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3.08.31期 >
04-博士被骗至缅甸 并非因为“读书无用”

04-博士被骗至缅甸 并非因为“读书无用”

博士被骗至缅甸

并非因为“读书无用”

新京报评论 熊丙奇

近日,“中国科学院博士张某被骗至缅甸一年,每日被强迫工作18小时”引发关注。

8月26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发布通报称,驻泰使馆注意到相关报道后,第一时间通过泰执法机关核查有关情况并推动全力开展解救工作。8月24日晚,泰警方成功寻获张某。驻泰使馆、驻清迈总领馆正与泰警方密切协调,争取尽快安排其回国。

据此前报道,中国科学院博士张某于2022年8月16日被骗至缅甸,进入了一家黑工厂,不仅每日被强迫工作18小时,还受到严密监视和威胁,直到此次被成功解救。

“博士读了这么多书,竟也这么容易被骗?”“连小学生都知道的,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道理,博士都不知道?”由于当事人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在众多的议论声中,有人发出了“读书无用”的感叹。

但从“博士被骗”简单推导出“读书无用”这一逻辑,恰恰是很多“读书人”被骗的原因: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客观认识,缺乏对问题的独立思考与理性分析。

事实上,高学历大学生在很多不法分子眼里,是“最容易骗”的群体。从新生入校时以领取助学金为名对大学生进行电信诈骗;到大学求学期间,对大学生实施校园贷诈骗;再到在实习、求职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培训贷、套路贷诈骗……很多大学生给人的感觉,几乎是骗子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之所以会存在这一问题,是因为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均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这恰恰是“读书”读得还不够,本该读的这些重要内容却没有读到。

我国教育部门早在1993年实行大学毕业生市场化就业时,就要求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服务,这实际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2014年,我国启动新高考改革,教育部门进一步要求对中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规划教育,被很多人理解为选择大学、专业和选择职业的教育,进而只在高考结束后,或者在就业季关注学生填志愿或者求职应聘。但真正的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基本能力的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环境识别能力与自我认知能力。

环境识别能力是指观察、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分析环境存在的机遇与挑战的能力,这要求学生学会观察,懂得收集信息,对信息进行独立分析、思考、判断。自我认知能力是指分析自我个性、兴趣和评估自身优劣势的能力,每个学生应根据自身的个性、能力,结合外部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成才之路。

由于生涯规划教育缺乏,我国不少学生的环境识别能力与自我认知能力都有明显欠缺。具体就表现在,对不法分子的低级诈骗术都不能识别。如最近,中国青年报报道,以为动动手指刷刷单就能获得高额佣金,结果垫付后被拉黑;以为是高薪“话务员”,没想到竟成为诈骗团伙的“帮凶”……如此种种,针对大学生的诱骗套路其实十分低级。

包括近年来被媒体曝光的诸多诈骗套路,其实都很容易被识别。如套路贷、培训贷等,学生只需评估自己的实力,再去了解具体的职业岗位,就可以发现其中的漏洞。如所谓的职业岗位,究竟是哪家企业的?是合法正规的吗?其经营情况如何?不了解企业、职业岗位是否真实存在,就轻信宣传承诺,于是很容易就掉进诈骗陷阱。

也有人为被骗大学生开脱,认为是因为他们“涉世不深”。显然,这也不应该成为被骗的理由。真正需要重视的是,学校与家庭要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要更加重视独立性、责任心培养,重视培养自主管理、自主规划能力。

说到底,“博士被骗”并非“读书无用”,而是“读书”读得还不够,“读书”不能只是学会知识,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要培养环境识别能力、学会自我认知,也就不会轻易掉进低级诈骗陷阱里。

 

读研的“尽头”不止是考公考编

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时下,不少大学生因为就业难选择考研,读研之后又热衷考公考编,从而最终“上岸”。这种现象日益普遍,使人不免担忧:当代青年人才发展方向是否存在隐患?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社会上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鼓励年轻人更无负担、更遵从本心地作出人生选择,使高学历人才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就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中考、高考、考研、考编、考公……对中国学生而言,这一系列考试,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人生门槛。年轻人一路走来,总是很难离开考试这个“指挥棒”。当公务员录取的学历门槛水涨船高时,不少希望考公考编的学生,都把读研视为进入体制内工作的“敲门砖”,而不是冲着学习专业技能去考研。这一趋势间接推高了近些年考研的分数线,与此同时,很多学生为了考上研而选择“二战”“三战”,也让人才错配、资源浪费等问题凸显出来。

如果一个人读研的目的,仅仅是解决考公考编的学历问题,这样的读研动机,显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倘若此风日盛,既不利于学生发展,也会影响高校的研究生招录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是培养科研人才和专业人士,如果沦为部分学生“刷学历”的选择,不仅学生自己读研时会备受折磨,也会让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难以延揽优质人才,导致就业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站在个人视角上,学生读研后选择考公考编无可厚非。但是,读研的“尽头”,绝不应是考公考编。研究生的择业观念同当前的就业市场和社会氛围有很大关系,我们不能苛责那些追求稳定,因此想要考公考编的高学历人才,而应关注就业环境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要让研究生理性认识就业市场,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就应该多管齐下,加强学生就业指导,营造良好的择业就业氛围。

