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公布《重庆市2024年重点民生实事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滚动实施好15件重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
2024年工作任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35个、4186万平方米。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
2.实施城市绿荫工程
2024年工作任务:实施街头绿地提质项目100个、面积100万平方米,山城绿道项目41个、长度100公里。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
3.建设城市公园
2024年工作任务:建设100个口袋公园,对100个现有公园进行适老化和适儿化更新提质改造,建设10座体育公园。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体育局
4.中心城区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
2024年工作任务:在中心城区新开工实施轨道站点步行便捷性提升项目15个。
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委
5.推进“错时共享”停车泊位建设
2024年工作任务:完善小微停车场管理机制和技术标准,新增“错时共享”停车泊位4.5万个。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
6.地下“有限空间”安全监测整治
2024年工作任务:安装1000台化粪池安全监测系统,完成2万个窨井盖专项整治。
责任单位:市城市管理局
7.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
2024年工作任务:实施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4000公里。
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委、市公安局
8.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攻坚
2024年工作任务:完成50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消除黑臭水域面积100万平方米,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成功率达到50%以上。
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
9.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惠农工程
2024年工作任务:以粮油作物耕、种、防、收四个环节为重点,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180万亩。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委、市供销合作社
10.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2024年工作任务:新增托位1.1万个,全市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7个,普惠托位占比达到40%。在满足学前教育普及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
11.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
2024年工作任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现“5+2”全覆盖,全市参与教师达20万人以上、学生达300万人以上,对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保持100%覆盖。
责任单位: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
12.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工作任务:每学年面向小学高年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测评。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实施“童心相伴”困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项目,为13万名困境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在10所精神专科医院新开设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或门诊,培训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骨干医生120人以上。
责任单位:市教委、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
13.开展残疾人关爱服务提升行动
2024年工作任务:建设“渝馨家园”100家以上。新增残疾人就业2000人以上。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00户以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5000人以上、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10000人次以上。
责任单位:市残联
14.开展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项目建设试点
2024年工作任务:在全市开展24个妇女儿童综合服务体项目建设,打造“渝好空间”,分类提供促进女性就业创业、家庭教育指导、儿童托管、妇女儿童维权等服务。
责任单位:市妇联
15.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
2024年工作任务:启动2个区县火化殡仪馆、3个城市公益性安葬(放)设施、30个农村公益性示范安葬(放)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据《重庆晨报》
春节假期刚过,多地积极部署就业招聘工作,举办多场新春招聘大会。据人社部数据,截至2月17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8万场,发布岗位1000万个。
今年各地依托“春风行动”热潮,将高校毕业生作为服务重点,广泛募集优质岗位,多方式、多层次开展专场招聘活动。
如何更好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
优先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要坚持在经济和产业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持续提升就业带动力。
