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4.05.30期 >
03-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03-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强调

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王沪宁蔡奇出席

新华社济南5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月23日下午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蔡奇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明胜,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左丁,安踏体育用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浙江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冠巨,德国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徐大全,香港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等9位企业和专家代表先后发言,就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发展风险投资、用科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治理体系、优化外资企业营商环境、推动香港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增强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等提出意见建议。发言过程中,习近平同大家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活跃。

听取大家发言后,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制定重要文件,都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这是我们党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对大家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有关方面要认真研究吸纳。

习近平指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习近平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坚持和发展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更好相适应。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从现实需要出发,从最紧迫的事情抓起,在解决实践问题中深化理论创新、推进制度创新。其他领域改革也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实现纲举目张。

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使改革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强调,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要坚持守正创新,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同时要敢于创新,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坚持以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推进,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增强整体效能,防止和克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的现象。改革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要以钉钉子精神抓改革落实,既要积极主动,更要扎实稳健,明确优先序,把握时度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实际。

李干杰、何立峰出席座谈会,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山东省负责同志,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专家学者代表等参加座谈会。

 

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研究部署进一步

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

市委书记袁家军主持并讲话

5月28日上午,市委常委会举行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听取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边督边改工作情况汇报,研究部署有关工作。

市委书记袁家军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一体学习、一体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山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破解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总抓手总牵引,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更加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效破解制约重庆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障碍,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注入持久动力。要深刻领会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要求,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要求;要深刻领会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要求,深刻领会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要求;要深刻领会坚持党的领导、抓好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深刻领会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要求,以深入贯彻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为载体,迭代升级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数字赋能强化多跨协同、整体智治,扎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落地。

会议听取全国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和我市贯彻落实工作汇报。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旅游工作责任感紧迫感,以超常规举措扎实推动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要深入挖掘“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等特色优势,做靓世界山水都市、壮美长江三峡等具有重庆辨识度、全国美誉度、世界知名度的旅游品牌。要加快打造旅游精品,树牢全域旅游理念,优化旅游发展布局,有效整合景区景点、历史名街名区,串珠成链打造一批历史、自然、人文和现代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要促进旅游和城市、产业、科技、生态、教育、乡村、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培育壮大都市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康养旅游等业态,抢抓黄金旅游季办好文旅活动,不断提升旅游品质。要培育建强旅游市场主体,引育文旅领军企业,加快国有文旅企业改革,抓好中小微文旅企业发展。要推进旅游开放合作,高标准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完善陆海新通道旅游推广联盟等建设,促进重大旅游项目落地实施。

会议强调,要坚持从政治上看、从政治上查,保持严的基调,以坚决的态度立行立改,毫不含糊推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反馈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主动认领、照单全收,做到台账管理、逐一销号,确保件件有回音、项项有落实。要层层压实各级各部门、企业等责任,主动靠前抓实整改,做到责任明、底数清,精准解决失管漏管问题,高质高效完成整改工作,防止表面整改、虚假整改和“一刀切”等行为。要以过硬措施推进整改,动真碰硬、分类施策,抓好典型问题整改,及时整治督察现场指出的问题,开门整改群众投诉举报的问题,确保整改到位、见到实效。要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由点及面开展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反复治”问题,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整改成效,以督促改、以改促建、以建促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会议听取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我市贯彻落实工作汇报,审议全市乡村振兴贡献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名单。

据《重庆日报》

 

胡衡华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

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

5月27日,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党组书记胡衡华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

会议研究了政府系统落实全会精神重点任务安排。市政府党组成员、非中共党员副市长结合职责分工,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谈认识体会和思路打算。

会议指出,市委六届五次全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掀起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新热潮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市政府党组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新气象新业绩,向总书记和党中央交上高分答卷。

会议强调,要在学深悟透全会精神上下功夫,牢牢把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总纲领总遵循,准确理解“两大定位”的内涵要义,系统把握“两大定位”的“四梁八柱”,深刻领会打造“六个区”的重要要求,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在细化量化促落实上见真章,迭代升级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谋深做实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平台。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重点要发挥“三个关键支撑”“六个示范引领”作用,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明确着力重点和工作抓手;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重点要加快建设“九大关键枢纽”,围绕集疏运体系、重要开放平台、枢纽港产业园等,研究政策举措、实施方案和重点项目。要在加强经济运行调度上求实效,抓好“两重”建设、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大政策项目落地,抓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防汛抗旱、安全稳定等工作,巩固拓展经济持续向上向好势头,确保实现“半年进”“双过半”。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