之所以人们对考公考编趋之若鹜,在很大程度上同体制内工作的优越性有关。因为此类工作的保障性和安全性较强,而且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也较好。当前,全球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面临“后疫情时代”的国内外挑战,由此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也使考公考编备受青睐。

然而,热潮之下,不少学生对各类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缺乏足够了解,往往单纯听信考公考编的好处,而对其可能存在的局限和问题不够关注。实际上,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在体制内工作,研究生也不应盲目“随大流”,跟风考公考编。理性评估个人特征,并选择更加匹配的工作部门和岗位,才是最好的人才配置方案。

对高校而言,要为研究生创造更广阔的择业空间,需要加强校内就业指导,缩小就业市场供需双方的信息差,推动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和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为研究生提供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践机会,使他们加强对非公部门的了解,并因此而扭转就业观念。

随着新兴业态特别是灵活就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主创业,而对那些有意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政府倘若能对他们“扶上马、拉一把”,也是好事一件。各级有关部门可以推出更多富有含金量的创新创业支持计划,吸引研究生自主创业。比如,在启动基金、创业指导、住房配套、创新氛围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就有助于让年轻人摆脱后顾之忧,大胆创新创业。对于有创业意愿的研究生,大学也可以适当延长学制,提供更加弹性化的配套课程支持。

与此同时,全社会也要营造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氛围,使年轻人敢于尝试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全社会都要打破刻板印象,不应单纯以一个人的就业单位性质来衡量成功与否,而要更多关注人才是否能够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能否在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激励年轻人大胆选择,不走寻常路,并开辟更多适合年轻人的职业新路。

据中国青年报网站

 

推荐“你可能认识的人”为何让人觉得冒犯

光明论 任冠青

“别再给我推荐‘可能认识的人’了,真的会谢。”一段时间以来,一些手机App的熟人推荐功能受到网友吐槽。有用户表示,自己只是和某人加了“好友”,但好像“全世界的App都知道我们认识”,有人直言根本不希望自己的社交账号被推荐给认识的人。

平台热衷于推荐“你可能认识的人”,可能是出于推动用户增长、提升用户粘性和活跃度等商业考量。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这种精准画像的能力也智能得有些可怕。地理位置、终端设备、共用的网络、通讯录、时常点赞关注的内容……你在互联网留下的种种痕迹,都可能成为App试图“读懂你”的关键信息。以至于有人在反熟人推荐攻略中不无讽刺地指出:如果你能做到使用全新的手机号,不开定位,不关注熟悉朋友,不给认识的人点赞、收藏,不发布出镜作品,那么熟人推荐功能可能会“放过你”。

矛盾的是,尽管很多App发现隐藏熟人的能力非常强大,但是在洞悉用户心理方面,却显得十分“不通事理”。正如网友所说的:“是的,我认识他们,那你猜猜看,为什么认识,但我们却不是好友?”

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想在社交平台上轻轻松松地冲个浪,不必受到各种社会角色的束缚,也不用承载过多熟人社交的压力。不想与认识的人过度连接,可能会出于多种考虑,比如对领导和同事“隐身”,是希望保持工作和生活的界限;有些认识的人只是短暂打过交道,并不想暴露过多个人信息,App猝不及防地推荐只会让人觉得被困扰和冒犯。

当用户只想静静地上网,并不想被暴露在认识的人面前时,一些App自作主张的推荐做法,无疑是缺乏边界感的表现,只会侵扰用户的隐私权和安宁权,引发大家的反感。笔者的一位朋友在发现某App不仅“偷听”,还未经允许便将自己推荐给通讯录朋友后,就果断选择了卸载。这样一来,所谓的熟人推荐功能反倒走向了用户增长的反面。

其实,“推荐可能认识的人”有无必要,本来就值得商榷。如果人们想要将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中,完全可以通过日常沟通“互关”,或是主动打开熟人推荐功能,这时,选择权和主动权是在用户手中的。而App动辄唐突地进行熟人推荐,不仅难以让人有“意外发现”的欣喜,还会让人产生被窥探、“被推荐”的负面感受。

因此,不管是出于对用户隐私权的尊重,还是从App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有必要在熟人推荐方面更加审慎。App运营者在设置相关功能时,不妨多听听用户的真实心声。比如,很多人都吐槽:现在不少App的熟人推荐功能都是默认开启的,如果不是有心,很少有人会特意关闭。而且,一些App关闭熟人推荐的选项还十分隐蔽,找起来很不方便。类似的设置,无疑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对此,尊重用户只想安安静静冲浪、不愿被过度打扰的需求,避免默认开启熟人推荐等可能给人带来困扰的功能,将选择权交还到用户手中,才是更加明智、更为人性化的选择。毕竟,技术应该是服务人的,而不是来给人“添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