完善制造业产业政策体系,探索制定以提高薪资为导向的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增强制造业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吸引力。进一步释放服务业就业潜力,大力发展社区家庭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优化养老、托育、家政等产业发展环境,构建提高薪资和拓展职业空间的支持政策,提高青年就业承载力。
建立产业政策与青年就业挂钩机制,支持互联网、软件、电子信息等青年就业友好型产业发展。建立与吸纳高校毕业生人数挂钩的技术改造贴息、专精特新培育等支持政策,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优质岗位。
提升民营经济创造就业的活力和城乡基层就业承载能力,拓展青年城乡就业和发展空间。民营经济是吸纳青年就业的主力军之一,要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巩固和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基础。
依据产业布局和青年就业承载能力,强化城市的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稳定青年就业及发展预期,提高就业岗位利用效率。深入实施青年基层成长计划,改善基层就业环境,激励青年群体服务基层、扎根基层。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经纪人、技术员等新型岗位对青年群体的吸引力。
通过供需两端共同发力,加快破解青年就业结构性难题。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推动高校前瞻性地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和培养方案,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训中的作用,大力开展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青年技能素质。
在转变青年就业观念方面,针对部分高校毕业生缓就业、慢就业问题,积极引导毕业生早就业。一方面,毕业生自身要增强学习和就业主动性,动态调整就业期望。另一方面,增强对一线、边远、艰苦岗位的实质性支持。
完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增强创业带动就业能力。营造青年创业良好发展环境,形成鼓励青年创业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推广创业导师制,破除社会化人才担任高校创业导师的机制障碍,建立实践意义更强的创业课程体系,增强创业教育实操性。
打造一批优质创业产业园和聚集区,推进创新创业资源开放共享。为初创实体提供场地支持、租金减免等扶持措施,积极拓宽创业企业投融资渠道,构建开放式、全生态、产业化的创业孵化体系。支持基层建立创业服务人才职业发展体系,鼓励积极招聘创业服务人才。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平台保障,持续推动返乡入乡创业政策出台、试点建设和经验交流。
着力加强青年群体就业服务,提升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平。打造覆盖面广、贯穿全程、便捷高效的全方位青年就业服务体系,有助于缓解青年就业难题,提升青年就业供需匹配效率。加强就业信息投放和职业指导,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校毕业生供需信息平台,引导高校毕业生利用互联网招聘平台求职。
强化新技术在招聘信息验证和匹配领域的应用。挖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潜力,推动直播招聘等新业态健康发展,提高招聘信息筛选验证效率,促进就业岗位精准匹配。
据华龙网
据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消息,春节后,重庆市境内成渝中线、成达万、渝万、渝昆、西渝、渝湘6条在建高铁1000多个项目点复产率达80%,2万多名施工建设者鼓足马力赶进度,加快推进高速铁路主通道建设。
春节后,重庆中心城区的不少桥梁、隧道、市政道路工程迎来了建设新进展。
—成渝中线高铁—
26个作业点项目已开工
24日,在成渝中线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玄天湖大桥施工现场,大桥连续梁施工如火如荼。
在成渝中线高铁刘三寨隧道,部分建设者春节期间坚守岗位,做好机具设备维护保养,为节后迅速复产复工做好准备。目前,负责该隧道工点的150名建设者全部到位,建设进入攻坚阶段。
成渝中线站前三标项目,近400人返岗,项目已开工的26个作业点在2月22日全部恢复作业。
—成达万高铁重庆段—
200余名施工人员到岗
光明隧道是成达万高铁重庆段控制性工程,全长8648米,设计时速350公里。从去年1月1日起,已掘进1800多米。
光明隧道横贯川东平行岭谷间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复杂,地质岩性主要以泥砂岩为主,沿途存在瓦斯、岩溶、破碎带及危岩落石等多种不良地质。
2月17日起,该项目管理人员已陆续返岗,截至21日,重庆段内的光明隧道进口、太和村1号隧道、太和村2号隧道、河水坝大桥、南河大桥等施工现场,200余名施工人员已开始作业。
—渝万高铁—
蔡家沟双线特大桥施工忙
渝万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包(银)海、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兼具西南地区北上东出区际长途客流和渝万间城际客流的高速铁路。
在重庆市涪陵区渝万高铁站前5标的施工现场,蔡家沟双线特大桥施工正紧张有序进行。春节前,渝万高铁全线最高墩15号主墩顺利封顶,拉开了该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序幕。
蔡家沟双线特大桥是渝万高铁全线的重难点工程,该桥全长2113米,15号、16号主墩墩高150.5米,是渝万铁路全线最高墩,也是目前国内在建同类型工程的最高墩。
—渝昆高铁—
重庆至宜宾段预计年内通车
渝昆高铁重庆至宜宾段预计年内通车,目前项目新桥村隧道和新皮匠沟一号隧道正在加快施工。
渝昆高铁新桥村隧道和新皮匠沟一号隧道邻近成渝客专下行联络线,最小线间距16米,施工难度大,目前全体参建人员都在抓紧施工,力争早日建成。
—西渝高铁—
合川东隧道24小时不间断作业
西渝高铁是首条穿越大巴山腹地的高铁线路,目前线路全体参建人员正铆足干劲、攻坚克难。
在合川东隧道施工现场,参与隧道建设的242名施工人员节后全部归队,分三班作业,24小时不间断加快隧道进口、斜井工区建设进度。
目前,该标段管内2座隧道累计完成开挖2554.6米,其中,3条辅助坑道累计完成开挖超1161米,隧道正洞开挖近1393.6米。
—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
长江隧道已掘进776米
2月18日,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长江隧道项目节后复工,近百名技术工人全员到岗,抓紧建设。
长江隧道正线全长11.942公里,从重庆站起始,下穿市政道桥、轨道线路、高楼大厦、防空洞、长江河谷、南山山体,一路穿山、穿城、穿江。截至目前,已掘进776米。
长江隧道预计2025年贯通,届时,将实现重庆站与重庆东站快捷贯通,将重庆站由尽头式火车站变为贯通式火车站,使渝湘高铁、渝万高铁通过中心城区的重庆站与成渝高铁贯通。
据《重庆晨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