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电子版 > 2023.10.26期 >
05-重庆统筹攻坚“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05-重庆统筹攻坚“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重庆统筹攻坚“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后的“四减”成效较为明显,即累计办理时限由685天减少到161天,改革比例76.4%;累计跑动次数由91次减少到6次,改革比例93.4%;累计办理环节由249个减少到53个,改革比例78.2%;累计办理所需材料由282个减少到111个,改革比例60.1%。

已上线的“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服务,特别推出了7个高频事项,分别是:新生儿出生、大学生创新创业、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员工录用、军人退役、住房公积金贷款服务、公租房申请。

新生儿出生一件事

实现“一张表申请,一张网办理,一站式服务”

新生儿出生集成套餐服务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会同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共同推出,将以往新生儿出生后父亲、母亲需先后到医院、派出所、政务服务中心、人力社保局、医保局等多个单位办理的出生医学证明、预防接种证、户口登记、生育服务登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缴费、社会保障卡申领等7个事项,集中进行一次性办理,实现了“一张表申请,一张网办理,一站式服务”。

目前,该事项办理时间从过去的平均80天压缩到5天,办理所需纸质材料由原来平均35项压缩为0项,办理环节由原来的14个精简为2个,跑动次数由原来的跑7次变成0次。

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件事

形成全市创业工位“一张图”,实现“即申即享”

大学生创新创业集成套餐服务由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双牵头,将创业工位申请、企业设立登记、税务登记、社保登记、医保登记、住房公积金单位账户设立、创业补贴申领等7项单项服务整合集成。把原来的6张表单整合成一张联办申报表后,办理时间由原来的69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7个办理事项所需材料从原来的17份削减至9份,削减率达47.1%,办理时间缩短78.2%,实现申请材料网络“实时跑”、数据核验“内部跑”、办事结果“快递跑”。

创业大学生只需通过电脑PC端,登录市政府“渝快办”平台,点击“大学生创新创业一件事”,根据办理事项进行勾选,通过“个性化”智能导办,填写申请表单进行办理。

同时,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科技局三方协同,集成了全市275家创业孵化载体,提供1万个免费创业工位,将分散的创业工位资源纳入统一系统管理,形成全市创业工位“一张图”,首次从线上实现全市范围内创业工位“即申即享”,助力供给端与需求端高效对接。

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一件事

实现水电气“无感”过户,办理时间从30天减少到3天

为促成该集成套餐服务,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会同市经济信息委和市城市管理局,统一了水、电、气供用示范合同,房屋产权人在“渝快办”App在线签订供用水、电、气合同,通过授权共享电子证照等,水电气企业就可以在线获取电子版不动产权证书、供用合同、户号等申请要件,实现水电气“无感”过户。

与改革前相比,二手房交易与水电气联动过户的办理时间从30天减少到3天、所需材料从4份减少到1份、办理环节从4个减少到1个,大大提升了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自今年6月上线以来,该集成套餐服务在“渝快办”平台上的累计办结量达11513件。

员工录用一件事

无需再提供营业执照、身份证等证件原件,实现全程网上办理

员工录用集成套餐服务由市人力社保局牵头,整合了就业登记、参保登记、社保卡申领、档案接收转递、个人公积金账户设立、工资缴费基数等6个事项,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借助人脸识别、电子证照、电子签名等技术,信息系统就能自动进行身份核验、资料导入和信息流转,无需再提供营业执照、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原件,实现全程网上办理。办理时间从26天减少到11天、所需材料从20份减少到7份、办理环节从40个减少到7个。

军人退役一件事

办理时限从平均37个工作日减少至8个工作日

军人退役集成套餐服务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将军人退役后涉及的退役报到、预备役登记、身份证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等9项分散在5个部门的服务事项,进行“一件事”协同办理、集成服务。办理所需材料从35份减少至7份,办理时限从平均37个工作日减少至8个工作日。

截至目前,“军人退役一件事”在“渝快办”平台的办理量已有1996件。

住房公积金贷款服务一件事

申报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平均减少90%以上

住房公积金贷款集成套餐服务由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推出,包括“住房公积金贷款资格校验”“公积金贷款提前还款”“公积金贷款结清证明打印”三项贷款服务。借款人在通过人脸识别,选择关键信息后,就能获得是否具备贷款资格、可贷额度以及贷款年限等信息。

此外,借款人办理提前还款和打印结清证明资料也不需要往返跑银行,仅需在贷款还款卡上存足还款金额后,在线申请使用自有资金“部分提前还款”或“全部提前还款”,资金即可实时扣划并立即办结,在确认提前还款信息后,借款人就可在线打印自己的贷款结清证明,使得办理环节平均压缩66%,申报材料、办理时间和跑动次数平均减少90%以上,进一步提高了住房公积金综合服务品质和服务效能。

