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35503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高凯)中国教育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对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增强文化自信增加中国文化内容教学改革和降低英语教学比重的建议”的答复。
“英语学习是有必要的,但是没必要占用那么长的时间。”“改革英语教学方法,不再以考高分为唯一目的,而是以口语对话、生活运用为主。”“增加或者加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比如琴棋书画,让孩子们在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候,去接触到我们的中国文化,从小就增加我们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有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时提出了关于“降低英语教学比重、在考试中占分比重”的建议。
教育部在答复中指出,中小学外语课时占比低于语文等学科。外语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各科目课时比例为:语文20%-22%,数学13%-15%,体育与健康10%-11%,外语6%-8%,等等。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普通高中外语必修学分课时比例约占必修总学分课时的7%。外语课时明显低于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
教育部在答复中明确,根据中央要求确定外语考试比重。2014年,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现阶段外语统考安排是按照中央对高考改革顶层设计确定的。
教育部在答复中称,以语文、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为重点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教材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视高考考试内容改革,高考命题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的内容体系。近年来,注重通过多种形式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坚定理想信念。(完)
“奋进新时代 重庆新答卷”|以“智”提质 用“数”加速——重庆乡村产业振兴的“芯密码
渝北区兴隆镇智慧种苗工厂智能温室大棚内,工作人员正在对蔬菜种苗进行管护。新华网 耿骏宇 摄新华网重庆9月27日电(韩梦霖)进入9月下旬
陈敏尔:更多运用改革办法推进风险防范化解 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陈敏尔主持召开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强调更多运用改革办法推进风险防范化解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胡衡华出席9
南方某训练场,空降兵合成营能力评估,空军空降兵某部教导员余海龙率领官兵圆满完成夺控目标任务。余海龙是黄继光生前所在连队的政治教导员
这是一个酷爷爷的故事在一个居民区里来了一群扫码送礼物的人扫一次码就可以领一箱水果还有这种好事?大爷大妈们争先恐后的参与酷爷爷眼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