的经营主体,实施重点监管。首次应用信用评价结果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差异化抽查,实现精准监管,减轻了企业负担。
同时重庆市场监管部门创新“一企一码管终身”改革,通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自动为367万户经营主体生成二维码,关联集成经营主体基础信息、信用信息、监管信息、处罚信息,并进行“数字画像”;打造经营者亮码经营履责、消费者扫码知信维权、第三方凭码协同监管、监管者依码监管服务等应用场景,实现“码上监管”“码上服务”,点击量达933万次。
主编:
曾立
编辑:
杨骏
校对:
申晓佳
审核:
陈钧
泸永江三地公安机关九位一体警务合作机制签署以来,永川区公安局朱沱派出所积极联动毗邻地区合江县公安局白沙派出所、泸县公安局百和派出所
12月25日下午,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渝州宾馆召开。市委书记袁家军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并讲话。主
完善共建体系 实现共赢发展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12月25日上午,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记者 苏思 摄 视觉重庆袁家军在重庆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十大维度看“新重庆”|重庆力度:“世界中转站”果园港一次起吊能力达1000吨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起步之年。 一项项重点工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