公租房申请一件事

提供在线“资格评估”“网上办理”“结果查询”服务

公租房申请集成套餐服务由市公租房管理局推出,通过流程重塑和信息共享,公租房申请审核实现了与人社、民政、不动产登记等多个市级部门“不见面审批”,提供在线“资格评估”“网上办理”“结果查询”服务。审核时限由27个工作日压缩到8个工作日,办事效率明显提升。上线渝快办平台以来,已有2000余位申请群众享受到了方便快捷的提交申请服务。

市政府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政府办公厅将继续统筹攻坚“一件事一次办”集成套餐服务上线运用,进一步加大力度督促市级有关牵头部门加快系统开发和系统对接,协调解决套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确保10月底前完成50项“一件事一次办”系统开发并上线运用,年底前上线运行70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

据新华网

 

重庆加快推进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建设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是重庆市、民航局“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是重庆加快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完善重庆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功能和提升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保障能力的重大举措。

那么,该项目目前进度情况如何?建成后将呈现哪些特色和亮点?投用后将带来哪些影响?10月18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22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第三跑道东侧新建长3400米、宽45米的第四跑道及相应滑行道系统;新建35万平方米的T3B航站楼,148个机位的站坪;新建2.36公里的捷运系统、13万平方米的停车楼、3.7万平方米的国际货运设施及相关辅助生产生活设施。

该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T3B航站楼主体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工程已完成,幕墙工程完成45%,综合安装工程完成40%,室内装饰工程即将进场开始施工,今年底实现全面断水封围;第四跑道地基处理及土石方工程完成、道面混凝土工程完成80%,跑道轮廓已基本显现,已提前投用13个远机位(5号坪),今年底还将建成21个远机位(7号坪)。

作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的双核之一,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正在提速建设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

重庆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计划,2024年,主要将开展T3B航站楼室内装饰、机电弱电及设施设备安装、第四跑道工程收尾等工作,预计完成投资65亿元。到2024年底,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主体工程完成建设,计划2025年上半年投用。届时,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将形成4条跑道、4座航站楼布局,满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万人次、飞机起降5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20万吨的需求。

“该项目建成投用后将进一步增强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增强,辐射周边和链接国际能力明显提升,将有力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撑重庆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该负责人表示,重庆机场集团将按照市委“一号工程”部署,围绕加快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大力实施“新枢纽、新产业、新平台”发展战略落地专项行动,聚焦成渝两地机场协同发展,助力打造成渝世界级机场群。

“T3B航站楼整体造型取义于‘大江奔流’‘崇山峻岭’。”该负责人说,不仅在屋顶形式上提取了“两江汇流、鸿鹄展翅”的地域元素,更在大厅南北两侧设置俯瞰站坪的室外观景平台,为旅客提供飞机观景台,预留举办飞机展览、主题活动的场地。T3B航站楼建成后将是全球面积最大的单体卫星厅,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地上4层,地下2层。

“未来,大家可以看到,航站楼的室内空间是非常通透的。”该负责人透露,届时,在恢宏的天窗、屋顶之下,航站楼中庭的设置让位于不同标高的捷运站台层、旅客到达层、旅客候机层、两舱商业层之间视线通达,层次丰富。

同时,室内空间还力求还原渝中母城“山环水绕、上下半城”的独特形态,楼内扶梯、单轨捷运等特色交通工具的设置,让旅客无论是在出发还是到达流程中,均可领略8D立体重庆的城市华彩。

据《重庆日报》

 

巴南:修好农村路办好民生事

日前,记者来到重庆市巴南区麻柳嘴镇感应村,只见一条长约2.1公里的平坦水泥路蜿蜒延伸,成为村民出行的重要道路。

“以前下雨天出门,常常弄得一身泥,老年人还容易摔倒。”村民吴朝国告诉记者,现在路修好了,汽车也能直接开到家门口,太方便了。

吴朝国说的正是村里刚建成的黄绍路。

据悉,黄绍路沿线共有住户约40余户,常住村民150余人。目前道路已完工投用,并安装了道路标识标牌、护栏等。

据麻柳嘴镇副镇长朱彦介绍,今年,该镇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将群众所思所盼纳入民生工程建设内容中,积极开展农村道路修建、硬化工作。除了黄绍路以外,下阶段还将完成3.8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

黄绍路只是巴南区修好农村公路、办好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巴南区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力补短板、夯基础、提服务、保安全,积极新建、改建、提升一批“四好农村路”,实现脱贫村主要道路硬化率100%,村民小组通达率100%。

今年,全区已建成农村公路92公里,预计到年底,将完成农村公路建设110公里。

据《巴南日报》