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3.11.02期 >
07-赏丝路水墨 丝路画语·于文江中国画展举行

07-赏丝路水墨 丝路画语·于文江中国画展举行

赏丝路水墨

丝路画语·于文江中国画展举行


10月28日下午,第二届重庆都市艺术节重磅展览——“全国名家系列展——丝路画语·于文江中国画展”在重庆美术馆开幕,展出著名画家于文江创作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多类型的精品力作,为观众精彩呈现了“丝路景好、画语情深”。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画院、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重庆美术馆(重庆画院)承办。

走进展厅,展览作品以“一带一路”沿线人文风情题材为主,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多种类型,可以让观众直观地了解到亚、欧、非三大文明的独特魅力,同时感知到中国画以笔墨语言刻画的东西方共有的审美情趣。

如,从刻画大凉山织布女的《大凉山之织布的阿咪子》,到展现蓝天白云下迁徙的《哈萨克迁徙——春的牧场》,再到埃及女职员写生画像《埃及女职员小雨》……民族和异域风情之感,扑面而来。

“10多年来,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的推动,我先后到丝路沿线多地采风写生,创作了数百幅作品。”在开幕式上,于文江说,本次展览作品就是他被丝路沿线的人文风情深深吸引并感染后的创作,这些作品均源自现实生活,但又不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复制和摹仿,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一种创造,期以让观众直观了解到“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独特魅力,以及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艺术。

据了解,于文江现任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专业二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的作品连续参加第六届至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中获第六届、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视频祝贺中表示,于文江是当代中国画坛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家。他坚持深入生活、感受时代,以真挚的情感投身写生与创作,以大量精湛的作品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刻画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在主题性中国画创作上是一位难能可贵的高产画家。尤其在丝绸之路专题写生创作中,于文江勤耕不辍,画出了文化的底蕴,画出了人物的神采,画出了异域风情的别致意境,作品洋溢出浓郁的丝路文化色泽。

“在他的笔下,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有温度的、生动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徐里也在祝贺视频中表示,在艺术语言表达方面,于文江把造型艺术与中国传统水墨相结合,体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水平和表现手法。从学术研究角度,大家还可以通过此次展览感受于文江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加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用具象写实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的探索和贡献。

重庆画院名誉院长、重庆市中国画学会会长周顺恺表示,此次展览到重庆展出,不仅给重庆美术界、重庆中国画界的同仁带来一次难得的学习、借鉴、交流、研究的极好机会,也给广大市民带来了极具审美价值的、赏心悦目的高品质艺术享受。于文江用画笔、用作品、用自己的心力,给观众讲好了“一带一路”的故事,讲好了中国故事,彰显了时代的进步和审美。

本次展览的展期将持续到11月26日。

据重庆日报客户端

 

画展、小提琴、儿童剧……

这周文艺看什么

这一周文艺清单已新鲜出炉,邀请你走进剧院、展厅感受艺术的魅力。快来看看10月30日—11月5日都有哪些文艺活动。

大卫·葛瑞特三重奏《ICONIC经典回眸》世界巡演·重庆站

时间:11月4日 19:30

地点:重庆施光南大剧院

简介:本次音乐会曲目精选自大卫·葛瑞特最新专辑《ICONIC》。在小提琴家的黄金时代,弗朗切斯卡蒂、格鲁米欧、海菲茨、克莱斯勒和梅纽因等葛瑞特仰慕的大师们时常演奏流行的安可曲和小品,那些美妙的音符深深种在了葛瑞特心中。此次,他便要回归本心,将这些令人难忘的旋律一一呈现。



儿童肢体剧《老虎拔牙》

时间:11月4日、5日 15:00

地点:拾楼戏剧空间·亲子剧场

简介:《老虎拔牙》是重庆市话剧院第一部儿童肢体剧,演员在舞台上利用肢体表演,以肢体表演证实规定情境的存在,在老虎、小飞鼠、小山鸡、黄鼠狼、牛医生、小野猪等角色之间穿插变化,结合现场音乐演奏及少量旁白,让小观众们在幽默风趣的肢体表演中,收获观剧的快乐。 


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

时间:11月5日 14:00/19:30

地点:重庆大剧院

简介:暌违4年,音乐剧之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最爱的作品”——英文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续作:真爱永恒》来到重庆,2023复排版全球巡演,重庆站是在中国西南唯一一站。这部全新复排版的高质量音乐剧,将让观众仿佛坐上惊险的过山车,经历一次充满预谋、痴狂和浪漫的旅程。

 

“智慧之源:达·芬奇、拉斐尔、但丁与意大利设计制造”展览

时间:10月25日—11月23日

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简介:展览集中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设计师们向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经典作品学习与创造的阶段性成果,共展出近300件作品及文献,旨在用艺术的力量为城市发展赋能,助力重庆打造“设计之都”,为重庆制造业以及工业设计提供一种参照。

“世界之眼 发现之美”国际图像作品展

时间:10月26日—11月24日

地点:重庆当代美术馆

简介:“世界之眼 发现之美”摄影作品展征集活动共征集到一万三千多张作品,展览精选了其中的300余件作品进行展出。这些作品有的聚焦于城市的繁华,有的聚焦于市井的烟火,有的聚焦于乡村的恬静,均展现了拍摄者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

全国名家系列展——丝路画语·于文江中国画展

时间:10月28日—11月26日

地点:重庆美术馆

简介:丝路画语·于文江中国画展是于文江基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推动,以其在中国多地写生和欧洲、非洲之旅中偶遇的各种自然、人文和生活场景为背景进行写生创作的作品展,展示亚、欧、非三大文明之间的紧密关系和互融互通。

据华龙网

 

5个月完成,生成式AI出版学术图书了

知名科学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近日发布信息称,继2019年出版世界上第一本由机器生成的科研图书之后,集团和作者近期又通过生成式AI共同创造出一本全新的学术书籍——德文图书《GPT在财务、合规和审计中的应用》。该书从启动到完成出版,花费不到5个月的时间,大约是正常出版时间的一半。

作为一项创新实验,生成式AI出版学术图书团队希望了解生成式AI工具是否有助于作者节省撰写手稿的时间,并更快地提供自己的知识,同时保持高品质。该实验还表明,对于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写书,以及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无法写书的人们而言,技术可以帮他们减少障碍。不过,拥有专业知识的作者和高质量的编辑工作,很显然在确保高质量的内容方面继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该团队介绍,本次生成式AI出版学术图书整个过程包括:团队在6块屏幕上同时工作,定义命令,然后由GPT逐章执行,以创建第一版手稿;在过程的每个阶段,作者都会审阅大型语言模型(LLM)生成的内容,然后要求机器修改文本;图书作者和施普林格·自然的编辑团队对文本做进一步的检查、修正和补充;团队链接相关数据来源,以确保出处正确。

在这次创新实验之后,更多研究人员有望在AI帮助下撰写文章。近期,施普林格·自然新推出一款由其内部研发的人工智能驱动写作助手Curie,以支持研究人员的科技论文写作,尤其是那些母语非英语的研究人员。

施普林格·自然称,全球研究表明,母语非英语的科学家撰写一篇论文,要多花费51%的时间,这会带来科研上的不平等,限制知识的进步,并影响来自全球各地高质量研究成果的提交。作为应对之策,最新推出的科技论文写作助手Curie基于学术文献进行专门训练,涵盖超过447个研究领域、2000多个特定领域的课题,该训练还基于已发表论文中进行的100多万次编辑,其中包括领先的《自然》系列期刊上的论文。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